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你受益匪浅的思维方式?
查看话题 >贫穷不可怕,怕的是你一直陷在穷人思维里
「这些无望地挣扎在底层而不见得会有感觉的人,你看着他绝望,他却活得生机勃勃,笑你矫情。」
很久之前看过的一篇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给你十个亿,你会拿来干什么?
「十个亿?那还干啥啊,当然是什么都不干了!辞职、旅游、逛街……安排起来~」
而有的人就会想,是时候也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了……
这就是思维的差异。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深陷在「穷人思维」里而不自知。
生下来是这样,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该如此,可以叫做安于现状,但其实就是不思进取,时不时还做着不劳而获的美梦。

01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带着女儿去逛街,女儿很小,逛街回来之后,女儿画了一幅画----《陪妈妈逛街》
妈妈以为女儿的画上会是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或者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是拿过画一看,呆住了:女儿画的到底是什么呢?
妈妈仔细看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她画的是一条条大腿。
因为女儿年纪小,个子比较矮,跟着妈妈逛街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繁华景象,她的双眼里只有各式各样成年人的大腿……
认知水平的参差造就了看到的世界的参差。
巴菲特说:我的一生中,从未遇见一位没亏过钱的富人!却遇见许多什么都不敢干而从未亏掉一毛钱的穷人。
穷人的认知里,少用钱就是多赚钱,舍不得拿出钱来为自己做投资。
富人想的则是赚钱的方式,在乎的不是一次赚的多少,而是如何让杠杆效应最大化。
闲暇的时候,穷人闲在思想,忙在手脚;富人闲在手脚,头脑是仍旧在思考的。
雾满拦江在一本书中说到:
人类的认知好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状排布。
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
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02
时间管理上有个很经典的问题:紧急的事和重要的事你会先做哪一个?
「当然是先做紧急的事啊,都火烧眉毛了这还用想?」
我一直也是这样认为的,知道某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这个事情,突然间恍然大悟。
孩子要去学校上早自习,妈妈也正好有工作,匆匆忙忙做了早饭,要赶早班的公交,不然就来不及了,两个人带着早餐急忙出门赶车。
下楼的时候,妈妈忽然想起电锅好像没关?又觉得万一顺手关了呢?要不要回去看一眼?回去的话肯定赶不上这趟车了……边走边想,最后还是去赶车了。
上了车之后,又开始十分纠结,自己到底有没有关电锅?万一没关这可怎么办啊,这得多危险啊……虽然自己往常每次都注意关的,要是下楼那时候回去看一眼就好了,这趟公交赶不上打车就好了嘛。
一直提心吊胆,给自己折磨得够呛……后来返程时,马不停蹄地往家赶,所幸一切都安然无恙。
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有一些是很紧急的,有一些是很重要的,紧急又重要的事是最优先去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有一些人往往会先处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这样的人会总是处在一种「疲于奔命」的状态下,从早忙到晚,但是一天下来仔细回想,又会有一种「今天我都干了些什么啊」的感觉。
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了自己太多的精力,累了一天,忙了一天,兵荒马乱又鸡飞狗跳,又充实又空虚。
讲一个很经典的寓言故事:
两个樵夫一起上山砍柴,一个人决定起得更早一点能多砍一捆,多赚一点钱,于是一早就开始使劲浑身力气工作,一刻也不敢歇息;另外一个人则回家后抓紧时间磨刀,第二天上山把磨刀石也带了去。
来得早的一开始砍得更多一些,慢慢地,就被另一个人赶超了进度,最后一天下来他只砍了6捆,而对方砍了足足9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那么努力,却没有伙伴砍得多……
对两个樵夫来说,砍柴是很紧急的事情,赚钱来养家糊口,不能怠慢,但是磨刀却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花费了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重要的事比紧急的事更重要,正确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否则很容易一生都在忙忙碌碌,一生却又碌碌无为。

03
「他能这么快晋升还不是因为家里有背景,我要是也有那样的父母,我能做得比他更好!」
生活中遇到一些磕磕绊绊,就拿出身说事儿,一切事情都能用宿命论来推诿,这也是一种穷人思维。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出身在穷苦人家的人,大多时候会拼命寻找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博一条出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好失去的,本来就是从零开始,失败了也就是回到原点。
而出身在富庶人家的人,先天拥有着条件和资源,有着试错的成本供自己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
这两种人都是输得起的那种。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天堂到地域的中间人,不贫不富,也不卑不亢,被自己手里安稳的工资和生活牵绊住,磨光了勇气,磨平了棱角,不愿冒险,不愿尝试。
把穷作为借口,说多了,自己不知不觉之间也就信了,脚踩出身,但是如何行走,是不是要挺直腰板还是要靠自己。
我们要想的是我要怎样怎样,而不是我只能怎样怎样。
经济学范畴有个词叫做二八定律,说是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的手中。
而我们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则是把百分之八十的资源花在能出关键效益的百分之二十的方面,这百分之二十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百分之八十的发展。
规避风险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妨可以尝试着用这样一种「二八定律」让自己的生活鲜亮起来。
改变了思维,我们才能真正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