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欧洲杯
查看话题 >Euro 2020 Rd 3: 突出重围
最后一轮全力以赴,未确保出线的球队均开启了“主动出击”模式,总共打入多达39粒进球(场均3.25),除了比利时vs芬兰以外,其余十一场比赛在上半场都有进球,且有六支队伍的进球发生在前二十分钟。它们当中,除了匈牙利遗憾地未能突围之外,瑞士、奥地利、英格兰、克罗地亚和瑞典凭借有效的先发制人牢牢掌握着晋级主动权。
虽然过程有一定波动,但比赛结果公允地反映了各队的实力与当前状态,领先的球队均未被逆转,而除了瑞典以外,其余获胜/晋级球队全部占据了场面主动。七脚远射破门是前两轮总和的几乎两倍,体现了进攻端的果敢和决心,而在中前场阵容上主动求变的球队都取得了理想结果:瑞士和奥地利调整了左边路配置,克罗地亚和西班牙替换了锋线攻击手,葡萄牙在中场果断改变,没有出线压力的英格兰和荷兰也成功尝试了不一样的前场组合。反之,调整后防线的球队则没有那么幸运,主动变阵五后卫的俄罗斯仍被丹麦打了个4比1,调整了右后卫和中场的法国队仍然送给葡萄牙两粒点球,并在中场争夺中不占优势。
除了A组和F组以外,其余四个小组均在第三轮后发生排名变化,丹麦从垫底位置强势回到第二,克罗地亚和奥地利如愿从第三晋升到次名,西班牙在瑞典绝杀前甚至有希望成为小组第一,而在终场前六分钟幸运扳平的德国队虽然维持了第二的排名,但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被淘汰的边缘。成功突围的小组第三中,最幸运的是乌克兰,一球小负如愿避开了不想碰到的A组头名意大利。
小组赛第三轮最佳阵容
门将:帕特里西奥(葡萄牙)
后卫:(空缺),克亚尔(丹麦),阿坎吉(瑞士),菲奥拉(匈牙利)
中场:霍伊别尔(丹麦),布罗佐维奇(克罗地亚),扎卡(瑞士)
前锋:萨卡(英格兰),C罗(葡萄牙),福斯贝里(瑞典)
替补:索默(瑞士),梅勒(丹麦),格里利奇(奥地利),布斯克茨(西班牙),本泽马(法国)
门将在进球大战中往往成为“背景板”,本轮比赛中有多名守门员出现失误,但也有不少上演精彩表现。帕特里西奥的连续两次极限扑救帮助葡萄牙守住了2比2的比分,克罗地亚门将利瓦科维奇以出色的状态顶住了苏格兰在反扑阶段的冲吊,而面对不断轰出高质量远射的土耳其队,索默仅在上半场就奉献了四次飞身侧扑。值得一提的还有俄罗斯年轻守门员萨弗诺夫,这名在本月初友谊赛才上演国家队首秀的22岁小将从第二轮开始取代第一轮失误的舒宁担任首发,虽然面对状态高昂的丹麦队仍丢掉四个球,但依然奉献六次扑救,做到了能力范围内的极致。
面对不用起跳就能争到头球的高中锋久巴,丹麦中卫组合克里斯滕森和队长克亚尔经常合力防守,一个人倚住和卡位另一个人争抢头球,前者全场七次争顶成功的漂亮数据应有克亚尔一半的功劳。而丹麦队长不仅防守端强悍稳健,还是球队进攻的一个重要发起点,通过长传寻找密集布防俄罗斯后方的漏洞。回到居中中卫位置上的阿坎吉进一步展现了统治力,在他的率领下瑞士队防线基本没有在禁区腹地给土耳其队任何机会。
上一场打入法国队一球的匈牙利左翼卫菲奥拉继续用凶悍的防守锁住了德国队主攻的右路,全场送出六次抢断,丹麦左翼卫梅勒上下飞奔,不断冲击俄罗斯防线,五次成功过人并打进一球。右后卫位置上表现出彩的并不多,得到更多队友支持的塞梅多在攻防两端均有所起色,但还是在严厉的判罚下无奈送点,而本届比赛首次登场的切尔西队长阿兹皮利奎塔则为球队右路带来了稳定性,不过绵软的斯洛伐克攻击线并未给西班牙队带来太多考验。
中场是大师的舞台,德布劳内延续上一轮的良好状态,七次关键传球冠绝全场。伤后复出的维拉蒂和布斯克茨回归后立刻成为球队中枢,前者掌控全场并送出助攻,后者化繁为简的能力仍无人能出其右,面对密集防守能够迅速找到传球路线和空间。莫德里奇的闲庭信步让克罗地亚的中场有条不紊地运转,在重回首发的布罗佐维奇的有力协助下,这个顶级中场配置终于踢出了赏心悦目的足球。遇强则强的博格巴面对组织有效的葡萄牙队依然多次送出精彩直塞,他的出色状态是法国队在与强队对抗时的利器。
丹麦队的火热除了精神因素之外,还与后腰霍伊别尔的出色状态不无关系,在整个上半场未能觅得太多机会的球队凭借他的一脚精彩直传帮助达姆斯高远射得分,取得宝贵的首球领先。状态回暖的瑞士队长扎卡也在攻防两端表现上佳,尤其在防守端,勇猛准确的铲抢在三后卫身前筑起了一道坚固屏障。首发出场的奥地利后腰格里利奇宛如一个低配版的皮尔洛,以出色的意识协防补位,并在传球端展现了宽阔的视野和冷静的调度能力。
攻击线上,C罗和本泽马这对前皇马队友是法葡大战中表现最出色的几个人之一,前者虽然威慑力不及巅峰时期,但依旧凭借经验牵制法国队的防线,并在关键时刻制造了第二粒点球帮助球队拿到宝贵的一分,后者终于取得了自己欧洲杯处子球,他与这支世界杯冠军队的融合也越来越好,在姆巴佩至今被重点限制发挥平平的局面下,本泽马的输出成为法国队阵地进攻的关键。
“大场面先生”佩里西奇在与苏格兰的关键战役中不但在左路走廊多次精彩突破,还凭借极佳的头球能力送出一球一助攻,瑞典前场核心福斯贝里在这支决心打防守反击的队伍里展现了高效的把握机会能力,上下半场伊始两脚精彩的低射让比赛早早进入瑞典队的计划里。被委以重任并首次在大赛中首发登场的萨卡和马伦均有上佳发挥,他们都很有机会在接下来的淘汰赛比赛中继续绽放。
小计(24人):丹麦和克罗地亚各四人,瑞士三人,葡萄牙和法国各两人,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英格兰,瑞典,奥地利,俄罗斯和匈牙利各一人
焦点战役回顾
瑞士3比1土耳其
面对实力稍欠的土耳其,瑞士队重拾攻防两端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中后场空间压缩得很严密,而将罗德里格斯撤回至左中卫并把正印中场祖贝尔放到左翼卫的位置上,不仅缓解了前者有时不得不瞻前顾后的尴尬,进一步激活左路进攻,也让瑞士队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地在三四后卫间切换。罗德里格斯压到前场时,祖贝尔会更加靠近中路与锋线群连接,他助攻塞弗罗维奇和沙奇里的前两球就是此战术奏效的明证。
队长扎卡此役状态亦有所提升,在防守端对左肋部重点关注,让球队主攻的左路走廊有坚实的后方保障,全场不遗余力铲抢的同时,还在比赛尾声上演了中路突破一条龙的好戏,并主罚任意球中柱,展现了上佳的精神状态。同样表现出色的是出任后防核心的阿坎吉,他富有侵略性的前顶和稳健的正面防守让土耳其队在禁区腹地基本没有任何办法。

