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飞的去看海

很久没有写游记了。一是近几次的出游没啥可说的,二是很久没有潇洒出游的心境了。
本来准备端午节和小抒去上海看沈伟老师的《融》,奈何预期时间的票没有买到。临时决定转道青岛看海,周三敲定机票和民宿,周五大早出发。
订完票之后就持续激动,睡觉和吃饭都在脑补旅行的惊喜或是惊吓。
周四晚上又是不眠,躺在床上一翻手机发现才三点。翻来覆去熬到四点半,带着两晚没睡好的糟糕皮肤状态撸了一个妆。五点半就坐进来去往机场的的士。
飞机上的座位没有选好,一路风景都是内陆。上午十点落地流亭,在去市区的地铁上疯狂搜索当天的行程。初步规划是信号山和石老人海水浴场,然后回家准备海鲜晚餐等待小抒到达。
在人民广场站下了地铁,一路晃晃荡荡往信号山走。偶遇鱼山路和大学路的网红转角,黄瓦红墙,有被惊喜到。很多游人在排着队拍照打卡,挡住了转角的色调和风情,远远瞥了一眼就继续往前走。路边有卖捧花的小推车,奈何肩上背负着生活的重担,还是要释放双手。

沿着大学路一边是红墙,另一边有很多带花园小平房,排列并不整齐,错落,鲜花从栏杆里冒出来,藏着很多文艺的饮品店和手作店。可我只想吃午饭,问了几家都说不提供。只好继续向前。其实并没有刻意去看导航,凭着感觉左顾右盼。能感觉到地势一直在朝上,居民楼有的带了小楼梯。

路过一个街口的时候往上一看,马路一路延伸被绿树环抱着信号山标志性的观景台。我看到街边居民楼下的围墙上有麦兜的手绘。外露的水管被砌成黄色搭绿色。路边收废纸的阿姨问我要不要为她的可爱小狗照相。



信号山景区真接地气,就匿在生活街区里。绿树郁郁葱葱,在步行道上投下一片阴凉。我思忖着这和我司空见惯的山并无二致。直到我走上观景台。一片绿意中有大片大片的红瓦,远方是海和天空。能看到海边的小岛和沿海的船。另一边延伸出来的地平线有耸立的高楼。海风很爽。我在逛完了信号山的其他景点后又回到观景台贪婪地看了很久。


从另一面下了山,旁边是德国总督楼旧址。建筑外观很美,黄色的墙面在阳光下泛着暖意。里面也很阔气,整体风格是洋式,有一些中式风格的木质家具。非常感慨的是总督卧房左右能将这一层一览无余;女管家的房间虽然也在二楼却比其他房间低了一截。所谓对权利的把控。
出了旧址后实在饿极了,在路边的小店吃了鲅鱼饺子。阿姨很热情,手机上放着上个世纪的流行歌曲。鲅鱼饺子闻着臭臭的,味道不错。
步行去公交站台搭乘沿海观光线,半个多小时还没有等到。我没有耐心,跳上路过的公交却把伞丢在了站台。
第一眼先看到了面朝石老人海水浴场的如是书店,毛不易《城市傍晚》在我脑海循环播放。与歌里展现的心酸和落寞不同的是,喝着咖啡翻着书,不时抬头看看大海和踩着沙子嬉闹的人群,好不惬意。

石老人海水浴场有金黄的沙滩和青青的海。海水带细滑的软沙从我洞洞鞋的洞洞里钻进去,冰冰凉,我一个机灵。我身上的拖地阔腿裤显然非常不方便,一个浪过来裤脚就已湿透。我只能卷啊卷啊卷到最高,不顾形象面朝大海。日头很大,浪潮也不小。白色的浪花翻滚着向我推进,我既想往前冲去感受一番,又担心裤子会因此湿掉。只能站在岸边看啊看啊。
有大叔在推销快艇观光和空中飞伞。出于好奇我去凑了个热闹,上了去往空中飞伞的贼船。我们一船十几个人穿戴完毕,就一个接一个像风干肉一样挂在飞伞上。快艇切开海平面,带起风浪。伞被风鼓起来,将我们带向半空。在大海中看着海滩和更辽远的海,只是觉得身临其境。我正好坐在快艇最前面,被迫扛下了所有的风浪。在海上飘了有半个小时,到后来只是觉得海风寒冷地刺骨,吹得脑瓜嗡嗡。回来的时候一屁股坐在快艇满是水的座垫上,顿时觉得我之前为裤子做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裤子实在不能穿进市区,偷偷在厕所换下来,换上了我仅带的一条短裤。傍晚天气转凉,可我已经没有多余的裤子了。小抒发来微信说她已经落地。我说正好,我也回家啦。
在回去的公交地铁上一直在搜生鲜市场和生鲜外卖,发现生鲜都只有早上在售卖。今晚的安排是我们一早就规划好的,千算万算没想到晚上没有生鲜可以卖。拎着我的湿裤子,拖着疲惫的身体穿行在青岛微凉的街道,我们心心念念的自助海鲜吃不成,有点感伤。
率先回到民宿,瘫坐在柔软的布沙发上。看着清简的装修风格,有点温暖又有点落寞。脑子里闪现以后独居的生活可能就是这样,五味杂陈。饿意渐浓,小抒迟迟未归,身上寒意还未散,脑袋还昏昏沉沉,觉得做什么都索然无味。开着投影玩手机,无聊。


