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中国艺术研究院考情分析:导师分析/参考书单/历年真题/招考分析【附专项班计划】

自我介绍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格子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作为以往备考大军中的一员,我深知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到成功上岸,都需要我们扎实地走好每一步。而如何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则是我们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考研基本情况,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性择校。
1、学院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在新中国初期建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美术研究所三家学术机构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中国艺术研究院走上了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具备了与国家级艺术科学最高研究机构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基本建制,学科设置以及相应的规模,并逐渐形成了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作为我国唯一一所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确立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
通过举办研讨、展览、演出、考察及互访,先后同五十多个国家建立学术联系与交流,遍及全球五大洲。同时形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自己的品牌论坛和文化对话活动。如“亚洲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中欧文化对话”、“中美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以及近年来创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学术大会等,以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成果,塑造成为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2、报考优势
1、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本科院校,因此考研相较于其他同级别院校更加公平,上岸机会更大。
2、学校聚集了国内顶级的学术资源,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如果可以进入该校,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3、学院地处北京,多所高等学府都建立于此,更有机会结识一批优秀的人才,积累自身人脉,对于自身专业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4、学院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可以与著名学者直接交流。
5、学院采取导师责任制,通常情况下一位导师一年招收学生一到两名之间,相比于其他院校更能保证教学质量。

