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情致,象外清音——赏邓帼城工笔花鸟
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历史辉煌,以其精工雕彩或快然写意俘获后世无数画者、观者。邓帼城老师的工笔花鸟,在继承前辈大家的经验基础上,用娴熟的艺术语言将画者的情感、心境融入画作,其工笔花鸟具有一种独特的清新、浪漫。“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走近她的画作,除了“有色”,更是悠悠清音荡于耳侧……
邓帼城 Deng GuoCheng

邓帼城,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大埔。受父亲乐琴先生的影响,从小喜欢画画。1988年就读广州艺大绘画系, 1994年至1996年就读广州美术学院花鸟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师从方楚雄、周彦生等教授,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子书画会会员。


一袭华丽尾羽,一顶高耸翠角,孔雀之姿早已在耳熟能详的汉乐府辞赋中留给我们既亲切却遥远的印象。亲切在那“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早就吟诵在心,遥远在那“五里一徘徊”的顾盼深情难以形象。

《恋曲》中,枝木蔓延,花树盈盈,孔雀成双栖息依偎。自然空间不只是做一个背景,而是与雀鸟融为一体。孔雀浑圆可爱,傍于花影之下,柔曼的粉色花序并翠色尾羽坠落,色彩相映。“桃之夭夭”、“关关雎鸠”,我们总以一腔情意托寓物象,由艺术家选定的物象往往弃滓存精,表达画者的领悟与精神,这是更深一层的意境构造。正如此画中孔雀描绘细致,气态高华,于此花鸟和谐画境中,观者恍若听闻鸟鸣清音低吟,是象外有音,绕梁不绝。


邓帼城以细腻温柔的笔调表现自然种种情致。设色清雅,过渡和缓,色彩不是对撞而是彼此呼应,故显出平和从容的气质。画者平等地对待纸上的一切表现对象:细叶、小花、蝴蝶、雀鸟……画笔之下,众生平等,都是晶莹可爱,经得起放大去欣赏、去琢磨。如下图,老树为架,叶片舒展丰茂,“融融冶冶紫,暗暗淡淡黄”,翩跹小蝶穿过星点小花,整幅画面带有一种生命的律动,如此欢欣愉悦。

天地有四季,自然有韵律,花鸟当然不局限于春花秋月、灵禽粉蝶。《鸭稻共生》中,整齐轻快的稻苗序曲有鸭群徐徐穿行的鼓点;田园《暖风》拂过,憨态可掬的鹅群踩出平稳有力的二四拍进行曲;《丰收时节》那沉甸甸的稻穗,以一记悠长号声歌颂田野之美。



赏邓帼城画作,禽鸟娴雅,花木芬芳,色凝笔端,声在象内,韵在画外。画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力、对创作的真诚用心,创造了有如春风拂面、清泉叮咚的声色画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