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它为何是当代最强国漫
这大概是近期二次元界,最令人振奋的一个消息。
腾讯影业,联合导演乌尔善,要拍摄一个系列电影。
这个系列电影,改编自当代中国,最出圈的一部动漫。
你问,有多出圈?
在国内,它的动画推出三季,播放量超过了50亿。
高潮部分的豆瓣评分,甚至达到了9.1。

在海外,它的漫画登陆日本,是少数被jump+收录的中国作品。
由于文化差异,它刚开始连载时,虽没能引起太大关注。
但后来,随着故事渐入佳境,它逐步收获了不少粉丝。
不仅民间涌来清一色好评——
“如此优秀的作品,为什么不是热榜第一?”

就连NHK,都对它进行了深度报道。
集英社(日本最大漫画出版公司)的高管,甚至夸赞道——
“可能在中国,这些年也产生了很多通向世界的,拥有可怕的高才能的漫画家。”
“就据jump而言,对手越强,漫画也会越来越活跃吧。”
“所以现在可以说是获得了很强劲的对手啊。”


那么,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它的创作者,到底往里注入了什么,竟能使其成为中日两国观众心中的神作?
导演乌尔善,又为何想把它改编成电影,甚至扬言要用它打造一个“电影宇宙”?
三天时间,刷完三季动画后,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了它的一副海报。
霎时间,我恍然大悟。
《一人之下》

现在,请自下而往上,缓慢地滑动屏幕。
从那副意境不凡的海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作为深爱中国文化的文青,它让我想起了一款游戏。
那款游戏里,一名行者跋山涉水,沿着先贤走过的路,开始了朝圣的旅途。
黄沙、谷底、冰雪、圣山……
一路上,行者历尽千难万险,体验了俗世的爱恨酸甜。
在经过一次死亡,又涅槃重生之后,行者抵达了这样的画面:

一名行者,身处圣山中间。
前方就是传说中的,未知的彼岸。
这样的画面,像不像那副海报的下半段?

接下来,行者继续前进,脚步越来越慢。
穿过圣山,原本恢宏的配乐瞬间暂停。
行者的内心,进入了彻底的平静。

行者看见了什么?
行者得到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
以圣山为界,离开俗世后,行者的四周,被虚无的光芒笼盖了。
随着坚毅的步伐,行者与我们渐行渐远,最终融进了光芒之中,变成一片空白。

什么意思?
我首先说明,这款游戏的名字,叫《风之旅人》。
几年前,当我首次将它通关时,我的内心倍受震撼,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然而,无论我如何沉思,都难以解释它为何震撼,为何那么深邃而旷远。
直到,在《一人之下》中,我看见了这样的对白:
前人把心肺阳气比喻成一只火炼的猴子 猴子上窜下跳不正应了心之相吗 这就是心猿一词的由来 那么该怎么锻炼心猿呢 过去的人认为要去游历 去经历 经历越多心智越坚 所以这心猿又被取名为行者 而心猿究竟修到什么份上才算圆满呢 要修到一个空字 所以心猿的目标就叫悟空

是的。
作为“禅派游戏”的开山作品,《风之旅人》其实与吴承恩的《西游记》同根同理。
而,作为“国漫之光”,《一人之下》的主人公张楚岚,同样也是一名行者。
童年时代,张楚岚的爷爷,给他刻上了守宫砂。

何谓守宫砂?
多年以后,张楚岚莫名收到一条美女发来的微信。
几经聊骚,张楚岚应了美女的邀请,来到了酒店。
然而,就在张楚岚与美女亲热时,守宫砂却突然缩紧,令他疼痛无比。
原来,守宫砂的作用是,能判断出对方与自己交合,是否出于真心实意。
说白了,守宫砂能帮张楚岚鉴定对方的心猿,从而也能让张楚岚避免走向歪斜。

诡计被识破后,美女叫来同伴,把张楚岚五花大绑。
好在,冯宝宝出现了。
冯宝宝是谁?
当张楚岚被束缚时,是冯宝宝帮他砍断了绳子,让他找回了自由。
当张楚岚的心猿险些走向歪斜时,是冯宝宝用尖锐的批评,狠狠把他骂醒。

在《一人之下》的设定中,冯宝宝是唯一一个,救过张楚岚的人。
同时,她也是唯一一个,让张楚岚感到恐惧、不敢违逆的人。
拯救,批评,感到恐惧,不敢违逆……
这些特性,让你想到了谁?

《一人之下》,为何要叫“一人之下”?
有人说,是因张楚岚,被冯宝宝一个人压制。
在我看来,这个推测,应该比较准确。
作为拥有最强神技(炁体源流)和最强背景(天师继承者)的第一男主——
张楚岚,就像漩涡鸣人一般,只要作者不中途停更,迟早会问鼎火影之巅。
然而,面对冯宝宝的时候,他却总要毕恭毕敬,矮上一截。

什么意思?
冯宝宝,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现在,我们再看下文章开头那个海报。
我们会发现,张楚岚穿过圣山,画面越是往上,就越虚无缥缈。
在最顶端,设计师把文字与风景融为一体,用极简单的描摹,暗喻了“天人合一”。