3、专业方向逐项简介
A 中国古代绘画史
中国古代绘画史是以山水画、文人画的研究为主,包含人物画,花鸟画多种绘画内容与形式的研究。也包含多种艺术媒介例如水墨,壁画,版画等。其重点是中国古典哲学对于绘画的影响,师承关系研究和艺术家的社会关系研究等,重视传统。
B 中国绘画史
中国绘画史专业相较于中国古代绘画史而言,其研究范围扩大到了近现代,使得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现代艺术前沿的问题也进入了研究视野。对于美术史体系的把握和编写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C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重点是中外艺术交流,中国绘画的创新与传承,其背后与中国近现代史息息相关。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例如传统艺术形式的笔墨之争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西方传统艺术理论的研究下,对中国艺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D 中国古代美术史
中国古代美术史相较于中国古代绘画史而言,其研究的艺术门类更为广泛,包含了雕塑和建筑等。其研究的重点是古代儒释道三教对于美术领域的影响,例如所建造的道观建筑,石窟艺术,佛教雕塑,皇城建筑等。
E 西方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专业主要是对于自古希腊罗马文化以来,对于西方古典艺术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包含古典哲学,美学。在研究过程中往往选取特定时间段的艺术流派或者艺术家个人或单件作品进行研究,也常常与中国同时期的艺术进程进行比较研究。
F 西方现当代美术史
西方现当代美术史主要是在以工业革命为经济基础的条件下,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导致思想领域中产生了一种对于古典美学的反叛,使得艺术不再局限于“美”的艺术的研究,从而逐渐转向一种“审丑”的形式,更加注重艺术家行为和艺术品背后观念的表达,但在现当代西方艺术创作中也逐渐打破艺术的固有形式,不断突破媒介材料的限制。
G 雕塑史研究
对于雕塑这一种艺术形式的历史,在西方有着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但在中国的雕塑史中大部分是一种佛教艺术形式。而这又包含着中外美术交流的相关问题,例如早期印度雕塑形式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
H 民间美术研究
民间美术研究是打破了传统艺术研究中局限于精英艺术研究的局面,它的出现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而在如今的创作中,当代艺术家也常常使用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创作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例如吕胜中的剪纸小红人。
I 美术理论
美术理论是对于美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广义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学术界通常取狭义,即指美术基础理论。它以美术创作、欣赏、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同社会、生活、自然的关系、美术理论自身为研究对象。美术原理如美术本质论、美术特征论、美术发生学、美术形态学、美术社会学、美术心理学和美术哲学等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和主要内容,另外总结、研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和方法以及广义的美术理论自身亦是美术理论研究的任务。
J 外国美术研究
外国美术研究相比较于西方美术研究,它所包含的国家和范围更加广泛,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论调,使得一些亚洲国家和西欧边远地区的艺术也进入到研究领域,其对于交流史的研究不局限于中西,也包含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艺术交流。
K 艺术考古研究
艺术考古研究是近代美术史研究中跨学科交流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主要目的是还原艺术品原始语境,考证史料的真伪。其研究包含墓葬,遗址等环境。
L 公共艺术研究
公共艺术研究相较于其他研究方向,其历史较短,可以理解为进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在研究过程中常从一些定义性词汇和语句入手,不断确定公共艺术的概念和范围。在近现代的研究中也注重这国家意志,民主观念,城市化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4、导师介绍(以美术学为主)
1、牛克诚(中国古代绘画史方向)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印社理事等。多年从事中国古代色彩绘画研究,主持了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传统色彩学》项目。学术专著有《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
2、杭春晓(中国绘画史方向)
杭春晓,1976年出生,汉族,安徽当涂人。;独立承担国家课题“民初美术改良之价值重审”;组织策划过“新改良--新锐画展”、“幻象·本质--中国工笔画当代性探索展”等展览及活动。参与编著高校教材《中国美术史》、《中国古代绘画史》等。
3、华天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方向)
华天雪,女,1967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主要论文有《徐悲鸿对笔墨的改造(一)(二)》 《徐悲鸿人物画中的侠义精神》《谈吴一峰山水画的写实性》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4、朱京生(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方向)
1962年生于北京。专著《陈半丁》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京派大家陈半丁(上下)》获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大写意的风神》在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论文。参与陈半丁纪念馆的建设,组织策划"陈半丁与20世纪北京中国画坛"学术研讨会。现承担国家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京津画派考察与研究》的考察研究工作。
5、徐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论文有《潮退本归--对话张坚》。
6、梁鸿(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不画兰苕着翡翠 先生健笔写雄鹰——简述李苦禅之书画如其人》。
7、孔德平(中国古代美术史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著作有《中国国粹艺术读本风筝》、《元明清设色山水画研究》。
8、吕品田(民间美术研究方向)
出生于1959年。长期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出版《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玩具卷》和《社火卷》、《中国传统工艺》、《现代构形艺术——新手工艺术与中国当代创作》、《中国当代油画精神景观:回忆与忘却》、等著作,曾获国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艺术科学一等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成果特别奖等。
9、王端延(西方现当代美术史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著作《超前卫艺术》。
10、李黎阳(西方现当代美术史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研究,已出版《野兽派》、《波普艺术》、《历史真实与艺术本质》等八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欧洲达达主义美术》、《直面费宁格》、《生命,是什么颜色――保拉·莫德尔松-贝克尔的艺术与人生》、《蜕变的视野--莱比锡画派与新莱比锡画派》等数十篇。曾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十五"规划课题《德国现代美术史》负责人(已于2010年批准结项。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冷战时期的东西德美术》课题负责人。
11、吴为山(雕塑史研究方向)
1962年1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艺术委员会主任,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作有《视觉艺术心理》,《雕琢者说》
12、谷泉(美术理论方向)
1972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美术观察杂志社学术推广部主任、栏目主编。研究方向集中在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当代艺术,出版有专著《大地艺术》,主编《重提手工劳动》、《美术观察第一届铭昶论坛作品集》
13、赵欣歌(美术理论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书画创作和美术教育,研究方向主要为艺术发生学、古代美术史、现代艺术史等。现为《美术新视野》杂志社主编,《中国现代书画》杂志社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通州校区主任。
14、陆明君(书法理论与文字学研究方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博物馆客座研究院。著作有《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等,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理论奖”、“首届中国美术奖 理论评论奖”
15、王红媛(外国美术研究方向)
1974年生于沧州,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国国际视野栏目主持,副研究员。参与编写《近现代名家绘画》、《名画观止》、《中国绘画史》等,并出版著作《超现实主义》、《达利论艺》、《全彩本西方绘画史》、《世界艺术·雕塑卷》、参与翻译《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 》。
16、练春海(艺术考古研究方向)
练春海,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主要从事艺术考古研究、艺术史、物质文化研究与当代艺术评论。出版《重塑往昔:艺术与考古的观念与方法》、《博山熏炉形制考源》等学术论文。
17、吴士新(公共艺术研究方向)
1975年生于山东莱芜,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绘画史论,公共艺术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绘画发展史》、《美国印象派绘画》、《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
5、报考信息统计与分析
学术学位硕士美术学专业(1304)录取表

