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万考生在奋笔疾书,2021高考大数据分析
所谓耕耘十二年,收获在六月,2021年高考如期而至。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考生多达1078万人,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
回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就连高考都不得不推迟。
但是转年到2021年,那些慌乱、措不及防都已不见,今年所有考生和家长都更专注于考试本身。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重新恢复,根据报考数据,1977年到2021年以来,有几年高考报考人数直线下滑,在1982年到1986年间,报考人数一直低于190万。
但是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高考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并在2008年迎来了第一个报考高峰——1050万人参加高考。
2020年时,1071万的报考学子打破了这个记录,让人没想到的是,2021年1078万考生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报考人数多并不能说明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只有录取率才能说明问题。
有的地方人数不多,但录取率很高,就好比北京上海;但有的地方报考人数多,省内的大学却很少导致录取率低,如河南。
也有的省市虽是自主命题,但却非常难做;当然有的地方试卷也很简单,如全国3卷。
从2020年的各省市本科一批上线率来看,上线率最高的是北京市,高达46.68%。这个数据意味着,北京考生中有将近半的人,有机会进入理想学府深造。
但是在山东、河南等这样的大省,一本上线率仅有20.9%和11.48%,这意味着这两地的考生中,只有不到30%的考生有机会考上满意的一本院校。
这样一看,不少省市考生之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当然,今年还是有好消息的。高考也有“大小年”的说法,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就是“小年”。
今年首次加入新高考的八个省份,于年初进行了“八省联考”,但从公布的成绩来看,大部分省份表现很一般。
这也就意味着,录取分数线极有可能下降,这样的好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目前,考生们正在奋笔疾书,希望考场外的家长看到这里时,能对以上的数据深入思考。
等到考试分数公布报考开始时,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最合适的院校。高考确实是恶战,但考后报名也绝非易事。
每一门科目考试结束后这三点要注意

1、不要对答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喜欢刚考完就在网上找答案进行核对,看自己刚结束的科目分数考得如何。其实这是不可取的,第一点,很多答案本身就不是很准确,第二点,核对答案以后无论考得好与坏,都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考试心情,从而可能影响后面考试的发挥。
高考考完任何一门科目以后,应该做到“考一门扔一门”,只要考试结束后,就不要老是回想自己题目做得对不对了,应该全力准备下一场及以后的考试,一直在脑海里回忆上一场考试的情况,只会让自己分心。
2、检查考试证件
每一门科目结束后,应该及时地检查自己的证件,准考证以及个人身份证,每年都有很多考生考试结束以后,自己走出了考场,但是把准考证忘在了考场,等到下一场考试入场时才能够发现,但是这个时候时间就很晚了,哪怕找到,也会影响自己考试的心情。
所以,最好的应该在考试结束以后,走出考场之前,就把证件放好,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回家的途中不要丢失证件,高考当天的考生以及考生家长本身就很多,如果不慎把证件丢在了路上,基本上很难再找回。
3、平常心应考
最后需要说的是,每位考生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说不紧张是假的,遇到这种大考,无论是谁都多少会有紧张情绪,但是适度的紧张对于考试的注意力集中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过度紧张就会影响考试的发挥。
无论已经结束的高考科目考得如何,都不要去回忆了,因为试卷已经交上去了,保持平常心,积极应对后面的考试才是重点。
6月7日,2021年高考的第一天。
数年以前,我也曾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落座考场,仔仔细细写下每一个答案。
12年的征途即将结束,终点就在前方,希望每一个为梦想为未来拼搏到底的你,都能金榜题名。
2021,高考加油!
启航成教祝所有人
背的全考!
考的全会!
答的全对!
泸州市启航培训学校
关注学历提升,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长按咨询客服微信号18881502209

关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