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呼吸 ——2021.6.30 悟甲 于北京
今年1月我和北京朝阳医院的医生自豪的说过:“现在血氧始终保持在94%-96%,早就不吸氧了”。4月下旬至6月23日几乎天天都去公园唱歌,拍鸟、拍荷花、拍高铁,来回两个小时。小区的保安和邻居都羡慕“这拄拐一身病的73岁老头真有毅力!”谁知我这样快乐的生活却在6月24日戛然而止,早晨醒来血氧82%-88%;从24号到现在6天没出屋、没唱歌了,掉了5斤肉;23号下午以后从里屋走到走廊三米远的地方就不能呼吸,得用力大喘气,不能低头,不能弯腰,洗脸刷牙都困难,一天要卧床吸氧15个小时以上;这是怎么了?怎么从天堂一下子就跌进了谷底,怎么一下子就从活力四射的老人变成了垂死挣扎的慢阻肺四期?
原因就是“受风了”,就是身体着凉刺激支气管抽搐,引起慢阻肺高速反应所致。
6月15日周二北京44优多云转阴南风小于3级21--32°高温突袭,半夜忘了关窗户,早晨4点多钟,我醒来就觉得背对着窗户的右胸背往里收缩,喘气时右胸里刺挠的有些难受。人的咽喉和后背最薄,冷空气容易袭入,并且侵入支气管由此引起的厉害的慢阻肺突然发作正在向我袭来,我却全然不知。人的惯性使我也没太在乎,心想不就是“受风”了吗?以前也受过风,几天就好了。过了5点我还照常上公园唱歌、拍照,悠悠自然,连着5天,天天如此。不同的是每天午睡和晚上往床上躺右肺里像针扎一样疼,我咬着牙慢慢躺下,躺一会儿翻过身睡着了就没事了,起床时也疼,但是轻一些。这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应该马上刹车,卧床休息吸氧。是什么原因使我没想到慢阻肺这个短板?因为我得过多次肺炎,也疼,肺炎发烧、咳痰、咳嗽,这些症状现在我都没有,因此、就推断肌肉受风疼痛,我用手捏肌肉还真疼,肌肉疼痛掩盖着肺刺痛,经验主义害了我。
到了24号早晨,我有点起不来了,下楼,上公园走出门卫又回来了,也走不动了。我知道事不好了,是哪个脏器出问题了。因为5月份除胃刚体检完都没事,我就怀疑胃有毛病,以前我有幽门螺旋杆菌,我在网上查怎么也找不出毛病,可是很明显的是食欲减退了,就回来上床休息。第二天24号早晨洗澡时的水雾使慢阻肺快速复发全面向我进攻。我慢慢打满肥皂后,站到那儿一动不敢动,因为喘不出气,眼睛也看不清,简直是一个带锁的人一样,喘出一口气胸口就锁上、大喘气开锁,再喘气,也像一个要死的人一样,自己管不了自己了!幸亏我没有摔倒,出来后马上测血氧77%,嘴唇全紫,两眼模糊仿佛到了生命的极限。我喝了一口水,赶紧吸氧,老伴说:早吸氧不就好了!
事情过去5天了,早晨起床吸氧前是84-85%、吸氧十分钟升到95%,摘下吸管半个小时内92%、过一会儿就是90%,几天来我下楼倒了一次垃圾,结果回来歇了4起,弄得邻居的眼睛都直看着我。我是什么事也干不了,在走廊走走锻炼锻炼走两步就得停下来喘气,支气管变窄了说话的声音细了,饭量大减早晨就是一碗粥、一个鸡蛋,这次慢阻肺突然发作损失极大,把整个人都改变了。
昨天我终于找到原因了:“6.29王秀莲副主任医师潍坊市人民医院:着凉引起的胸口疼痛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炎的症状,可以去医院胸片检查。一些慢性心肺疾病的人受凉的时候也会引起胸口的疼痛”完全对症,只是来迟了!
慢阻肺是功能性损伤只能维持,要想回复是不可能的,这次突发可能对肺功能损伤很大,对我的行动造成极大影响。氧气供不上什么器官都疲软,我想以后我若是出门恐怕就得注意了,上不来气到哪儿找氧气?除非叫救护车。我想小时候冬天看见戴个口罩的老年人扶在电线杆子上直喘,还看见过冬天死在马路上的老人可能就是慢阻肺病人。
看得见的重要,看不见的更重要。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没有呼吸就没有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智慧,没有力气,没有思考,策划,再没有力气就一事无成。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可是有顺利呼吸的功能也是一种幸福。
我的病情严重到“慢阻肺四期”的一年半来,我严格自律,每天的作息时间正负差以10分钟计算,有规律的进行各项活动,我的体重增加了10多斤,体格也强健了。我躲过了躲过了感冒,新冠病毒,两次注射疫苗,自以为筑成了铜墙铁壁,没想到却被风婆婆钻了空子,肺功能严重下降,把我又推回到起点。
总结教训:1、这两年健身,康复有了一点成就,头脑有些膨胀了,忘了身上的短板和胸里的地雷;2、就是认知不足。
我有信心待这次慢阻肺突发痊愈以后从头再来,可是肺活量达到10天前、自然血氧康复到95%可不容易再得到了!血氧99%-100%才是正常的人,血氧90%以下就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