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一瓦蓝
上周六从书店回来,晚上冲了个冷水澡,第二天就隐隐有着凉的感觉。到了周三,再吹一天空调,直搅得我头晕脑胀,周四请了一天假,终于耽误工作了。
那三天真难熬,半夜都能感觉到汗水哗啦啦涌出皮肤,把床单和被子浸湿,我也不敢洗澡。周五去公司,我甚至感觉自己头发发酸了,皮肤表面也是一层盐分析出的细沙。晚上下班,感觉好多了,我才来了个大扫除。
记得2016年五一还没到,我在学校开始洗冷水澡。现在到了七月,洗冷水澡还会感冒,不得不让人感慨身体素质下降得厉害。
现在也没时间跑步,更不用说锻炼,只能一边叹息身不由己,一边步向臃肿的中年。因为舍不得降薪,自然只有继续十小时工作制。曾几何时,我还向公司申请调回八小时,现在看惯了工资条上的五位数,哪怕只是十位数掉下去我都不能接受。
相比情欲,我更倚重物欲。存钱于我而言没什么意义,不想结婚,不喜欢小孩,更不必说买房,对于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不必咬紧牙关,而是闭眼再睁眼的瞬间就可以下单,过两个月就半价扔闲鱼。
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电子产品带来的新奇感日益减短,我自己也深觉乏力。像从前只喝一包999感冒灵,缠身的疾病就痊愈了,现在一盒喝完,症状依未除尽。感冒的抗药性增强了,欲望的上限也增加了,所谓欲壑难填,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最近又开始听蒋勋细说红楼梦,距2016年第一次听过去五年了,之后每年我都听一遍。八十回,一回分两节,每节大约90分钟,一天听几回就下班了。
2015年冬天,看完87版红楼,我第一件事就是找蒋勋的这个电台节目。当我在网易云听到,真的非常惊喜,唯一遗憾的是只有前八十回,至于后四十回,大概是蒋勋觉得如越鸿沟,不忍卒读。老实说,我不觉得高鹗的续作有多么不堪,中学读到“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那章还觉得心有戚戚,尤其是读了刘心武之类的红楼大家的现代续写,那才是呵呵一笑,真的读不下去。
迄今为止,使用网易云音乐我最庆幸的事就是把整个节目下载下来了。后来随着版权管控加强,所有节目已经踪迹难寻了。后来在喜马拉雅看到过,已经需要收费了。网易云音乐也出了一个新电台,蒋勋新说红楼,我看目录,似乎包含了后四十回。
大一那会儿,我很不喜欢网易云音乐,尽管很多人推荐,因为歌词不能自选,还有处处聒噪的评论。后来到了大三,我反倒很喜欢起来,即便到了今天,手机里很多音乐软件,但我用的还是网易云音乐。其他软件都是用于下载,然后导入前者。
说来很奇怪,虽然我离不开这个软件,但却从来没有充过会员(......)一个奇怪到畸形的理念,我不想真正喜欢的东西和金钱扯上关系。至于这种狗屁理念究竟是为何产生的,我一时也说不出来,只能归咎于自己变态。
如果说是白嫖党,其实我给喜马拉雅、优酷、腾讯一类的软件充过几年会员了,喜马拉雅可以听呼兰河传和蒙曼讲诗词,优酷能看秦时明月,腾讯因为老妈用的多...我有点害怕自己这种心态,如同对最喜欢人的漫不经心,却对别人好,虽然在自己看来他最特别,但这种特别是一种折磨。好几次,我都在点开年会、进入付款界面时退出来了,下不了手,仿佛我用金钱玷污了这款软件的纯洁。
喜欢他就是看他遗世独立,然后不予援手,饿死...买个会员我都如此纠结,真想给自己一锤。
这款软件承载了很多时光,如今版权大战,很多收藏的歌单里的音乐灰掉的越来越多了,我很怕他有一天会和虾米音乐一样,但我还是不想开会员...