小抒到家已经是八点多了,我们收拾了一下就出发吃晚餐。挑选了海鲜锅,在过去的的士上被告知那种地方是专门接待游客的,战战兢兢地吃完饭。味道倒还不错。出来已是十一点多,没想到我们民宿挑到了海边,空气中氤氲着看得见的水汽。有风。冷。我穿着吊带长裙,披着遮阳外套。不由得感叹衣服带少了带薄了。
回家的路上寻寻觅觅想找买水和水果的店,可是居民区的店几乎都已关闭。我们浸在冷湿的空气里,一度以为下雨了。在家楼下的民宿中买了四瓶水。小姐姐只收了一元每瓶。
回到家洗漱完已是深夜。到达的第一天舟车劳顿,很快就睡下了。
为了满足我烧海鲜的愿望,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爬起来去往最近的武夷山市场。特地选在赶早集的时间段。市场卖啥的都有。海鲜市场在负一楼,灯光阴暗,海鲜堆积成小山,地面上有一摊摊脏水渍,空气里是腥咸的。我们买了皮皮虾、多宝鱼和鲍鱼。又在市场外的小摊上买了馒头和水果。没在市场找到墨鱼饺子和鲅鱼饺子,没想到在家旁边的超市找到了小袋的墨鱼饺子。
回到家立刻蒸下了皮皮虾,用面包机烤了馒头,洗了点樱桃。大声放着关于大海的歌,边化妆边吃着早餐。
捯饬好已经是十点,我们慌慌张张出了门。我忘了戴口罩,在公交站台找到一位人美心善的小姐姐送给我一个。公交车上站在旁边的爷爷听到我们在讨论行程,主动为我们提了意见。于是我们就愉快的根据他说的走了。
第一站是啤酒博物馆。下了公交远远就瞥到了博物馆顶大啤酒罐子。浓浓的工业气息。A馆是青岛啤酒的发展简介,混合着近代史上的侵略和占领。B馆有非常浸入式地啤酒厂参观体验。印象很深的是投屏里验收的外国员工在一大桶啤酒中舀起一杯尝味道,小麦发酵出的酒香混合着啤酒撞击木质酒桶的水声,觉得制作啤酒跟喝啤酒一样,都是幸福的事情。博物馆里有很多青岛啤酒多年发展变更的包装和广告画,字画印刷里有时代的影子。领了一包花生、一杯啤酒,在世界啤酒博览墙前打卡拍照。倚在桌边聊天,桌前'没有凳子,大家都站着,喝酒,谈笑。没有慵懒的感觉,喧闹但舒服轻松。站在天桥上看真实的啤酒制作间,工业化的机器运转,排列整齐的啤酒罐被传送带带着走,几个工人时不时监管一下。想到了学的自动控制原理。强迫症患者舒适至极。


在博物馆饿极了,步行前往旁边的台东步行街。搭了束绚烂的金色玫瑰花,吃了小吃。从早上一直跟小抒在讨论青岛跟厦门的异同。其实感觉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文艺的海滨城市。鼓浪屿更像是商业化的文艺打卡圣地,而青岛更像是生活里自带文艺。既有豪放的饺子馆海鲜排挡,也有小资的咖啡店藏在街区里。台东步行街跟中山路步行街除了繁华程度,更是相似,这跟所有城市的小吃街商业街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八大关晃晃悠悠,相较于发现美丽有特色的古建,墨绿色的树荫里的阴冷更让我难以忘怀。在海边被冻成皮皮虾,一边裹紧外套怒吼冻死了,一边贪婪地想在外面多待一会。我们无心逛八大关,小抒心心念念喝咖啡暖暖身子,找了很久居然找到的是一家网红咖啡店vanilla。由于店里实在太火爆,被告知要等待很久,我们在咖啡店前的室内空间白嫖了很久暖意后才重新出发回到海边。


