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题我之思考
现在的高考题表面上看都是思政,是家国大义,很多考生容易把作文写成颂歌,堆词叠句,颇有汉赋风格的倾向。
但只要仔细分析,会发现作文题背后逻辑是唯物主义辩证思想,或明显或隐晦地藏着二元对立的矛盾,找到矛盾双方,写出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出特色,拿到高分。
比如甲卷的主题“可为与有为”,很容易联想到孟子的名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为与不为之道也。故,其中隐含着“不可为”与“可为”的对立,以及“无为”与“有为”的对立。从材料中的信息看,该作文可以立论为:“先辈有为,创造我辈之可为,我辈之有为,必为后世开创可为之局面,青年未来有望,民族复兴有望!”
比如乙卷对“理想追求”的譬喻: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来构思。这其中就隐含着“远大理想”与“眼下修身”的二元对立矛盾。普通考生想到这里估计会写“为了远大的理想目标,一定要先打好修身的基础”,如果反过来立论可就精彩了:“追求理想的目的不是为了理想本身,而是为了修身、矫思、立义,为了发展自身的人格!”
全国Ⅰ卷更不用说了,“强与弱”的辩证思考,显然是摆明了的。该题本义是论体育,也可以扩展至民族复兴,及对历史兴衰荣辱的思考。
全国Ⅱ卷的书法题,看起来比较抽象,实际上是在讲做人做事的道理,“逆锋起笔,藏而不露”:青年要收敛锋芒,厚积薄发;“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做事要守正端庄;“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即使出头也要一再停滞,思考再三。这里面隐藏的是“藏”与“露”、“正”与“斜”、“缓”与“急”的思考,依然是二元对立的辩证思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