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1-2 阅读记录
本章出现的人物:
1. 费奥多尔.巴普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德米特里的生父)
2.德米特里(米特里、米嘉、米剑卡)费奥多尔维奇.卡拉马佐夫
(费奥多尔的第一个儿子,长子)
3.阿黛拉伊达.伊万诺夫娜
(米嘉的生母)
目前信息表示已经过世,生前与米嘉的老子的婚姻也只不过是两人的各取所需
4.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米乌索夫
(米嘉生母的堂哥,米嘉的堂舅,与费奥多尔协商后获得米嘉监护权,米嘉的监护人之一)
此章文中通过此人对当时历史思想作出了一些记录。
作者表示他作为欧洲文化的产物,因为田地与修道院(教权派)进行过官司(文中所述,并不是因为利益纠葛,而是更在强调意识冲突,当时或许宗教的标志已经像是反教权派的敌人一样),并且以此为公民,文明人的义务(可想而知当时在欧洲对于教权派的反对是政治正确的)。
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反教权主义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的风气尤为明显,对于作者表现他为欧洲文化的产物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此人后在巴黎生活并见证了1848的法国2月革命( 事实上此次是欧洲大革命,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 )
此人后年迈时变为自由主义者由此可证对当时革命表示支持的态度。
5.格里果利.瓦西里耶维奇.库图佐夫
( 费奥多尔家中的仆人)
此章中表示此人"衷心",在费奥多尔未履行一些父亲义务照看米嘉时,总是他一人照看米嘉,但至于是出自于职业道德,还是富有善心不忍米嘉无人照看还未知.
正文大概:
米嘉母亲去世之后,因为米嘉的姥爷不在人世,而姥姥又多病缠身,米嘉的姑姑们也一个一个的出嫁,父亲终日纵酒高歌(从不关心米嘉),只有仆人格里果利在照料米嘉(甚至于和格里果利居住在仆人破旧的木屋中,而他的父亲好像也很乐意看到这样),而在米嘉的舅舅得知之后,将他接走(对米嘉的父亲表示自己愿意抚养米嘉),办理了监护人手续,(费奥多尔很爽快,动作也很快)但米嘉的舅舅并无家室,去巴黎后又将米嘉交托于自己的表姑(居于莫斯科的一位太太,此是米嘉二次转手),但发生了巴黎2月革命后,事件的震撼程度导致米嘉的堂舅就忘了米嘉。
(从上得知,米嘉舅舅的虽一开始得知米嘉的惨状,或是出于正义,或是出于对家人的仁爱,做出了善举行为,但以结果论,这行为和他鄙夷的费奥多尔无差,但这并不能代表此人就是和费奥多尔这类孱头为一种类型的表示)而后米嘉在堂舅表姑死后,又被转手至这位太太的已经出嫁的儿女家里(这位太太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米嘉的抚养人与监护人吧)
米嘉在青年时很不像话,在中学没念完时就进入了一所军校,后来在高加索服役,升过级,但因为决斗被降级(或是表现米嘉好斗)。后又被提升,大肆吃喝玩乐,花掉了许多钱。
(我猜想当时军校或许是带有贬义意义,代表米嘉在正规学校并不能好好读书,所以才强制进入军校,在我观念中,军校里面教化人这一类动物最好的方式就是靠拳头,去用武力征服。在我印象里,我们现代有些体校,或者是什么网瘾学校也差不太多,根据我朋友的描述,在他读体校的时候,教官教育的方式基本上无非就是靠拳头来让你服从)
米嘉对自己的老子没什么好感,但为了钱(当时米嘉已经债台高筑),找到自己的老子做了一笔交易(可能是家产分割的问题),米嘉被他老子半骗半哄的签订了某项协议(因为米嘉对总资产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费奥多尔想当满意这次交易),费奥多尔隔一阵子会给米嘉打一点钱(只是一点),四年后米嘉对于这种局面很不耐烦,打算彻底清账(可能当时做的协议就是月供形式,或者是米嘉父亲表示收益困难来拖延一次性付清),再找到自己的父亲发现他竟一无所有,全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