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时光|小镇陪读
这是一处没有嘈杂,没有喧嚣,没有浮躁,只有美好和温柔的栖息地。
来到省城才知道“陪读”一词,这个词在省城早就普遍存在,是知识面的缺乏导致我的认知仿佛还停留在小镇上所有人都是无忧无虑,任自己自由自在生长的信念里。

家里老人老话说得好“会读书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读书,不会读书的人将他放到黄金屋都没用。天生的。”初念这句话是没问题的,在当时小镇成长的时光里反复咀嚼这句话也是没问题的,因为没有那个认知层面,不可否认的是到读大学开始,见识到省城的孩子,他们父母倾其所有的付出,亲眼见面父母为了孩子教育孟母三迁,为一个好学校的名额抢破头颅,花费数万培养,亲自接送孩子读书,才知道他们是如此的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当然,这样也才让我有机会对老人的话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不同的地区,对教育的不同认知,以及其他氛围,培养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才会有说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使我对我妈高中陪读的整个时光有了无限感恩。
高中在小镇里就读,妈妈放弃到外面务工,选择在小镇上找个工作,说要陪我读书,我从小待在妈妈身边长大,所以当时对她的选择一点都不意外。
姨妈的老家在小镇上,后来长期定居在广东,我妈和姨妈打了招呼,住到姨妈家里,于是放假我就可以直接回镇上休息,不用再奔波于家里和学校。

已经已经残破成这个模样了,我在的时候它还好好的。





小镇无论过去多少年,走过多少回,它在我的印象中永远都是祥和而平静的模样,丝毫不受外界干扰,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繁华与热闹,它仿佛静默在原地,始终温暖如一,年少的青春在它的身上也可以找到断断续续的回忆,它用宽广的怀抱容纳我们的成长时光,美好且诱人。
小镇的时光永远温柔且温暖,陪读的时光并不轻松,白天妈妈上班,晚上回去需要自己做饭,料理家务,我在学校寄宿,月末放四天假,学校平时只有周日放半天假给我们时间放松放松,难得清闲,也不会轻易允
许我们离校,除非是家里有事或者家长来接才可拿到请假条出门一趟。
总是很喜欢小镇上的小街小巷,一眼望过去就可以到底,好像一出门就可以碰到熟人打招呼,问声好。然后吃个饭,散散步就可以把整个县城走遍。没有电梯的房子挨着排列在一起,很有家的味道。
姨妈的家在镇上非常安静的地方,大道两边绿树连荫,建筑自从政府改造以后整齐划一。没改造之前还保留着80年代初刚建造的模样。外面有一颗巨大的柚子树。柚子生长繁茂,树叶的枝干长得比二楼还高,它的年纪比我还要大上几岁,它从入场到老去可能比人的年纪要久远得多,在同一个地方见证几十年的岁月变迁,依然屹立不倒。即使岁月流逝,家人老去,它依旧可以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遮天蔽日,茂盛如常。


姨妈家进门有个小水池,池水中可能会养上几条鱼,姨父特别爱钓鱼,在镇上生活时常常早出晚归,心中只有渔具和钓鱼的朋友,虽少不了被姨妈骂,但是依旧乐此不彼,将钓来的鱼养在水池中,在这一方屋顶中开辟一个四方的天井,用来疏散浑浊的空气,逼仄的生活看到四角的光明,仰天一望总能看到一丝朝气和明媚的未来,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顶棚淅淅沥沥的落到四周的排水沟中,恰到好处的雨声打破了生活中的宁静,每当这时鱼池中的鱼儿会因为雨水的流动而游动,将鱼池的水搅浑,人一旦接近,又四散开来。仿若受到了惊吓,人打扰了她们难得的嬉戏。
可惜的是,他们定居广州,妈妈一个人在家,不曾养过鱼,所以鱼池里虽然有水,却不见一丝活泼的气息,我曾养过一条小金鱼,千辛万苦呵护它成长,想将它放到鱼池里面养,妈妈却说将它摆到电视机桌上会增添一丝雅致和观赏性,来人可以鉴赏。我便买了一个鱼缸将它豢养起来,每逢下班,妈妈总是会细心呵护,直到我放假捧着它再看它游戏人间。也算是给一个人住的妈妈一个伴。奈何它没有度过冬天,太冷的日子可能是一个人太孤单了,便撇下这有趣的人间翻肚皮了。
楼顶上有一个最特别的设计,80年代的屋顶是平的,楼顶上有三楼,可以养菜喂鸡喂鸭,妈妈趁着晚上的时间会在楼顶上种上各种应季的菜,搭迁的菜会有譬如黄瓜、长豆角、茄子、辣椒、以及丝瓜南瓜等等,蔬菜会有包菜、空心菜,萝卜菜、娃娃菜等。楼上抽水、浇水的设备一应俱全,还可以饲养鸡鸭,一大块空地将它们关在笼子里。就像是个露天的小四合院,还有个水池,抽水的时候总是滋滋的响。最肆意的还是属夏天,楼顶上用水管浇菜,然后再淋一淋脚,故意把自己弄湿,井水总是冰凉,透过皮肤都还能感受到凉意,沁人心脾,心情立马愉悦了起来。只要放假有空,妈妈总是会带着我在楼顶上侍弄这些果蔬,她说看着解压,我也能舒缓一下学习压力。

