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评
很多人都会有写影评的习惯,大致上来说,影评分为两种;一种是会在影评的最后会列上一大堆引用语句的来源;一种是表达看完影片的感受(可以说是观后感)。前者一般是念过点电影理论,懂得点专业的电影术语,看似很专业,却满篇废话。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请容许我这样比喻)我们有这样的专业知识就应该有所运用。但请这些学者注意,一篇5000字的影评,你大概有2000字都是引用,剩下的2000字是在介绍电影的背景,真正自己的想法却只有1000字。当然,影评的好坏不能用字数来证明,但在一篇影评中,你自己的想法少之又少,这能是篇好影评吗?
我曾经遇见过一位导演(当然是很不知名,以至于导演的名字我都忘了),当时我是准备去剧组里工作,导演见到我后问:“你很喜欢电影吗?”
我当然回答是。
于是他说:“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人向我表达过对热爱的电影,但你们只是喜欢电影,你们懂电影吗?你们知道xx镜头是什么意思吗(具体什么镜头我已经忘了)?”
这就是中国的导演,拍电影不是考试,不是你知道所有的电影知识就能拍出一部好电影,我相信他问的那个问题,彭浩翔、杜琪峰或许也不知道(注意是“或许”),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懂电影,就像影评一样,你了解很多电影术语,但最后出来的只是一篇很难读懂的影评,而不是你感受出来的东西。
或许我有点自我安慰的意识在其中,但一部好电影,不需要那些自作多情的评论,而是需要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请容许我这样比喻)我们有这样的专业知识就应该有所运用。但请这些学者注意,一篇5000字的影评,你大概有2000字都是引用,剩下的2000字是在介绍电影的背景,真正自己的想法却只有1000字。当然,影评的好坏不能用字数来证明,但在一篇影评中,你自己的想法少之又少,这能是篇好影评吗?
我曾经遇见过一位导演(当然是很不知名,以至于导演的名字我都忘了),当时我是准备去剧组里工作,导演见到我后问:“你很喜欢电影吗?”
我当然回答是。
于是他说:“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人向我表达过对热爱的电影,但你们只是喜欢电影,你们懂电影吗?你们知道xx镜头是什么意思吗(具体什么镜头我已经忘了)?”
这就是中国的导演,拍电影不是考试,不是你知道所有的电影知识就能拍出一部好电影,我相信他问的那个问题,彭浩翔、杜琪峰或许也不知道(注意是“或许”),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懂电影,就像影评一样,你了解很多电影术语,但最后出来的只是一篇很难读懂的影评,而不是你感受出来的东西。
或许我有点自我安慰的意识在其中,但一部好电影,不需要那些自作多情的评论,而是需要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