录取分析:
1、复试分数线与国家线(A区)相相近。
2、每年录取最低分与复试线相近,表明复试成绩非常重要,初试分数不高照样可以逆风翻盘。
3、自2021年来,复试科目有较大改动,从2020年及之前的外语口语(10%)、复试面试(90%)转变为变为英语口语(10%)专业论文写作(40%)复试面试(50%),体现出对考生专业知识的重视。


4、从考生的整体考生成绩可以看出有一定的压分现象,出现380分以上的超高分较少,对于未过线的同学会影响之后的调剂工作。

5、总体难度较前年增大,更加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
6、对每门科目都有小分限制,如下图

7、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导师责任制,一般情况下一位老师一年录取一到两名学生,而在每年初试报名时就要决定所报考的导师及方向,因此选择不同的导师难度系数不一样。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硕士初试科目中包含有专业一611艺术概论的学科表与小分限制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一711艺术概论的学科表与小分限制表

6中国艺术研究院初试参考书目
基础书目
- 中国美术史:央美版《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美术史》
- 外国美术史:央美版《外国美术简史》、邵亦杨《西方美术史》、《图示与精神》
- 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邹跃进《美术概论》、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艺术学概论》、邹跃进《艺术导论》
延展书目
- 中国美术史: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中外美术交流史》、《心印》、《黄泉下的美术》
- 外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学史》
- 艺术概论:王朝闻《美学概论》
7、真题样本





美术史论真题命题分析:
1、在考察中国美术史的部分时,重复率最多的考点为文人画,山水画,中西绘画的异同以及一些古代关于艺术本质的学说等内容,而对于中国近代史美术的现状考察较少。
2、在考察西方美术史的部分时,常表现为两大类,一是对于自古希腊罗马美术以来,被认定为古典艺术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流派。第二类这是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古典哲学根基动摇之后画坛上所出现的异彩纷呈的艺术流派。
3、在题目的设置上,往往暗含着不同艺术门类的发展脉络,例如以2021年美术史真题:论述中国古代山水画历程。
4、较少考察建筑艺术,民间艺术等形式,对于绘画的考察多为卷轴画。
5、如果以特定的时期、艺术家为考察对象,则注重对于经典艺术作品的细致分析,要求较高,因此考生应当熟练掌握图像笔记,并可以与其他经典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6、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考题设置中,体量较大,因此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因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手速,考试答题纸为16面,依据以往上岸的考生情况来看,一份合格的试卷应该把答题纸写满。(8道名词解释应写完4面,一道简答题应该写完2面,一道论述题应写完4面,因此在考试3小时内因达到近5000字的写作量。)
8、带班计划
研究院专项班

真题突破:
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初试考题的重复性,在小班课程中会着重讲解高频内容,并且以此为基点对内容进行扩充,以保证答题时试卷不会出现重复率,结合现代学术前沿内容使得论述更加丰富。
提升速度:
由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初试考题体量极大,因此要求锻炼考生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并根据不同考生的行文习惯去做调整,保证在考场上稳定输出,达到复试成绩要求。
梳理拿分点:
帮助考生分辨高分要点,提升学速度和效率,清楚如何在考场上利用有限的字数踩点拿分。例如在中国美术史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对画论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梳理,熟练运用。
思维整理:
从往年真题来看,题目范围较广,论述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考察注重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因而从这个角度去锻炼学生对于各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而这一步也是脱离考场“类型卷”,展现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关键一步。
复试跟进:
由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复试考试的特殊性,为保证学生的升学录取,会独家提供2021年4月复试改革经验,包括流程明细,着装谈吐,专业回答等一系列问题,以学生的成功录取为最终目标。
-END-
独家讲座 | 状元学姐为你解析研究院考研





-
W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30 08: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