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笠原May(2)
在笠原May留下的手稿中,她将自己定义为“无法被躯体约束的灵魂弥散”。
我曾经花费许多夜晚阅读她的笔记,试图捕捉她抛弃世界的原因,可终究事与愿违。或者说,越是想理解她的心情,她在我头脑中的形象越是模糊。有时我甚至记不起她的容貌和声音;有时在街头,又会突然想起她。
“我时常会冒出这样的念头:就在上一秒,我还是宇宙另外一头某颗行星上的原始生物,而在此刻,我的意识被转移到这个躯壳里,继承了他的记忆和思维,可能在下个瞬间我又会离开,留下的只是其他什么东西在和你对话。“麦当劳里,陈克仁对我的困惑做出上述回应。
“?“
“就是说,奇怪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人如果决定去死,那也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他们的选择,相对的,他人也应当尊重我们的自由意志。“陈克仁补充道。
“这未免也太冷漠了些。“
他用吸管从可乐里捞出一块冰嚼碎咽下。“关键在于自洽,“,他又吞了一块冰,”如果没有一种完备的思想来指导行为,那么我们日常的生活将会立刻崩坏。宗教也好,意识形态也好,人生信条也好,总之要信仰一个什么东西,否则你的人生就只会在无限的彷徨中度过。“
我略加思索,“我好像确实没有什么能够称为信仰的东西。“
“那恭喜你,选择了一条伟大的道路。“
“你能不能别总像个看透一切的大师一样用高高在上的口吻说话?“
他的眼光低垂到胸前的餐盘,搓揉右手小指的铜戒,“你说错了,我其实什么都看不透。“,然后抬起头注视着我。
我有观察别人目光的隐秘爱好:报纸上的杀人犯、清晨醒来的恋人、写字楼底下的房产中介、准备在第二天上吊的绝症病人以及完成神秘仪式后的信徒。
在图书馆三楼的角落,我常和笠原May进行对视,那双眼睛与其说是在看我,不如说是在注视我背后光年以外的某颗星。我合上书,手指夹在看到的那一页,开始回想家门口那条路的路灯形状。
笠原May用笔支着下巴,“上个月去了趟天津来着。”
“是吗。”
她拿笔帽抵着食指尖旋转,“也没有什么特别理由,总之就是想去。“
“……“
“或者说那属于某种启示,“,她拿起空掉的纸杯摇了摇,喝下最后几滴咖啡,”于是我站在火车站门口想象天津那座城市。想来想去无非是电视新闻和书上写的狗不理包子,然而对于具体的形象却毫无头绪,这让我怀疑那座城市的存在,所以我不得不去亲自确认。 “
我去吧台重新要了两份咖啡,转身回到桌台。“或许能够体会那种心情。小时候的我总是想象自己生活在一场电子游戏的世界里,身边的人都是被电脑创造出来的机器人。“
“现在还这么认为?“
“……是的“
“就连我也?”
然后咖啡端了上来。
如今我躺在笠原May的坟边,望着遥远的星,夜风温暖,夏天的银河隐约可见。就在这个瞬间,我忽然感到重力翻转,那震荡的星空仿佛要把我吞噬,而我的精神悬浮在空中,不安地张望这个世界。
-
Moi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21 03: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