倚坐在礁石上感受海洋带给我的狂风,头发被一股脑儿吹到脑后,眯着眼睛用整张大脸相迎。冷到极致居然是爽。在青岛海边拍婚纱照的人数真的震惊到我俩了,在游客较少的海滩边聚集着几十对白纱西服(毫不夸张)。像是在举行某种集体婚礼,或是宗教仪式。笑嘻嘻地看着面前无数对拍婚纱照的新人,站在人迹罕至却鬼斧神工的地方,穿着随风飞扬的白纱,摆出幸福但相似的做作的姿势,面朝大海,直面狂风。我们不经感慨世上爱情常有,我们的爱情不常有。
在海边散了会儿步,海边有蓝色房子作更衣室,还有可爱茅草顶的冰淇淋店。去了并不好玩的延伸向海里的大坝。

我们回到咖啡店已经是六点半,只有一个小时就要闭店了。咖啡店是温暖的,色调是有质感的深木色。交谈和做咖啡的声音都好像会被吸收进木头里,窸窸窣窣并不吵闹。有美术馆会放的那种高深又幽远的音乐,闲适。我点了听起来很高大上的非洲某地的手作咖啡。事实上我享受不来。虽然闻起来很香,入喉也是给我输送暖意的温度,但是舌尖的苦和酸让我想起小时候被逼着吞下去的中药,喝完妈妈还会立刻往我嘴里塞粒糖。只是长大了,味道并不令我作呕,我也很喜欢食物本身的清新的草木泥土的味道,但是也没有那么喜欢。品咖啡的时间也不够,眼看店就要关门。向店里的小姐姐要了奶,小姐姐用温柔的声音轻轻地提醒我说掺了奶味道可能会淡,在最后还提醒我说如果喜欢加奶可以直接点奶咖。奶味很浓。我很喜欢看白色滴入咖色的感觉,“嘀”,爆炸,相融,变成我熟悉的奶咖色。我俩是最后走出店的客人。
走出咖啡店天已渐暗。这次没有看到海上的日升日落有点可惜,这两天天气并不十分晴朗,夜晚的快乐也没有允许我们有多余的精力。小抒想去中国海洋大学,我们就沿着海边的路一直走。看着在月色里海天深邃的蓝色。偶遇海边一个长满植物的玻璃集装箱温室,灯光在晚上异常亮。我们叨比一些无足轻重的话题,大都是围绕食物。看来又是饿了。

一路上又看到很多出墙的鲜花,小抒不由又对我赞美了一番。在寻找厕所的时候偶遇一家深夜食堂,是一位带着眼镜说话温柔的叔叔在经营。名字已经不记得了。小抒观察道这家在居民区的不起眼的小店在有限的成本里布置的非常温暖,是深夜归家之人栖息之所。我们坐在对着吧台的高脚凳上分吃了碗炸酱面填肚子,惦念着家里的海鲜.....
走过几条黑暗的小巷终于到了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到时已经差不多九点。在校门外的小店买了生姜。没想到轻轻松松就进了校园。学期内的学校氛围感很浓,篮球场有人,路上有人,教学楼也有人。我们随便找了一栋教学楼坐在教室,发现今天是六级考试,关于六级考试的通知和信息还没有撕。我们嘀嘀咕咕的声音在空荡的教室有回音,我们不忍心打扰这份宁静,匆匆离开。在路上感觉自己腰被相机撞的疼,想着已经背了一天,腰上可能已经青紫。在校园兜兜转转,小抒说希望体验这种有楼梯的高低错落的校园布局。看到达尔文楼里有人在做实验,幻想珍稀生物楼有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
赶了末班的隧道公交回黄岛区。说来有趣,我们特地挑了金沙滩旁边的民宿,“享受”了三天住在海边的潮气,却也没去成一次大名鼎鼎的金沙滩。我们在路上聊了很多话,不知不觉地深入起来,关于在外求学,关于成长,关于友情,也关于旅行同游的磨合。手上的花在窗外的灯光映照下忽明忽暗,月色浓郁,谈兴正旺。空气湿冷,手机只剩最后一点电续命。

回到家后还说个不停,居然啥也没干聊到了零点半。手机充电功能一直卡顿,忧心忡忡离开手机无法生存。回南京后才发现到可能是那边水汽太重,导致充电口接触不良。结束话题后终于意识到迟了,大脑因为傍晚的咖啡因和思考一点儿都不觉疲惫,时间却不允许我们继续放纵。赶紧着手烹饪海鲜。投影里放着《使徒行者》,我们用寥寥的几种调料腌制了鲍鱼和多宝鱼。担心没熟结果把鲍鱼烧老了。我们傻乎乎地以为多宝鱼自带咸味,腌完了还把腌料洗掉了。结果味道有点寡淡,我们只能品尝着鱼本味的鲜美。吃完已经是凌晨四点。
我对于教堂的弥撒仪式有执念,小抒陪我。在早晨七点就迅速起来洗漱整理东西,妆也没画便匆匆出门,驱车前往圣弥厄尔教堂。到达时确实在弥撒,我们却被拦在门外。门卫大叔问我们是否是教友,我们糊弄着说是。然后他用带着口音的话问了句什么,还并没有听清,便以我们不是教友为由将我们拒之门外。伤心。后面有一个小哥哥也试图以教友之名闯入教堂,结果门卫叔叔问十诫怎么背,他也被问倒了。看来还是得做些功课来一表虔诚。
在教堂附近的汉堡王吃了早餐,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吃早餐了,吃完早餐心情愉快。点了美式咖啡,苦,加了五盒咖啡伴侣,咖啡真上头。在解忧杂货店买了青岛的手绘地图,留作纪念。天气居然变好了,有阳光的暖意。看到青岛文学馆在老年大学的隔壁,铁门半掩着。在闹市街区的吸收着市井生活养分却滋养理想的沃土。我想到了《十三邀》里的上海文学馆,里面如今还住着人。旁边的铁质挂牌上写着十点开放参观,一看手表马上十点。偷偷自己搬开门栓,走进小庭院,庭院里有颓圮的气息。迟迟不见有人来上班。问旁边的报刊亭,说这儿已经闲置了。可惜。


