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河
不知不觉,离开铁河已二月有余,对于那儿的记忆,也正变得模糊起来,我觉得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铁河乡很偏,地处新建区东北一隅,临靠鄱阳湖,是典型南方地区的鱼米之乡。初次前往铁河时,马路旁的标语“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让我疑心要进山林了,好在来这一年半时间里,除了嘤嘤嗡嗡的蚊虫,我连一条蛇也没遇见过。铁河乡很大,但街道并不阔。我们单位的房子建在街上,北边是铁河乡政府,和我们银行相隔不过百数米,极大方便了两家的办公来往;南边是村民赶集的地段,每当赶集过后,总有许多的小贩,将劳动所得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城里的人们总透着一股疏离感,而铁河乡最不缺的却是热闹,热闹最盛的,当属每周两次的集会。清晨6点,街上已人头攒动,原本就不宽阔的道路,早已摆满了摊铺。平日里天远地远的乡民们,此时纷纷聚拢起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而在小摊里,最使我青睐的是村民自家种的蔬菜。那青翠欲滴的小白菜、晶莹透亮的绿黄瓜、拳头大小似的红里透着粉的西红柿儿,总是令我侧目。因着毗邻大塘的缘故,叫卖声中间或有几句吆喝卖酒的。此酒便是清明酒,据说已有3000年历史,入口浓香醇厚,舌尖回味绵长。你若来了集市,务必买上几斤,空闲时月下小酌,畅发心中思古的幽情,不亦是人间极事!一直到中午时分,人群才逐渐稀朗,街上便又回复了往昔的冷清,仿佛从未摆过集市似的。
沿铁河街的大道径直往北走,穿过鳞次栉比的房屋后,拥入眼帘的是一片辽阔的田野。田野多数是种庄稼的,只在道路边有三两处湖泊,是乡里人专为养殖而造的。有的湖泊种莲藕,一到夏天,湖里的荷叶密密麻麻紧挨着,几乎抢尽了湖里的空气。这也没法,为着生意计,养殖户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空间换来最多的莲藕,只是可怜了有密集恐惧症的家伙,无法多看两眼。有几处湖泊用来养鸭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鸭子游得很欢,不时惊起的水纹,荡漾着每一个过路人的心。春天,田野满是早稻,一眼望去,一片芊绵的绿、希望的绿,满溢着村民们的期许。秋天,过眼是一片金色的麦浪,而景色最美的,是夕阳时,散落的余晖打在田野里,使你分不清,哪里是阳光的加成,哪里是造物的杰作。
现在,我住在繁嚣的都市里,经常回味在铁河时乡野的生活,我爱铁河,爱铁河的闲适,爱铁河的人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