最初喜欢听民谣,后来是电音和纯音乐,电台用的也多,后来听怀旧金曲,古风,日语,英语,法语,小语种..再到现在的昆曲,京剧,样板戏,古名曲。很多时光,很多感动,都存进了这款软件。
太多太多喜欢的歌,蔡琴的《读你》,齐豫的《梦田》,罗大佑的《鹿港小镇》,Leslie的《月亮代表你的心》....音乐这种东西,一写出来就变味了,原本让人热泪盈眶的旋律突然被生凿硬刻的脚印般的歌名定住,凝神几秒,一瞬思潮就被抽空了。
我还是描写不出音乐的美好,大概能粗粗挽留的,只有用一串蹦蹦跳跳的歌单。像傍晚蓝紫霞光辉映下的沙滩,潮汐在一拍拍退去,啪嗒嗒一个个脚印追去。这个脚印清浅,是追踪美好的痕迹。
最近喜欢张明敏的《乡间的小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歌词和旋律意象化十足,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在外公家的日子,他们村有老黄牛,山上有南酸枣(那时候我不认识,村里也没有人吃),还有一片郁翠的青冈栎,一到秋天就群山苍黄。人入深山,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咔嚓作响,骤感风也冷了。
最近的纪录片看得少,科普类的短视频看得多,前天我在B站看到一个植物科普的UP主,我才知道很多小时候常见的植物的名字。比如草本植物界的竹子,木贼,小时候我们常夹在眉毛上,前两年我在三圣乡附近的公园还这样玩过。
另外,折耳根原来就是古书里的蕺菜。龙葵是池塘边常见的长着一串串橙色小球的辣椒一样的灌木。荠菜,荠荠菜,是野萝卜,我只认得他的小白花。我一直以为是草莓的藤蔓是葎草。
高二那年,和爷爷从山上走回家,在山中发现了一根巨大的树藤,我新奇地把他折断拽下来。约一米,直径在五厘米左右,像根棍子,爷爷告诉我那是鸡血藤,后来我查了查,发现实在不相像。
爷爷种过黄连,我快忘记什么模样了。房屋后面的池塘边,石缝里有何首乌,从前看神厨小福贵里千年何首乌的功效,我也一直幻想那些何首乌能早日长成人形,可惜在五六年前、最近一次看到他们时还是细若丝线。
原来小说里的三枝九叶草是淫羊藿,而我也曾经在竹林见过,当时觉得身姿漂亮。
这些和前几年知道荠菜花、鸭跖草和马齿觅一样令人惊喜,大自然是宝藏,真想把它们全部记下来,以后想多看些有关植物的书籍。
昨天提前两个小时下班,早两个站下公交,又走了一遍所谓的美食街。天是灰扑扑的,也没有云彩。那块开满繁花的野地还在,只是已经花朵稀疏,空地上扔了很多垃圾,我伫立了一分钟就离开了。
那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还坐在那里,但是这次我没有去买她的菜了。一条街走出头,看着满目琳琅的西瓜葡萄芒果桃子香蕉火龙果,我终究还是两手空空。
五月的那盆薄荷,又要被我养死了。
走过之前那家烤鱼店,19年帮小周搬家时吃过一次,店名中的“僰”字还是他告诉我读bo。看着街面上铺开的桌子,各类火锅、干锅的香气扑鼻而来,我禁不住深吸了一口,睁开眼,莫名有点开心。
近几个月,和老姐们吃过两次鱼,公司聚过两回餐,除此以外,似乎还没有见过任何朋友、和他们约过饭。口腹之欲,对我来说没有太大诱惑力,但我总喜欢闻到食物香气时心底窜出来的那股憧憬的欲望。这和憧憬的感情如出一辙,靠近不是因为欲望,而是想靠近美好本身这件事。
还是很怕被浇冷水,还是很怕挫折,企盼的欲念有多强烈,对失败的惶恐就有多深重。求而不得,最苦。
最后我决定去菜市场买点青菜。
在一家火锅店前,我看见一个男生轻轻拍了拍身边女生头顶的发丝,说,“快点,我们要走了。”他们都很年轻,一眼就能看出属于学生的青春气息,神采飞扬。
那个女生仰头看见他的手掌,然后回首,我跟着她的视线,看到不远处的另外两个女生。
那两个女生挥着手讲“再见,有机会再约见面”,这句告别的话我也讲过不少,真是毫无新意,其实往往过后也不会见面了。不过这次是我以己度人了,那个男生站在他女朋友身边,高高地招手,“下学期再见!”
我突然有点失落,收敛神思继续往前走,路边的一棵桂花树干上有刀斧的凿痕,豁口留着一圈斜向里的木屑。
买了两块钱的空心菜,我恍恍惚惚地走回小区,一片片三角槭青葱荡漾。在进电梯的时候,遇见隔壁邻居和她母亲带着两个小孩回家,小女孩见过好几次,小男孩还是抱着妈妈小腿的幼儿。
笑着打了招呼,小女孩也一脸笑意地叫叔叔,那一刻我觉得小孩这种生物也挺可爱的。
清晨日出,深山的青冈林,一船荡去,拨开的湖光山色映着跋涉的旅人。看得到的希望的可爱。

© 本文版权归 豆友11507443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