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毛毛虫科学》满足好奇心
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绘本玩一些互动性强的亲子游戏。
本期分享,给爸爸妈妈推荐三本可看可玩、趣味性强的关于身体认知的机关书。科普的知识相对简单,非常适合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的低幼宝宝。
快来抓我呀!

《快来抓我呀!》是一本很有意思的身体认知启蒙拼图书,边读边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吧!

内页的左侧都是一个身体部位的展示,而右侧则是一个父子之间的亲密互动,一动一静间,既好玩,又充满温馨。
肩膀——“快来抓我呀!”耸动着肩膀跑开的小男孩,还是被爸爸抓住了肩膀。

胳膊——张开双臂,左躲右闪,却依然被爸爸抓住了两只小胳膊。
屁股——跑来跑去,屁股一扭一扭的。这一次,爸爸没有抓到。

膝盖——膝着地,手脚并用,爬呀爬。咦,爸爸去哪儿啦?这一回,爸爸也躲起来了。

书的每一页都可以拆下来当做拼块,每拼一页就认识一个身体部位。拼完可以认识肩膀、胳膊、腰、屁股、膝盖、脚,共6个主要的身体部位。

拼图完成,一个完整的小男孩出现!身体部位的位置和作用也记住啦。

我们身体里的水

《我们身体里的水》是一本游戏转盘书,让孩子们认识到人体里富含水分,以及养成喝水的好习惯。
封面转盘转动,小女孩鼻涕眼泪齐发的表情特别滑稽,孩子一定会非常喜欢。

书里的插画也是搞笑滑稽风。看这个仰天哇哇大哭的小朋友,还有后面簌簌流下眼泪的局促地坐成一排的小朋友,是不是和真实的打针场景特别相似?

当小朋友噗噗流下鼻涕时,宠物狗狗也缩在被子里流着鼻涕,场景特别生活化。

怎么表现出身体里的水分?绘本里直接把身体画成了晃晃荡荡的饮料瓶,就像教科书里说明人体里有72%的水时的科普图的滑稽版。

当然,书里离不开温馨提醒:身体离不开水,所以我们都要多喝水,养成良好的习惯哦!

现在该睡觉了

这本的科普角度非常少见:学习人类身体会发出的各种声音。一个犯困但不肯去睡觉的小姑娘,在睡前身体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打喷嚏的声音是“阿——阿嚏——”。

放屁的声音是“噗——噗——”。

妈妈的心脏跳动声是“扑通——扑通——”。

不止能指引孩子关注身体发出的各种声音,绘本中的妈妈也会解释各种声音产生的原因。
既适合科普,又是一本很棒的睡前读物。故事的结尾很暖心,妈妈安慰地亲吻孩子的额头,孩子也不知不觉“呼呼”入睡。

每次看《毛毛虫科学》都会佩服创作者的脑洞。机关引人注目、超有创意,故事和插画又极有代入感,孩子不知不觉中就吸收到了各种知识。

没有复杂累赘的专业术语,用贴近生活的生动语言讲着故事,相信我,孩子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