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要有底线

从我们小的时候起,父母老师就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
但是长大之后,我们会慢慢发现,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得到别人的感恩,这世上从不乏忘恩负义之人。
我们的善良,应该要有底线。

01 过度的善良,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大学时候我有个关系非常不错的朋友,她的性格比较外向,而我的性格则相反。尽管我们之间的性格差异很大,但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立场和观点都相近,所以一开始我们的感情很好。但随着认识的时间长了,慢慢地,我们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小矛盾。
例如有的东西她喜欢而我不喜欢,有的事情她很在意而我却无所谓……我们之间会有很多看法不一致的时刻。但每次碰到这样的时刻,最后的解决办法都是我妥协让步。有时我心情不好,但是怕伤到她,有的话我总是憋在心里不说。
我以为我这样做是为她好,但后来她却直截了当给我说她并不喜欢我这样做,她认为有什么事都应该说出来,哪怕是对她感到不满的也可以说,这样她才能够改正,而不是像我这样总是憋在心里。
听了她这话,我第一时间感觉到很难受,因为我没想到她会那么直接表达出对我的看法。另外我也感到很委屈,我原本是怕伤到她的面子,所以才一直忍着不说,但是没想到对方并不领情。
也就是我们之间的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有时我们顾虑对方的面子,有的话不好意思说出口,有的事明明自己没能力去完成却不敢拒绝,其实这样做才是真正的伤害,不仅是让对方失望,也让自己在别人眼中很没有诚信可言。

02 过度的善良是软弱
从小长辈们对我们说的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的人品质高尚,灵魂都带有香气,别人会尊重善良的人。
我在新闻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对情侣,男方很帅气并且事业有成,但有一处不好的是,在醉酒之后就会暴打自己的女朋友。
一次喝醉了,甚至当街就殴打起自己的女朋友,不仅如此,甚至进行拖拽。这一场面震惊了周围路人,然后报了警。
警方了解了事情经过后,也感到气愤不已,还单独劝慰这个女生,问:“你为什么要和他谈朋友呢?他经常打你,你为什么不分手呢?”结果女生听到这话,开始有些沉默,良久才说:“我以前也分过的,但后来又和好了。虽然他喝酒后打我,但清醒的时候是很好的,对我也很好。”
女生说完这话之后,满屏都是“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弹幕。
很多人都说这男的还会再犯。女生因为顾念男方对她的好,舍不得狠不下心肠,总是一味忍让,其实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过度的善良就是没有了自己的底线,在对方的眼里,不但不会高看你,还只觉得你是软弱可欺。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看不起他,因为他太好欺负了。”
你的善良不能让人觉得你太好欺负。

03 过度的善良让对方认为是理所当然
大学时我有个室友总是让我给她带饭。一开始我只是要下楼买饭出于好意顺便给她带饭,结果第二天她居然再次要求我帮忙带饭,我不好意思拒绝便给她带了。让我没想到的是,此后她便总在我下楼买饭的时候让我带饭,有时我不愿意下楼,她还软磨硬泡求我下楼,不然她就没有饭吃。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够接受,但带的次数多了,我心里也开始感到不耐烦。直到有一次,我终于忍无可忍爆发直接拒绝了她。可她竟然控诉和指责我连这样的小事都不肯帮忙,还说我既然不情愿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拒绝呢?
我听了这话,感到十分气愤。我本是出于好心好意,可最后却被对方视作理所应当的事。
孟非说过:
“有人请你帮忙,原指望你帮十分,结果你只帮了三分,对方便觉得你不仗义,非但不感谢你,反而觉得你欠他三分。”
从那之后,我便意识到无底限的善良不是善良,是纵容。

结语
善良应该要有底线。拒绝并不意味着你不善良,而是向对方明确你的底线所在。
与其日后结仇,不如把丑话说在前头。
一味忍让,非但不能让人高看,反而让对方拿捏住你的弱点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你也渐渐失去自我,成为为别人而活的附庸。
真正的善良是先要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