读书的时光总是会有疲惫时期,放假后的三楼屋顶成为了我最常出没的地方,尤其是入夏和秋天,带着两把小凳子,在屋顶上吹吹风,出太阳就躲在屋顶的雨棚边乘凉,拿着诺基亚手机和喜欢的人发发短信,再时刻期待着回复。楼顶上种满了菜,全是妈妈的辛勤付出。夏天随手摘一根黄瓜塞进嘴巴里,洗完边嚼边等待妈妈的回来,心中便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让我甚为想念。

我不曾在住的这里挑灯夜读,这样的机会都留给了学校里,周末的下午放假,没事留在宿舍和室友一起唠嗑,妈妈也会早点下班,出现在校园的门口,打电话给我送菜,隔着校门的铁窗给我唠嗑,叫我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她给我补充营养赚取学费,唯一的期盼就是我好好读书,考个很好的大学。那时在学校仿佛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堵围墙,殊不知那是我们最好的青春时光。
妈妈是骑着单车上下班,收完假要返回学校,我会到她工作的地方先骑着她的自行车先去镇上逛一圈,将要买的学习用品日用品先买齐,随后将书包衣服先骑着单车走小路托运回学校,等到晚上妈妈回来,吃完饭,实在依依不舍时再和妈妈告别,等到月末再返家。

妈妈没给我太大的读书压力,放假的四天白天她正常上班,我也只能晚上吃完饭收拾家务后,她带着我从小镇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小镇的夜晚和乡下一样,柔和的灯光挂在电线杆上,照亮着家家户户的前坪,照亮着我和她并排走的路,读书的时期我和她没什么话题,只是两个人肩并肩缓慢地步行,她再问一下我的月考成绩,我再问一下她的工作情况,再是静默的走着。余光将我和她的身影拉得很长,我看到我俩的影子挨在一起,重叠起来差不多高。这是我总会故意地走到她的影子里面,完全融入她,这是她会说我这个年纪了还在调皮。直到月光快要淹没在云层里,我们才会返回,这也成为了我陪读时期的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如今我早已经不在小镇居住,小镇下边也修建了健身林,晚上很多散步的老年人会去到那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只有门口的柚子树依然屹立在原地,一年又一年,执着地开花。

休闲场所周边的风景

写于2021年6月19日
-
常春绿藤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5 20:31:45
-
'jshehjskwgf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2-23 20:57:53
-
Aaaaaak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7 22:22:50
-
豆友18246909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7 16:45:16
-
豆友82550832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4 12:44:14
-
当一个大人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2 15:44:55
-
加肥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1 22:49:02
-
简竹纪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0 21:54:42
-
Hug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0 21:54:21
-
转头见春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9 21:23:14
-
提拉米苏脑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7 13:41:09
-
豆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7 04:44:19
-
病人叶躲躲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6 07:24:06
-
豆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5 22:05:28
-
从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5 10:05:43
-
难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4 19:55:39
-
小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4 19:00:06
-
豆友2407850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4 13:51:50
-
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4 02:15:44
-
豆友166367716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3 19:52:22
-
仙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1 19:25:00
-
梦压星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9 14:07:5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8 15:29:2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7 19:23:33
-
随时随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6 12:57:43
-
慢慢爱豪豪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2 14:28:38
-
东风雪铁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21:23:1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11:43:16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9:46:23
-
西红柿鸡蛋面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8:48:04
-
BabyMachine 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8:26:30
-
西格纳什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6:10:26
-
Yve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1:19:19
-
芦花飞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1:04:33
-
夏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0 0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