奥地利1比0乌克兰
从比赛的第一分钟开始,奥地利就是更积极主动的那一方,把阿拉巴移回至左后卫并改打四后卫是主攻的踢法。身披10号的后腰格里利奇在左侧坠后补防阿拉巴助攻上去后留下的空当,并在后卫线身前通过宽阔的视野和清晰的传球寻找机会,这个踢法和意大利首场对土耳其斯皮纳佐拉和洛卡特利的轮转换位颇为相似,在左内腰发挥稳健并贡献多次拦截的格里利奇是三四后卫无缝转换的基石。
在逐渐发现乌克兰的中场并不有效设防之后,另一名后腰施拉格甚至提至前腰位置留下格里利奇作为单后腰,这足以体现双方比赛态度的差距。解禁复出的阿瑙托维奇显然没有带射门靴,两次绝佳机会均失误得离谱,小将鲍姆加特纳接阿拉巴角球机敏抢点,成功帮助奥地利把场面主动转换成一张十六强的入场券。

丹麦4比1俄罗斯
与心态模棱两可的乌克兰不同,俄罗斯带着明确的防守任务进入比赛,改打五后卫、收缩三条线空间让前两场攻势凶猛的的丹麦队在上半场基本找不到太多机会。波尔森的支点作用不够出众,主攻的两条边路又被对手重点针对,陷入僵局之际,达姆斯高的灵光一现为丹麦队带来宝贵的首粒进球。小将射得精彩,送出穿越俄罗斯两名后腰关键传球的霍伊别尔亦功不可没。
下半场跌宕起伏,俄罗斯诡异失误,韦斯特高送点,加之另一场比利时与芬兰的比分(由于VAR)数度被改写,转折间堪称开赛以来最跌宕起伏的四十五分钟。在仅一球领先那紧张的十分钟里,整场活跃的布莱斯维特连续制造俄罗斯后卫犯规,不断施压,荷尔蒙爆棚的丹麦全队围攻俄罗斯球门多次攻门未果,终于凭借克里斯滕森的一脚爆射彻底点燃哥本哈根公园球场。队长克亚尔本场稳如磐石,和另外两名中卫队友一起多次硬抗俄罗斯高中锋久巴,并多次通过长传发动进攻,亦是球队成功晋级的功臣。

