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觉醒年代 之二
台湾巡抚刘铭传曾举荐秋寿南做直隶知州,但是秋寿南为官清廉,拿不出钱去打点吏部的官员,被打发到湖南当湘潭厘金局总办,就是县税务局局长。
1894年,秋瑾跟着父亲到了湘潭。此时荷叶镇树德堂里,唐群英和丈夫琴瑟和鸣,还生下一个小女儿,两人和诗对弈,日子也算美满。
当年2月,在天津西北角,一个普通的刘姓回民商人家也迎来了最小的女儿,起名刘清扬。她的大哥比她年长17岁,大哥原来叫刘梦羊(据说他家原来是做牛羊生意的,这名字就非常本色了)。后来大哥读书考秀才,老师把名字改成刘孟扬,后面弟妹全跟着这个格式,二哥刘夔扬,三哥刘乃扬,三兄弟都是民初时期的天津报业名人。小妹清扬字婉如,成了这家最受宠又走得最远的人。

(据说这照片是刘清扬七十岁的时候,要不是后面那场浩劫,看这精神头,本来可以活一百岁吧)
这年中日甲午之战爆发,清军的惨败惊醒了无数人的迷梦,也激起了秋瑾的忧国之心,她写下一首《昭君怨》:
恨煞回天无力,只学子规啼血。愁恨感千端,拍危栏。
枉把栏杆拍遍,难诉一腔幽怨。残雨一声声,不堪听!
秋寿南在湖南为官,自然结交了一些当地士绅,其中就有湘潭的富商王黻臣,王黻臣的父亲曾在湘军中管账,大发了一笔财,回家置办了千亩良田,再加上王黻臣很会做生意,成了当地豪商。王黻臣在秋府看上了才貌双全的秋家长女秋瑾,请人为小儿子王子芳提亲,1895年的秋天,秋瑾被许配给王家。
同年9月,在离湘潭六百里的湘西小城溆浦,当地商人向瑞龄老来得女,这个排行第九的孩子乳名“九九”,大名向俊贤,后来她给自己取了个更响亮的名字——向警予。向瑞龄虽然自己文化不高,但对儿女读书是大力支持,向俊贤有四个兄弟都曾在日本留学。
1896年5月,20岁的秋瑾嫁入王家。王子芳字廷钧,比秋瑾小四岁,眉清目秀,是个娇生惯养、浮华虚荣的公子哥儿。秋瑾自幼在家还是比较受宠爱,约束不多,嫁到这样一个守旧的大商人家,天天还要看婆婆脸色,一开始就闷闷不乐,后来上京开阔了眼界,读了很多新书,就更看不上王廷钧。秋瑾开始革命后,给兄长的信里曾经把王廷钧的人品写得十分不堪,其实这有点不公道。王廷钧虽然胆小懦弱没有什么大志向,跟不上妻子的脚步,但终究他和王家对秋瑾还是颇有感情。根据秋瑾的朋友服部繁子回忆,因为当时秋瑾强烈要求去日本留学,王子芳还曾经登门求她带秋瑾去日本,秋瑾走后他辞官回家,没有再娶,1909年去世后,王家还从绍兴接回秋瑾的灵柩,跟王子芳合葬,那时候大清还没亡,秋瑾的身份还是个被砍了头的革命党,足见王家的情义。

王家的老宅在湘乡荷叶镇神冲,秋瑾去那里住过三次(所以湖南的秋瑾故居有三处),困在湖南乡下的秋瑾觉得自己彩凤随鸦,十分郁闷,她写到“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前面提到,唐群英也嫁在荷叶镇的曾家,这二人此时是否认识,不太确定。唐群英过继的孙子唐大爷后来给她写传,把她俩再加上同出自荷叶镇的葛健豪(蔡和森蔡畅的母亲),写成情投意合的闺蜜一般,还活灵活现地脑补了她们吟诗作对的场面,宛如亲见。私以为,秋瑾跟唐群英大概是互相听说过,毕竟同时出现在一个镇子,夫家跟湘军都有瓜葛,也可能见过,但交往不深,要不然秋瑾文集里也不会完全没有唐群英的踪影。后来唐大爷还写了她们在日本的交往,甚至说唐群英介绍秋瑾加入同盟会(明明介绍人是冯自由),还有秋瑾牺牲,唐群英悲痛到晕厥,这种自由发挥的历史传记让人惊叹。

甲午之战后,维新派登上舞台,他们的变法思想带来了近代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在《大同书》,描绘了一个“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乌托邦,这一切平等中也包括男女平等。康有为认为,天赋人权,男女之间没有本质差别,压迫妇女是不公道的,同时对国家百害而无一利,因而必须变法,解放妇女,他还提出了发展女学等11条方案。梁启超的改良主义妇女教育观——相夫教子和兴国智民,也影响了后来的女学堂,而谭嗣同对三纲五常、贞节观的批判更为尖锐。
1897年,维新运动开始宣传造势,维新派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谭嗣同在长沙办《湘学报》。这年6月,梁启超、谭嗣同在上海创立不缠足会,跟封建顽固派展开了论战。就算裹脚布这种百分之百恶臭的东西,顽固派还是会把它当成国粹,强烈抵制放足,甚至到1907年还有女子因为参加了不缠足会,被婆家逼迫自杀,直到民国后,这种陋习才被铲除。有形的裹脚布没了,无形的裹脚布还在某些遗老遗少的脑子里。

这年6月,秋瑾生下儿子王沅德,也开始阅读《湘学报》等报刊杂志,国家沉沦,满清腐败,满怀英雄气的秋瑾开始寻求变革之路。而另一边,唐群英遭遇不幸,她的女儿在前一年夭折,1897年秋天,丈夫曾传纲又急病去世。按礼教,她从此要在夫家终身守节,独守空房,绝不能抛头露面。而武将之女唐群英自然不甘接受这种命运,她决定“大归”,就是归宗娘家,断绝与夫家的一切关系。
-
咕咕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05 11:18:4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2 15:15:35
-
豆友236613414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3 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