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博物館的女性畫家展覽
本來想發狀態(所以選了9張圖)但字數超了。
盧森堡博物館的女性畫家展覽“PEINTRES FEMMES, 1780 –1830. NAISSANCE D'UN COMBAT”延長到下週日(7月25日)。除了官網信息(有可以下載的PDF),也可參考網友比較詳細的介紹https://elisabethitti.fr/2021/05/20/peintres-femmes1780-1830/。 這個展覽規模不大(總共三四個小廳),但做得挺用心,從展廳牆上和一些作品旁邊的介紹可以了解到時代背景、招收女性學生的畫室的發展史和女性畫家地位的演變(比如王家繪畫雕塑學院雖然接受女性成員,但人數限制在4人)。 1、“L'Éleve interéssante” ,作者Marguerite Gérard(1761—1837),師從Jean-Honoré Fragonard,以其姐Marie-Anne助手的角色進入Fragonard的畫室––Marie-Anne是Fragonard的妻子和手下。這是一幅低調炫技的作品,左下角大球的倒影裏她將自己畫在畫室的中心地位。

2、Rosalie Filleul de Besnes(1752—1794,原名Anne-Rosalie Boquet)的自畫像。她出身畫家家庭,繪畫才能為人稱道,和Élisabeth Vigée-Le Brun(1755—1842,原名Louise-Élisabeth Vigée)為友,但婚後由於接替丈夫管理la Muette城堡幾乎完全停止作畫,雖然包括美國開國元勛、駐法國第一任公使富蘭克林在內的不少名流曾經為她做過模特。Vigée-Le Brun預見到1789年革命的後果所以選擇流亡,Rosalie Filleul卻相信法國大革命對所有人都是好事而選擇留下,最後在雅各賓專政中被送上斷頭台,她的作品也大部分被毀。

3、“Marie-Geneviève Lemoine和女兒Anne-Aglaé Deluchi的肖像”,畫家是Marie-Geneviève的姐姐Marie-Victoire(1754—1820)。Lemoine幾姊妹裏Marie-Élisabeth(1761—1811)和Marie-Denise(1774—1821,暱稱“Nisa”)也是畫家,但只有Marie-Victoire終身未婚,用繪畫收入養活自己。當時的美術界推崇“男性擅長的”歷史題材大尺寸作品,輕視“小”題材小作品(比如肖像和風俗畫),但那一代女性畫家的崛起最終使潮流轉向(展廳牆上引用某評論家的話,將這種轉變歸功於一位女性畫家,說的是誰忘記了)。然而即使到了新古典主義風光不再,仍有女性畫家感到需要通過大尺寸的歷史/神話題材作品證明自己的能力,評論家則不時暗示這個題材不屬於女性(意思其實是動了男性畫家的蛋糕)或者批評女畫家對裸體的描摹有傷風化(男人畫裸體則沒有問題)。

4、Aimée Pagès(1803—1866,婚後姓Brune-Pagès)的“跪著的少女”。當時一個老年男子在這幅畫附近走來走去,激動地對其他觀者推薦:“這幅是最好的!”我心想:那是您的意見,不用昭告天下並逼人接受,人家意見可能和您不一樣,或者不想由您來告訴他們哪幅最好。這幅作品不知為何給人的感覺比較現代,我嫌它太油光水滑。

5、Isabelle Pinson(1769—1855,原姓Proteau)的“捉蒼蠅的人”。它掛在“跪著的少女”旁邊,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幅。尺寸特別小巧,題材難以用當時的標準歸類,也由此打破了繪畫的類型邊界。畫家的父母是Jaucourt子爵夫婦的傭人,她因此有機會在子爵夫人的關照下接受很好的教育,並和藝術界和學術界的精英交往,後來和一位本來是外科醫生的藝術家結婚。“捉蒼蠅的人”裏面窗口正對的建築物就是她丈夫工作的巴黎醫學院(五區)。畫中人看似無意義的舉動,以及畫作對內外空間關係的表現,使展覽介紹稱它為“une œuvre métaphysique majeure sur la présence au monde et au temps”。

6、前面提到的Marie-Denise Lemoine(婚後姓Villers,又稱Nisa Villers)的一幅“習作”,也是一種打破繪畫類型邊界的嘗試––在自然背景裏繫鞋帶的女子,算肖像還是風俗畫?照片裏的不是原畫,而是看完展覽在博物館商店買的周邊:印有這畫的微纖維鏡頭布。

7、Constance Mayer(1821年卒,全名Marie-Françoise Constance La Martinière)的自畫像。她受業於名師,在成為Pierre-Paul Prud'hon的“學生”和情婦之前已經是有名氣的畫家,常年在沙龍展出。但他將她加入其畫室後的作品全部署上自己的名字,她出於對他的“愛”或者別的原因默默忍受了,以致成就一直沒有得到應得的承認。最後壓倒她的是,她將自己的財產全部用來支持他的事業,連父親留下的遺產也消耗大半,但已有家室的他拒絕給她名分,他的子女怕她爭奪家產也對她態度惡劣。她不堪長年的精神重負,在兩人共同居住的畫室用他的剃刀割喉自殺,被發現時屍體浸泡在血泊裏。法語維基詞條有詳細介紹:https://fr.m.wikipedia.org/wiki/Constance_Mayer。

8、後來有導遊講解,我旁聽了一兩幅畫的介紹,才知道Constance Mayer的悲劇結局。上方那幅是她的作品(不出意外地署了Prud'hon的名字)。

9、講完悲慘的來點勵志的。Marie-Victoire Jaquotot(1772—1855)複製的拉斐爾的“聖家族”。Jaquotot擅長在陶瓷上作畫,1817年被任命為“國王的陶瓷畫家”,從1822年起專注於複製名畫,擁有選擇作品的權力,要價極高,而且在盧浮宮博物館看中的畫有權下令將它取下來送到自己家裏以供臨摹。她在同時代人的心目中和拉斐爾地位相當。

Ont salué la vie, et ne sont point sorties... Et lorsqu’il n’y a...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