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
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我无数次的质问自己,但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
你一直说想读博,想投身科研事业,但你真的热爱科研吗?适合科研吗?
我一遍又一遍的思考这些问题,结果是,今天下定决心要坚持科研事业,第二天又犹豫来,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科研。
所以,不如再仔细想想吧。
从入学到现在,加上提前进入实验室的几个月,接触科研的时间已经长达两年半了。因为初试成绩突出,老师对我一直抱有很高的期望值,我在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几乎为零,所以老师的器重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我,甚至让我产生错觉,觉得自己是做科研的“天选之子”,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自然而然的认为科研是唯一选择,读博是必经之路。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从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到研一上学期结束,一直在磨炼实验基本功,这段时间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没有自己的课题,不需要考虑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只需要主动学习,主动帮师兄师姐就好了,基本上是处于非常机械的状态。研一下学期遇上疫情,这段时间虽然没法做实验,但是收获却是很大的,很享受专注看文献的过程,那段时间对科研的兴趣高涨,脑中的idea也是层出不穷。这段时间的经历也一度让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做科研。
事情的转变开始于疫情结束后,五月底,我们开始返校,师兄毕业,我接手了课题,噩梦开始。从七月正式进入独立做实验状态以来,每个月都处于极度崩溃的边缘,看着寥寥无几的实验数据,反思自己整天都在干什么?时间就这样无情的流逝了,实验却没有丝毫的进展,本来的豪言壮志都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内心无数次的叹息以及文档中的自我鼓励。原计划2020年完成一个自己的课题,发一篇文章,可是事实却是课题是接手的师兄留下的课题,实验几乎是毫无进展,发文章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面对此等现状,我不先担心自己是否能顺利毕业,居然还去考虑读博的事情,笑天下之大话。
读博与否已经不是我能考虑的问题,先考虑能否毕业吧。其次呢,不要看不起高中老师这个职业,要是能在长沙高中谋得一职也是香饽饽了。你就是太看得起自己了,还是不要把别人的夸赞太当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