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绅士》
买书的时候有满减活动,正好推荐栏有一本《莫斯科绅士》就顺手加了进来。 《莫斯科绅士》作者埃默.托尔斯,奇妙之处在于这是一个美国作家写的关于苏联时期一个莫斯科绅士的故事。不同的意识形态讲述故事的角度肯定不一样,不过作者把握的比较好,更多的只是把它当作故事发生的背景,隐隐约约的夹杂在情节中或者直接留白,只有熟悉历史的人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书中更多的是关注人性,亲情,爱情和友情,通过禁锢在大都会酒店的这个莫斯科绅士的第一视角来告诉我们命运,信仰和温暖。 整部小说阅读舒适感很强,书中充满了俄罗斯元素,最后三分之一一口气熬夜看完,书中有赏心悦目的细节,有随处可见的哲理,有风趣幽默的场景,有不落俗套的优雅,也让我们知道所谓的贵族并不是奢侈的物质外表,而是内在的独特品质。
“尽管方式各异,但终结殊途同归。” 罗斯托夫伯爵,一个不悔罪但又有名望的贵族,一个此前从未工作过一天,人生要务唯有追求智慧与学识的绅士,一个被软禁在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大都会酒店阁楼,度过1922年到1953年俄国这段风云变幻岁月的局外人。故事从他被软禁在大都会酒店开始,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才慢慢展开他被软禁的原因,他的家庭以及他的前半生。在这里他开始了新的篇章,和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打交道,和监视他的人斗智斗勇;和古灵精怪的尼娜交朋友,和她用万能钥匙看遍酒店每一个隐秘的角落,也为以后出逃计划埋下伏笔;初次见面就帮助安娜解围,让他收获了一生的爱情;而他作为酒店领班和餐厅主管安德烈和主厨埃米尔组成的”三巨头“,则是他的死党和朋友,为他软禁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和也收获了友情。
“一个人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会被命运掌控。” 在被软禁四年后,罗斯托夫感觉到已经和时代格格不入,站上了酒店顶楼准备和这个世界说再见。最后在酒店修理工和蜜蜂的帮助下,他还是从顶楼走了下来,重新品味那充满生机的蜂蜜。命运的轮转,尼娜将索菲娅交到了罗斯托夫手上,16年前和尼娜的相识,让尼娜相信罗斯托夫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也给罗斯托夫带来了在大都会酒店后16年的精神寄托,一个原本只是受托照顾一二个月的女孩,命运却安排她成为了他的女儿,将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其中的父女情深,只有通过文章细细品味才能懂得。也正是由于对索菲娅的疼爱,促使他开始运筹帷幄,紧密策划,帮助索菲娅在出国演出期间顺利奔向自由,而自己也从大都会酒店逃出生天,回到有他灵魂的故乡陪伴他的爱人。
“面包和盐“ 面对米什卡的遗孀,罗斯托夫才讲叙是因为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了少年时代好友米什卡的诗作而导致被软禁,但对比米什卡的结局无疑是幸运的。米什卡在编辑契科夫文集时,因为不愿意配合当局删除契科夫的原文” 从未出过国的人不会知道面包可以好吃到什么程度“而被流放西伯利亚,最后被迫害致死。而他的遗物是一份关于面包的摘录,从《圣经》到莎士比亚,歌德到俄罗斯文学巨匠,米什卡摘录了所有关于”面包“的段落,并且希望再也不要有人因为”面包“而获罪。看到这一段会有让人泪目的感觉,米什卡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自己的信仰并且敢于为信仰而置生命于不顾,这也是那个特殊年代一部分人命运的缩影。在历史面前,在制度面前,人渺小而无助。
“即使生活让追求梦想变的遥不可及,人们仍会义无反顾地追寻它。” 文章的最后一段留白,让人放下书后还在久久的回味,会让你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结尾,安迪和瑞德相聚在芝华塔尼欧,那一刻能让你感觉到自由的魅力和劫后重生的喜悦,不管命运怎么辗转,时局怎么动荡,我们都要为追随梦想而努力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