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中的蠢事
前几天朋友找我聊天,说他现在回想起以前做过的蠢事,觉得丢人又后悔。 聊着聊着,想起以前做过一些事,发现也蛮蠢。

小时候比较单纯,总是很容易相信别人,有次幼儿园的小盆友跟我炫耀他有个有钱亲戚,有钱到拿可乐刷牙,当时觉得用可乐刷牙真是有够奢侈,他还说像李嘉诚这类的有钱人都这么做。导致我一直以为富翁都是拿可乐刷牙,有次家里聊天,大人说谁谁谁女儿嫁到新加坡,男方家很有钱,于是我脱口而出,那他们有拿可乐刷牙吗?结果全家一脸黑人问号看着我,后来长大才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可乐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刷牙的。

那依旧是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我小小年纪却很有共情能力,但有时也会矫情过度,有次老师跟我们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然后此时不知道自己哪根筋不对,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想起我奶奶说过,她们很小就要糊火柴盒补贴家用,然后老师就跑过来问我为什么哭了?然后我一边哭一边说: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没有死,她其实就是我奶奶……老师听了沉默不语,心里想得可能是:我就静静看你装。

上小学时,别的小盆友都在看什么《读者》《童话故事》之类的杂志,而我却喜欢看《最小说》《花溪》之类的杂志,尤其特别喜欢狗血的都市爱情小说,越狗血越好。
每读完一个忧伤爱情故事,总要故作深沉对同学说爱情就是这样苍白无力…….
有一次我同学跟我借了一本《花溪》杂志,里面有这么一段情节:小三来到女主的家里,掀起沙发,在沙发布里面拿出几只“杜蕾丝”,对女主说了一句话,是我放的。
同学问我杜蕾丝是什么,那时候也不懂,只好按字面意思理解说:这你都不懂,杜蕾丝是胸罩!几年以后街上看到一个杜蕾斯的广告,哦,才明白原来那是给男人用的东西。

小学三四年级时,我爷爷给我买了一本作文大选,发现里面有个叫佚名的作家,特牛,别人都只刊登了一两篇作文,他就厉害了,刊登几十篇,有一天,我爷爷在看报,我在他旁边拿起一张报纸,碰巧看到那个叫佚名的同志又有大作发表,就问我爷爷说:爷爷,佚名是哪个作家呀,哪哪都能看到他?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说谢谢,有次坐地铁看到一位提了很多东西的大妈,热心地给她让座,大妈说了句:好勒,小伙子!我突然随口一说:谢谢~说完,总感觉地铁里的人都看着我,恨不得当时有个地缝可以让我钻进去。

在广州工作的时候和同事合租了一套房,听说上任租客有位老奶奶在送去医院的路上离世了,那时候我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有时候会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有次凌晨2点多下班回家,打开电梯突然发现一位老奶奶穿着素色的衣服,提着袋子。当时惊呆了,我下意识地看了她有没有影子,后面我给我朋友发消息说:我好像遇到鬼了?过了没几天,才知道,原来小区里有个老太太总是趁着半夜出来捡废品……….

这些蠢事虽然不会时时在你脑海徘徊,但是你也无法将它们忘记,它们会在你的生命长河里偶然闪现,当你吃饭时、睡觉时、唱歌时、无聊时,它们会毫无预兆的出现,除了有那么一丝丝后悔、懊恼,在时间的洗礼下居然会觉得有点好笑。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从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 现在想想,这句话说得不免没有几分道理, 但,不知为何,还蛮喜欢以前那个有点傻气犯蠢的自己。
文:lemon 画:lemon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些插画和小故事~

© 本文版权归 lemon mom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夜间飞行的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31 0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