扭矩马力排量碎碎念
我好像悟了。
排量:cc,原来是cubic centimeter……ml。其实就是发动机所有缸体的容积之和。缸数多了,缸体又粗又长,容积自然就大。所以一次排出去气体也就多,排量就大……
扭矩:其实就是力矩的一种。大概特殊就特殊在它的力臂是恒定的吧? 比如拿扳手拧螺丝,力臂永远是手到螺丝的距离,是不会变的。力矩不变主要是力的方向永远和扳手垂直。而普通的力矩比如玩跷跷板,力一直竖直向下,虽然跷跷板高度的不同,垂直于重力的力臂在不断发生变化。
扭矩(力矩)使物体产生转动,其实描述了让物体转动的效果。用力越大,离中心点越远,转动效果越明显。在距离螺丝1m的地方使用100N的力让螺丝转动,和距离螺丝2m的地方使用50N的力让螺丝转动,最终转动的效果是相同的。还是符合省力费距离这一原则的。
其实发动机带动轮轴转动,完全可以用手转扳手来类比。两种选择:
1. 握的距离近,费力,省距离;
2. 握的距离远,省力,费距离;
而具体发动机选择以上哪种方式,取决于转轴的半径。转轴越大,相当于发力点离轮轴的距离越远,也就是第二种方式。
轮轴半径又决定了发动机气缸长度。
假设发动机缸数一样,气缸粗细相同,同样一次点火燃爆的汽油相同,产生的力相同,但是长转轴的发动机力臂长,产生更大的扭矩,能产生更大的力。但同时因为气缸长度长,单位时间内能进行的冲程数减少,所以轮轴转动的圈数更少,因此轮轴转动的速度慢。
所以跑车的发动机缸程距离短,转速高(能上万转),能带动轮子转得快,但是能产生的力矩不大,不能拉重物。如果有重物,可能就跑不动了。
大货车的发动机缸程距离长,转速低(三四千可能就是上限了),带动轮子转得慢,但是能产生的力矩大,非常适合拉重物。
所以转速和力矩就是两个矛盾,不可兼得。就好像人手转扳手,握的远,力矩大,但是很难转很快,因为单圈距离长。握的近,力矩小,可以转很快。但是产生的力矩过小,稍微难拧的螺丝就拧不动了。
当然,以上讨论忽略变速箱。如果把发动机接在变速箱上道理是一样的。档位越大,需要的力矩越大。理论上来讲,大力矩的发动机能支持的档位应该更多一些。
所以相同转轴的发动机,缸程是一样的:
- 如果缸粗一些,排量会大,点燃汽油更多,产生的力更大;
- 如果缸数更多,排量会大,点燃汽油更多,产生的力更大;
马力:理解为马的功率得了。其实就是瓦特为了让大家对蒸汽机有个整体的感知,把功率换算成了当时普遍接受的马干活的效率。一马力大概735瓦,或者说735J/s,或者说735Nm/s,每秒能把735N的东西拉1m远。
既然马力就是一种功率,所以发动机马力大不大,其实就是输出的力(N)够不够大,单位时间转的够不够快(m/s)。扭矩是Nm,相同扭矩下(缸体粗细长短相同),如果一次冲程时间更短(s),那马力显然就是更大的。所谓一次冲程需要的时间更短,说白了就是发动机转速快。
也就是说,发动机的马力就和扭矩、转速相关。如果一台发动机扭矩特别大,转速又快,那马力就会很大。但是再想想,扭矩大,如果力相同,也就是需要缸体长。如果缸体长,一次冲程的距离远了,1s内就很难多来几个冲程,也就是说发动机转速很难很大。所以转速和扭矩是互相制约的,一个大了,另一个可能就响应变小了。
既然实际上没有完美的发动机,能做到扭矩和转速都很大,从而让马力(功率)很大,那在马力相同的情况下,发动机必然有两种极端:一种追求扭矩,一种追求转速。前者比如柴油发动机、大卡车发动机等,追求大扭矩,所以能拉重物,同时会导致转速很低,两三千转可能就是上限了。发动机转速其实就决定了车速,所以车跑得慢。后者如F1发动机,追求的是速度,所以发动机转速很快,可能几万rpm,但是这必然导致扭矩很小。所以F1必须很轻。同样,前者转轴半径大,缸体比较长,后者转轴半径小,缸体贼短。
理解了一圈,发现还是很朴素的功率的道理:同样的功率,其实就是相同时间内,可以拉着重物走一小段距离,也可以拉着轻物走很远。同样的时间,走的距离不同,也就是速度不同。所以又是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Fv。追求速度者,能输出的力很小,追求力者,速度很慢。初中说到这个公式时,一度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上坡一定要减速以获取更大的力:虽然从公式上看很明白,发动机的马力(功率)是一定的,F和v此消彼长,但为什么这俩不可兼得呢?是因为缸体冲程、转轴半径,导致转速和扭矩是相互制约的啊!
原来人人都是迪迦,强力型、空中型只能二者取其一,能力终归有限,是不可能又快又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