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世上我最好奇的两位匿名者
世上我最好奇的两位匿名者:中本聪和费兰特。
前者创造了比特币,后者写出那不勒斯四部曲。但我觉得他们人生最大的作品是他们匿名这个行为。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样样实名登记,手机号身份证号到处飞的时代,有人深谋远虑地在十年前(甚至更早)谋划了一场匿名发布伟大作品的行动,这不仅展示了他们准确预见未来的能力,还有他们对作品价值及自我的判断力。
如果搞出来的不过是些人云亦云的辣鸡作品,谁在乎你匿不匿名。没有和本人紧紧绑定的名声对于普通创作者来说才是灾难。
有自知之明很重要。看见自身的天赋和平庸同样重要。 在最近关于躺平的讨论中,大概也是一场关于“自知之明”的自我测试。
喊出“躺平”的最初动机,可能是太累了想稍微休息,或许是对这种累没有换来相应的世俗成就,内心逐渐滋生的不公平不甘心的想法导致自暴自弃,千言万语不如一句躺平。

已经不上班一段时间的本人,听到别人想辞职说羡慕我的时候,我内心暗暗在想,你真的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吗?
降低欲望是躺平必修课程,好像重新捏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躺平的下限,根据我的实践,我能接受的躺平的下限大致是:安全干净的住所,有空调(南方没这个真的不行),有洗衣机,有Wi-Fi,周围有平价新鲜的食物/外卖,交通发达,一年出远门1-2次,购置10件左右的新衣服新鞋子。 简而言之,要留在城市里,我手残,在乡下可能会无聊死的。
或者像《做二休五》里那个小哥哥,每周去便利店或者老人院打工两天,用基本工资换取乡下安稳的住所、基础的食物和一些生活用品,另外五天找一些不怎么费钱的活动做做。
认识到自己的平庸,不寻求人人向往的康庄大道,我们的生活里面,包含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是什么,在那些让自己逃之夭夭的东西之中,什么是最让自己恐惧和愤怒的。
害怕有具体对象,恐惧却并不。焦虑因为压力成为一种普遍状态,你多久没有体会过愤怒的情感? 有时想想,不是我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而是这样的生活选择了我。我只是万千之中被选中的一个人,我身上有某些特质,被看中了,于是被安排度过这样一段日子。然后我接受了,保持心态上躺平,战略上适当“内卷”。
每个人的兴趣和对基础生活的容忍程度都不太一样,所有人都喊着同样的口号,有人已经躺平,ta可能已经拥有了躺平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所以看起来如此轻易地进入了一种梦幻的生活。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躺平,一直为世俗欲望和明确能见得到的幸福所奋斗,但这种情况,除了本人,别人也没有办法做点什么不是吗。
世上最伟大的才华和最令人不齿的品质可能存在在同一个人身上,最非人的苦难和最超脱的平静也可能发生在同一时刻,人的一生中总有几场硬仗要打,别把枪口对准自己,与自我的战斗仅指向灭亡,因为胜利者同时是战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