英格兰1比0捷克
仍派遣主力阵容出战的英格兰队显示出力争小组第一的决心,芒特的缺阵让格拉利什顺利上位,后者在进攻三区的传球和创造力是其他队员不具备的。但在格拉利什更多掌握球权之后,本来承担一定组织职责的凯恩就比较尴尬了,英格兰队长本届比赛还未找到脚感和状态,索斯盖特也并没有为其设计专门的战术,反倒是跑位和搅局能力更突出的斯特林在这个体系中如鱼得水,英格兰进攻端的最后一击往往由他来完成。
中场的控制力不足是这支“星味十足”的球队不得不仰仗防守来求胜的根本原因,赖斯接后防线来球时如遇逼抢根本无法转身,而他与菲利普斯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尚未强大到让球队自如地把球从后场摘出,小技术更好的前场球员因此不得不回撤帮助出球。本场首发的萨卡比福登更加注重与后场的联结,英格兰的进球也是来自他的主动回撤并灵巧地突破捷克中场防线而带来的机会。阿森纳小将本场完成四次过人,比其他首发队员加起来还要多。

克罗地亚3比1苏格兰
前两战仅积一分的世界杯亚军背水一战,面对同样勇猛的苏格兰队展示了老到的经验和出色的比赛控制能力。重回首发的布罗佐维奇在中场的拦截和传导有效地分担了莫德里奇的组织压力,埋伏在左侧边线的佩里西奇延续出色的状态,是克罗地亚前场最有威胁的爆点。达利奇果断撤下前两场表现不佳的克拉马里奇和雷比奇,和他们过多把球控在脚下不同,替换出场的佩特科维奇和弗拉西奇战术执行力更强,前者作为背身支点,只负责接应而不过多粘球,后者则通过更大范围的跑动和前插寻觅空当和机会。
克罗地亚在中场的快速传接赏心悦目,莫德里奇、布罗佐维奇和科瓦契奇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样的豪华配置是很多强队都无法媲美的。但和逐渐打出状态的布罗佐维奇和已经把踢球变成艺术的莫德里奇相比,科瓦契奇还不够老练,防守端的意识也不够强,第一场对英格兰给布罗佐维奇送出的“刀山球”让后者背了一张黄牌,本场失球也是由于他在前场接球失误而引起。

法国2比2葡萄牙
上一场被德国人一棒子打醒了的葡萄牙队及时修正错误,中场用经验丰富和站位更加靠后的穆蒂尼奥替下在现有体系中有点找不着北的B·费尔南德斯,并派遣桑谢斯首发,把与达尼洛作用重叠但覆盖面积不足的卡瓦略换下,重点保护四后卫在移动过程中边路的被扯出的空当。但法国队的进攻路数并不仰仗控球和边路,德尚的球队不主动在进攻端投入太多兵力,更依赖球星之间的连接抓瞬间机会,有坎特保护的博格巴在未被重点照顾的情况下多次精妙直传,逐渐融入的本泽马迎来进球成了迟早的事。
虽然暂时缓解了后场的问题,但葡萄牙在进攻端的乏力会成为制约其更进一步的关键因素,B·席尔瓦仍然不温不火,若塔的踢法似乎也更适合开放性的比赛,中场在攻守博弈间还缺乏一个顶级的组织调度者,因此遇到强队时在主动创造机会方面会遇到瓶颈。以小组第三进入死亡半区的葡萄牙面对控制力更强的比利时和(潜在的)意大利队,凶多吉少。

德国2比2匈牙利
匈牙利早早取得进球让比赛提前进入半场攻防战,仍采用三中卫阵型的德国队由于边翼卫不具备一对一突破能力只能不停地在外围倒脚,或是将传中的任务交给匈牙利并不重点盯防的边中卫。面对铁桶阵,边路和肋部的小组配合尤为关键,萨内和哈弗茨在右侧努力尝试过几次,而左路基本没有任何人与戈森斯形成团队,最后孤注一掷的进球来自左路维尔纳和穆夏拉的“双边锋”压制,足以看出建立局部人数优势的重要性。勒夫将状态一般的萨内一直留在场上其实是对的,因为他是德国队阵中仅有的能够以一敌多的控球点,但遗憾的是,萨内吸引来的包夹并未给其他队友带来机会,这是勒夫在战术设计上不够系统的地方。
格雷茨卡的出场给德国的进攻阵势带来了纵向的活力,被他替换下场的京多安在场上作用较为平庸,前者深入禁区抢点和主动到禁区角与边路队友打撞墙配合的能力(或者积极性)是京多安所不具备的。克罗斯依旧稳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努力通过传球寻觅机会,兢兢业业,而后方的胡梅尔斯多次成功拦截,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经验为球队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