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泛非色
“泛非色”一词可以指代两套颜色组合:
· 红、黄、绿。原本属于埃塞俄比亚国旗主色的这套颜色如今已能代表泛非主义意识形态。埃塞俄比亚之后,已有多个非洲国家将这组颜色定为国旗主色,很多泛非主义组织也将其定为标志性符号,兴起于1930年代的牙买加黑人基督教运动“拉斯塔法里”(Rastafari)也使用红黄绿三色。
· 红、黑、绿。1920年,牙买加政治活动家、泛非主义者马科斯·加维首先将这组颜色引入泛非运动,目前,这三个颜色也能代表泛非主义意识形态。设立于1920年8月13日的泛非旗就使用了这套颜色。部分非洲国家的国旗也以红黑绿为主色,有时,这组颜色更能代表黑人民族主义,而非泛非主义。
埃塞俄比亚三色
今日很多非洲国家的国旗都以绿、金、红三色为主色。需要指出的是,埃塞俄比亚是最先在国旗上使用这个颜色搭配的,其它国家都是效仿者。埃塞俄比亚国旗还影响到了很多泛非主义组织与实体。除去一段极短的被意大利王国侵占的历史,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国家中少有的能在欧洲殖民大潮中自保的一个,在1896年的Adwa战役中,意军遭遇惨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建立的保护国也灭亡了。因此,非洲很多新生的独立国家都将埃塞俄比亚视作榜样,纷纷将埃塞俄比亚国旗三色定为自己的国旗颜色,也有很多泛非主义组织效仿。1957年,刚刚获得独立的加纳将金、红、绿定为国旗主色,是历史上第一个效仿埃塞俄比亚国旗的国家,该国国旗由加纳女政客Theodosia Okoh设计。
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和非洲社区联盟(UNIA-ACL)主题色
马科斯·加维创建的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和非洲社区联盟的章程中有一条,将红黑绿三色定为泛非颜色:“红色代表将所有根在非洲的人团结起来的高尚血统,黑色代表非洲人的肤色,绿色代表非洲大陆的肥沃土壤。”1920年8月13日,UNIA于美国纽约市麦迪逊广场花园(建于1890年,拆除于1926年)召开大会,将泛非旗三色正式定为所有黑非洲人的颜色。
使用泛非颜色作为国旗主色的现代国家
以下为在官方旗旗帜中使用一组或两组泛非色的国家或地区
埃塞俄比亚、加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科摩罗、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 [刚果(布)]、厄立特里亚、贝宁、乍得、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塞内加尔、南非、南苏丹、多哥、赞比亚、津巴布韦
非国家旗帜
非洲人国民大会旗、非裔美国人旗(David Hammons设计)、阿扎瓦德国旗(Azawad于2012年4月6日宣布从马里独立)、苏丹解放运动旗、东非共同体旗、非洲国家联盟(1958年组建,1961年解散)旗(两版本,1958-1961年版以及1961-1962年版都使用了红黄绿三色,两者间只存在黄色部分中的黑色五角星个数之差异)
曾使用泛非色的过往旗帜
比亚法拉国旗(1967-1970)、佛得角国旗(1975-1992)、刚果人民共和国国旗(1970-1991)、马拉维国旗(2010-2012)、卢旺达国旗(1961-2001)、南开赛国旗(1960-1961)、扎伊尔(民主刚果)国旗(1971-1997)、埃塞俄比亚国旗(1987-1991)、苏丹国旗(1956-1970)、坦噶尼喀国旗(1961-1964)、塞内加尔国旗(1958-1959)
使用了类似泛非颜色的非泛非旗帜
以下旗帜虽使用了泛非颜色,但并不代表泛非主义。拉斯塔法里运动之旗帜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国旗,该运动的思想中也带有泛非主义成分,但他们使用埃塞俄比亚国旗色的目的主要是表达对埃塞俄比亚前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敬重。
澳大利亚土著旗、阿富汗国旗、玻利维亚国旗、缅甸国旗(1943-1945)、埃塞俄比亚帝国国旗、法属圭亚那国旗(非官方)、格林纳达国旗、圭亚那国旗、比利时国旗、德国国旗、立陶宛国旗、利比亚国旗、海地国旗(1964-1986)、缅甸国旗、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旗、罗贾瓦(又名‘西库尔德斯坦’‘叙利亚北部及东部自治政府’)国旗、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国旗、瓦努阿图国旗
本翻译以CC BY-SA 3.0协议发布。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