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仵作群像多面性分析
小仵作其实是展示了人的复杂和多面性的。
我说几个角色的转变过程: 一
是冷月和爷爷误会的解开,从很深的误解(屋顶喝酒、当面顶撞、跟爷爷直接冲突)到看信后的动摇到说开后的亲近(跟爷爷说景家那小子),篇幅不多但是表现得挺完整的。
二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谭贵跟景翊的一段对话。“景少卿,近些年经我手处理的剑南节度使余众共有九人,他们每一个临死前都大喊冤枉,可我却从没想过去问他们,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下官自知才薄德寡,不敢自诩好官,但我却从没想过,我的手下会有忠义之士的冤魂,日后无论朝廷如何处置,下官毫无怨言。”谭贵这个着墨不多的形象一下子就立起来了,虽然是听命于人,但不是工具人,他也有反思有忏悔。
三是楚河,他虽然在剧情推动上是个工具人,甚至在剧的某个阶段是全剧里比真正的反派们都还要招人讨厌的人。但后期也体现了他从他不那么聪明的脑瓜的补救:领板子、抓住许如归、和小金鱼夜谈中的释然和放下。 当然剧里最大反派—昌王(假昌王)的人物表现得太平是很重大的缺陷。但凡多一点类似于谭贵那样表现内心的戏,感觉这个结尾的仓促程度又会少上个几分。(结尾其他的仓促就更一言难尽了,希望能尽快看到导演剪辑版弥补遗憾)。
至于主角,我认为男主人设确实过分完美(小缺点如幽闭恐惧症、处不好同事关系等跟优点比起来瑕不掩瑜),但是这部剧本身呈现的时间就那么3-4个月(甚至没有来回黔州的一个多月的路上的戏份),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人物就有充分的变化,我认为是一种苛求。在32集的爆发戏中,男主提到了之前对自己要求完美,想学习刑狱之事但遭公主反对,在冯府门前以羡慕口吻对景翊说:“双亲健在,你就知足吧!”,和景翊的相处中打赌时隐隐的调皮,爆发时的怒火,感情困扰时的小学生状态,其实充分展示了他的人设中也并不平面。甚至他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厨房也没进过的王爷,开始慢慢会做甚至享受家务了(开始生活化、近人情(不只是作为上位者的懂礼貌)),这个很细微的点都描写到了。
小金鱼的家务做得越来越溜了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000435/
女主的人设其实更是很完整的,在比较短的故事发展进程里也表现了人物的成长线 。
之前我尝试分析了一点-尝试回答楚楚的一些人设争议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7655104/
总的来说,小仵作的群像刻画得各有特色,没有脸谱化,而且连一些小人物的心理细节也带到了,这是我非常惊喜的。作者探讨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看完这部剧,总觉得他有的地方探讨得很深刻,但又不怎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