回到教堂里面参观。圣洁美好。窗户是彩色的。墙面是白色镶金。很感慨色泽仍然这么洁白鲜艳,历久弥新。有漆皮脱落的古老钢琴。还有面对圣主的巨大管风琴,独立地伫在楼上。很感动这个古老的教堂还在为教会服务,给予教友心灵慰藉。教堂外还是有很多人在拍婚纱照,小抒说她以后不会在这儿拍,排雷了。外面的人民银行建筑风格跟外滩和哈尔滨的人民银行没有什么区别。
学法的小抒想去胶澳帝国法院一睹雄风,我们顺着导航摸索过去。这个片区的古建和现代建筑混搭着整齐排列在道路两边。青岛有建筑的颜色是糖果色的,楼层之间会有砖色隔断,所以并不显得轻浮。我居然想到了《美女与野兽》里贝尔生活的小镇。路过电影博物馆。幸好我多瞟了两眼这个美丽的建筑,旁边的绿色栏杆和棚顶让我想到了旧式的火车站。走进去发现在举办钢琴比赛,很多打扮得体优雅的小公主和小绅士进进出出。我们在楼座俯视钢琴前的小只,小朋友可能力气不够,奏出的音色没有那么厚实。但看他们像个小小钢琴家,认真的弹奏,煞有介事的谢幕,觉得超可爱。小公主的裙摆盛开在琴凳上,是一朵花的形状。我和小抒一致觉得她弹奏地最好,轻重缓急,击键有力。我们驻留了很久。有一面墙上全是五颜六色的信封,里面装有电影明信片。我开出来两个没有看过的电影,小抒开出来的是《忠犬八公的故事》。我看到墙上有《天堂电影院》的海报。由于时间的关系,三楼的电影博物馆没有去成。

我们继续往法院旧址走。胶澳帝国法院现如今是青岛检察院。一街之隔是人大常务委员会,前身是胶澳总督府。小抒说在里头工作会很酷,闭上眼就能感受到百年前胶澳帝国开庭的样子。
法院无法进入。我们就顺着路回青岛火车站寄存的地方拿包,出发去流亭机场了。离开的路上还很难受,是分别和不舍。不想结束快乐和放空,不想面对杂乱和无趣。值机安检很快。我们的肠胃在今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分别都是在厕所门口完成的。我们仓促地拥抱,各分南北。我从候机厅的落地窗看到窗外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左摇右摆,登基口廊桥都在摇晃,熟悉并印象深刻的青岛的风。再会啦,我的小抒。再见啦,美丽的青岛。

我很感动在这次旅行中遇到的人,身周的磁场是知足和自得其乐。有小城里相互帮助的温暖和对熟知环境的健谈。能够在力所能及中给我们提供最大帮助。公交车司机在我们下车后还对我们指指博物馆的位置,由于定位问题滴滴司机在武夷山市场好久都接不到我们的愠怒在早晨的风和几句闲谈里随风去了。在德国总督府租讲解器的前台的小姐姐在安安静静读一本书,告诉我可以把沉重的书包先放在她旁边的小凳子上。
回去的时候挑到了能看到海岸线的位置,是海天一色,上面朵朵白云。分不清白云和小岛。天气很好。能明显感受到飞行中穿过了一个白色的气团。我捧着青岛的鲜花过了安检,上了飞机,带回南京。这两天辛苦小花花了,失去水的滋养,只有狂风的侵袭,被我们拿在手上摇摇晃晃。
回宿舍立刻把花花修剪好插到花瓶,没想到在端午节大早上恢复了生机。端午节领到学校发的粽子和咸鸭蛋。大脑还因为一连几天的缺觉和一整晚一整个上午的昏睡里懵懵的。脑子里不时地蹦出来无际的海和细软的沙。空气是闷热的。黏糊糊。但至少不担心会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