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学习心得体第五节课
职业两种匹配策略:
一、资源策略:就是从已有的能力资源出发,先做好手边的事情,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做什么。
二、远景策略,就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倒推满足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资源,然后主动的去补。
资源策略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跟随策略。
愿景策略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领跑策略。完美主义就是愿景策略失败的典型案例。
不同的职业类型适合不同的职业策略。
资源策略非常适合那些门槛不高,但实践经验要大于知识学习的岗位,比如:销售、市场、传媒、产品经理、行政、人力等等。
愿景策略适合那些需要大量完整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开始的岗位。比如说:医生、律师、科研等等。
我们当前的职业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一般俩说,刚进入职场,或者进入一个新的组织、圈子,组织强大,你只是个新兵,最好的策略是一定跟随,先搞清楚需求,先适应,然后再求生存。这个时候组织在领舞,他对你的期待是先做好手头事,也会提供很多资源、培训、谈话,帮助你成长。
然后经过适应期,这时候你有了成功经验,也有了话语权,也有了能力筹码,组织反而会主动思考如何满足你的需求、升职、调岗,还是内部创业机会,你开始领舞了。
沟通讲究先跟后带,职业也一样。
你想领导谁,就服务谁。
职业是同一个持续的通过满足他人需求来自我实现的社会交换手段。
理解有一个概念有三个重要的视角:
显微镜;
平面镜;
望远镜。
理解职业生涯也是一样:
从显微镜的角度来看,职业发展就是4个元素来回互动,最好的状态时动态匹配,不匹配找到原因调整即可。
从平面镜角度看,你和职业是来回互动的,到底这个阶段谁带领谁,你采取跟随战略还是带领策略,关键时在你现实生活中的强弱关系,更要懂得因地制宜。
望远镜的角度看:一个人的职业从25岁就业到60岁退休,大概只有35年,整个人的职业生涯应该是怎么回事?
生存期:一般人生存期大概时3-5年,很多90后没有生存问题,我就有生存问题。
发展期:有些人在问问题是,关注的是收入类问题,有的人关注的是公司未来几年准备做什么?对我们这个团队要求是什么?我有机会学到什么?这样的人就是在发展期,他的关注点不在收入上面,而是迅速提升能力和发展上,这个阶段收入只是你的现金流问题,更重要的是你的职业资产在增值。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还只用一个能力赚钱,那么你基本上就废了。发展起最重要的特征是,越过收入看增速,越过赚钱赚本钱。发展期有两种可以结束方式:主动的,被动的。
事业期:事业期的特征是找到成功的内在标准。事业其的最大特征是越过外界评价,回归自我内心。见过很多人在第一、第二阶段就想要直接瞄准梦想方向,但是因为缺乏加速度,连地心引力——基本的生存财务压力豆逃不开来。
这三个阶段需要多久?
一般来说,走完生涯三阶段需要20-30年,很多家庭内部完成了身存其、发展起和事业其的分流,一代父辈完成生存任务,孩子中一些人发展,一些人试图自我实现。
美国的华人第一代移民基本解决的是生存期的问题;第二代移民往往都是高学历,从事计算机、精算这些技术型工作,解决的是发展性问题;到了第三代移民,开始有大量的子女读艺术、电影、音乐,这就是事业期,因为家庭已经将你带到了事业其发展的阶段。国内的商人也是这样子的。
怎么知道自己处于哪个阶段?
一、给自己做财务评估,生存期进入发展期的重要指标是经济独立,收入大于支出,从目前来看,我挣的工资不够花。
发展期进入事业其的最好情况是你财务自由,完全不需要因为钱来工作,如果达不到也无所谓,我只需要确保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收入,能够满足自己的持续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你找到这方向,提前做好能力、资源的储备。(估计事业期,我这辈子都不太可能了。发展期也挺好的)
二、评估一下自己的职业驱动力
生存期的核心诉求是收入:我目前就处于生存期(钱不够花)
发展期的核心诉求是外在成功感和能力资源的提升
事业其核心诉求是内在成功感和意义感
三、如果财务和心理指标不一致,听财务指标的,财务反映能力,能力提升才是这一切的关键。
诗和远方一定要有,但是要从理解和接受现实的第一个台阶开始。
不管你的三阶段走的有多快,但是发展的规律没有变,可以加速通过,但是不能跨越。
所以,不管你是在赚钱谋生,还是努力链接资源发展,还是在寻求实现自我的价值,你都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我现阶段是赚钱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