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了,弄潮儿们还不会说几句中式英语吗
提起中式英语大家更多的是觉得好笑和尴尬,中式英语也处于各种英语的鄙视链底层。但是其实世界上除了美式英语、英式英语、还有中式英语,其实还有很多中英语,发音迷惑的日式英语、印度英语、明明是官方语言但却被英美人嘲笑的澳洲英语……

中式英语之所以能出圈并且站的这么高,首先是因为中国的影响力,传播地非常广泛(骄傲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式英语是思维差异导致的语言不通,而不是像日式英语或者印度英语一样单纯地发音不好。
一、什么是Chinglish
要是谈论中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的话,我们首先来界定一下什么是Chinglish。
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对Chinglish的定义: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

那美式英语就不用我多说,就是地道的英语。
二、中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中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主要在两方面: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外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法使用上;而内在层面就是思维差异导致的中式英语了。但是思维差异导致语法的使用不当,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思维差异。
1、语法层面的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有时会经由常见的文法错误模式产生。比如中文里没有单复数、时态等语法概念,但是英语非常看重这两点。比如“how much”,“how many”,“a lot of”,“much”,以及“many”的用法、存在更多混淆。这些导致常见错误如“He has many money”,“I want a soup”以及 “There are a lot of shoe.” ,money soup 是不可数名词,shoe要变复数。
时态错误更是非常普遍,在雅思口语考试中,中国考生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时态不一致,Part 2讲述一件过去的事,学生往往现在时和过去式混用,或者完全避开了过去时。

2、思维差异导致的Chinglish
这一类的Chinglish已经站上了国际舞台,首先给大家举几个耳熟能详的例子:
Chinglish——English
Long time no see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好久不见
Carefully slide—— Be careful,slippery ground小心地滑
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thing——Don't forget your personal belongings 请带好你的随身物品

还有一些今年在中文互联网火起来的塑料英语也是中式英语: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Open the door see mountain开门见山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你行你上,不行别说话
由思维差异导致的中式英语就是因为大家说英语的时候带入的是中文思维,英语和中文所属的语系不一样,思维差异很大。要克服这个问题,只能再多学英语啦。
三、如何看待中式英语
首先大家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式英语,这并不完全是一件让大家羞愧的事,各国都有英语不好的人,大家如果平时逛一逛推特和油管的评论区,会发现中式英语很明显,但其他国家网友的评论也没有这么地道。
其次,语言本身也是不断进化的,这个进化的过程不是自身独立完成,也是受外界影响。那我们最熟悉的“加油”这个词举例,很多人都会说”fighting”,但是大家知道吗,这是韩式英语,因为韩剧的广泛传播才带火了。而现在我们会说”add oil”,这是中式英语,并且在2018年就已经被牛津字典收入了。语言本身就是约定俗成的表达,说的人多了,普遍了,打就是地道的表达。又比如” long time no see”,中文意思是好久不见,这也是典型的中式英语,但是这句话现在已经被许多Native speaker接纳了。

最后,我想说,不论中式英语最终怎么发展,学好正统地道的英语肯定不会有坏处的,大家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