之下,是张楚岚。
一人,是冯宝宝。
与身处俗世圣山、脑中充斥各种杂念的张楚岚不同——
冯宝宝的心猿,就像天一样纯粹,就像道一样空灵。
这就是为啥,罗天大醮上,老天师和陆瑾说,冯宝宝的眼睛已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这也是为啥,当二狗洞悉冯宝宝的性格(炁)时,竟发现其颜色是透明的。
二狗不知道的是,与“透明”相比,用“空”去形容冯宝宝的状态,才更贴切。
没错。
和《风之旅人》一样——
《一人之下》的内核,同样借鉴了《西游记》,承载了玄妙深沉的中国哲学。
这,或许就是导演乌尔善,要将其改编成电影的原因。
2015年,乌尔善凭《寻龙诀》横空出世,成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领头人之一。
《寻龙诀》借以阴阳八卦、五行四相等民俗文化,拍出了一部纯正的中国大片。

其内核,探讨的是真实与执念。
一场意外,王凯旋心爱的女孩丁思甜,死在了茫茫草原。
多年以后,王凯旋途径跋涉,来到了一个诡异的墓穴。
目的,是要寻找彼岸花,满足丁思甜生前的心愿。
然而,找到彼岸花后,已死的丁思甜,却莫名出现在王凯旋面前。

原来,彼岸花是天外陨石,具有强烈的致幻作用。
人,一旦碰到彼岸花,精神就会离开客观世界,陷入主观的梦境与执念。
那么,如何才能向观众证明,什么是电影里的客观世界,什么是角色的执念?
《寻龙诀》的处理方式,是王凯旋抬头一看,发现丁思甜,变成了个大糙汉。
之后,大糙汉直接告诉你:
老王 这都是幻觉 假的

坦白讲,《寻龙诀》无疑颇具文化价值,是一部优秀的中国电影。
但,仅就现实与幻觉方面,它的表现其实并不够高级。
那,什么才是更高级的处理方式?
《一人之下》里——
武当派的卢爷,因修练风后奇门,导致走火入魔,被困进了自己的精神内景。
与王凯旋和《盗梦空间》的小李子一样,卢爷已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直到,他的师弟把他强行打醒。
压倒性的武力,让他明白了,眼前的世界,不是那个自己可以随意操控的梦境。

但,作为观众,我们怎么知道,这是不是师弟或者其他人的梦境呢?
换句话讲,我们如何才能辨别,这幅画面是现实还是幻觉?
《寻龙诀》是让大糙汉,直接把真相说出来。
《盗梦空间》是让观众根据陀螺,自己去猜。
而,《一人之下》的创作者,则用了这样一种视听语言——
卢爷和师弟身处地面,彼此看着对方,没有其他视野。
此时,镜头忽然上拉,变成了一个远景。
我们看到,在两人目不能及的地方,出现了一朵花,滴下了一滴水。

什么意思?
若你身处梦中,那这里存在的“物质”,只出于你的所观所思,绝不可能来自外界。
换句话说,倘若这朵花你从未见过,不在你的认知之内,那它就不可能在这出现。
只有在客观世界,也就是真实的世界里,万物的生死存亡,才会与你的认知无关。
仅仅一个细节,就解释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别,让我们通过思考,领悟了其中内涵。

难怪,电影还没开机,乌尔善就迫不及待,找到了原作者米二,和海报设计师黄海。
在新的电影版海报中,米二和黄海沿用原作风格,创作了一副意境旷远的海报。
冯宝宝手持寿司刀,张楚岚施展阳五雷,王也摆出了风后奇门的架势。
还有张灵玉和诸葛青,似乎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五人周围,炁流涌动,方位暗合了阴阳五行,环绕在天、地、人中。
一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看似简单的构图,却蕴含深奥的中国文化,暗喻了“天人合一”之境界。

绘制如此多的细节,说明米二对这部电影,颇为期待和用心。
而在我看来,作为拍过《寻龙诀》和《封神三部曲》的导演——
对于像《一人之下》这种极具东方美学的作品,乌尔善也确实具备相当程度的把控力。
当然,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还得等到正式上映。

最后,我还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西游记》《风之旅人》和《一人之下》,及那些海报作品,是被谁创作出来的?
吴承恩?陈星汉?米二?
在我看来,这一切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的个人能力。
比如,关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动漫中的那段设计,确实惊艳。
但显然,它的创作灵感,大概率是源自于,明代阳明先生的这句: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再比如,先天一炁、罗天大醮、老汉推车、观音坐莲……
这些玄妙难解的词汇,其实都并非动漫原创,而是中国真实存在的文化与精神。
至于心猿与悟空,以及对《西游记》和佛道思想的解读,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明代,这些理论就已在社会上流传,成为了学界的共识。
史学家许倬云的这段话,你看是不是再次道破了人生的本质:

没错。
真正孕育出这些优秀作品的,应该是整个中华文明。
而,正因为有中华文明,有这个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我们这些创作者,才能沿着先贤走过的路,找到圣山,找到彼岸。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无论如何,彼岸都是一片虚空,我们干嘛还要费劲追寻呢?
就用王也的一段话,来给本文结尾吧: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
罗罔极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档,院线神作,没有之一 (8人喜欢)
- 建议某为的老总来看看这部新片 (1人喜欢)
- 「封神」的影评,我这篇全网第一 (1人喜欢)
- 喝了瓶二锅头,我斗胆解读下「封神」 (8人喜欢)
- 解读「唐探1900」,我这篇全网最狠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