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最后一课
查看话题 >从心出发
我一开始的标题是想写《很多年后,我终于开始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我看到了这个高考前最后一课的话题,就想起了我高考前最后高三班主任给我的一句话,以及这一句话后来在我很迷茫的时候高一班主任也对我说过这句话:“从心出发。”
简简单单四个字,我足足花了6年才敢踏出这第一步。
我高一班主任是一个语文老师,高三班主任也是一个语文老师,他们都分别对我有着不一样的影响。
高三最后一课,是高三班主任给我们上的,他是一个信仰佛教女士,利落的短发以及她唇边的一颗痣是我对她的印象,她为人很温柔,却又深不可测,这是我高三一年都觉得很迷惑的一个老师。高考前,她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张心经,叫我们回去誊抄,然后高考那天她会为我们祈福,同时还给了我们一人一个信封,信封里面有便签纸写得一句话,以及一条红绳。
因为我们班的同学都不太喜欢这位高三的班主任,所以他最后也没有让我们班的剧情发展得多么的煽情,只是简单的叮嘱了一句,然后我们就开始各自收拾着要带回家的东西。
其他人的信封里我不知道写了什么,但我的信封里写着“从心出发。”
那时候我并不明白这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不是说不明白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而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班主任最后留给我的是这样的一句话。我前段时间也写过一篇日记,回忆的就是我高三那段我其实并不太开心和愿意提起的高三时光,我和这个班主任的关系,其实也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她,而是她是个语文老师,因为我喜欢写作。
还没出来工作前的那些日子,我非常“听从”家里人的话,也不是我是一个乖乖女,所以我听从他们的话,而是我不得不听从,只要我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用他们的方式来“开导”我,给我普及我所想的在当今的社会里行不通。
我从小打大,写我的梦想这篇作文的时候,从来就没有写过什么大众的职业,就好像医生老师警察这类的,我写的是我想成为漫画家。其实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中国漫画才开始崛起,夏达,童亦名,于叔,丁冰,客心等作家才开始慢慢的有着稳定的平台,而我在那之前就已经很想成为漫画家,因为我喜欢,我知道我自己打从心底里热爱,除了因为我喜欢画画,还有我真的很喜欢写故事。
就像《食梦者》里所说的,任何画漫画的人其实都是赌徒,但我那时候就愿意赌博。我想去学画画,这是一个小朋友主动跟家里人说想要去艺术班学习,但是我家里人知道了我想成为漫画家之后就觉得我是不务正业,拒绝了我想要去学习画画的这个想法,当然他们也支持我学习其他的东西,但是我对其他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家里人就跟我说,画画的没出息。
但是我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画画,从小学开始,我就是宣传委员,直到大学毕业,我对其他职位真的不感兴趣,因为宣传委员才是我喜欢的东西。
后来我想读文科,是因为我想着既然画画没基础,我就写文,写故事,写剧本,这也是我喜欢的东西,但是当我家里人知道之后,就全家,包括我的亲戚,我的表兄弟姐妹,都要劝告我,读文科出路少,而且你两边的成绩均衡就更应该读理科,一个星期,我每天只要放学就能收到他们的电话,重重复复直到我答应为止,在这个过程里,只有高一的班主任,从头到尾都非常支持我读文科,而且还亲自打电话给我母亲,可是我最终是敌不过家里人,我选择了理科。
还记得提交上去的一个星期,我班主任还反复问我要不要读文?
从来,我都心中有所想,但从来未出发。
到了大学选专业了,我想读新闻,读出版,我家里人有跳出来了,告诉我专业得选好,不要读这种专业,没工作的,但是我心中所想的也就从来只有一件事情。
大学毕业了,该继续读书还是出来工作,我彻底迷茫了。我读了市场营销专业,因为我知道读市场营销里面有广告,我还可以继续写我想要的故事。
但问题一切不会如我自己想的那么美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前行了。
那时候我发了一条短信给我高一的班主任,因为还没有加老师的微信,应该说我从来都很少加老师的微信,如果是非必要的话。
和老师聊了一些想法,后来班主任给了我一句话“从心出发。”
这可惜那一次是我最后一次和这个一直鼓励我做自己事情的老师聊天了,还记得他给我这句话的时候是12月17日,是因为我快考试了,我觉得不知所措了,来年的1月5日,老师出殡了,因为上班路上突发性肺血栓,就这样与世长辞了,那一天,老师曾经的学生,多到数不清,是因为老师这十年来,支持的不仅仅是我一个学生。
只可惜我的故事到这里也依旧那样,并没有因为老师的离世而变得不一样。
我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我并不喜欢。而且前途也不好,家里人也觉得一般般,但是因为这时候的我已经长大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漫长的两年煎熬,我终于鼓起勇气从这一份工作里解脱出来了,尽管我在这一份工作里两年真的混出了不错的成绩,公司的人不愿意我辞职,但这时候我心意已决。
出来后,浑浑噩噩的,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我就没有做过一份正式的工作,直到最近我真的想找一份长期的工作的时候,广州大部分人都因为疫情智能留在家里了。
也因为这样,我开始重新写作,甚至开始投稿一些画画的视频,这个开始真的很难,但在很多年以后我终于踏出了从心出发的第一步。
开始了一早就坐在电脑桌前,写作,画画,剪视频的日子,可以说数据是真的不好,但这是个开始,我也没想过爆红什么的,但是能开始写自己的故事,让后给更多人看到的感觉是真的好,不管是我的画还是我的文字。
也就是踏出了这一步,我才明白了,高三最后一节课,老师说的一段话,以及留给我最后的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为什么说最后一句话,因为高考后,我就再也没有和我这个班主任说过其余的话了,可能是因为那时候还小,觉着自己的高三之所以变成那个样子,这个老师有着很大的责任吧。现在想想其实自己当时的处理也真的很不妥。
从心出发,这四个字看似很简单,也就四个字,但放在现在的社会里,要想完成这四个字,只要你不是富二代,你就必须为你的生活而烦恼担忧,为你的家人的生活而苦恼,为自己的日后,设置了无数的不可能和不能,因为这四句话执行起来,是真的很难。
从心,你心中所想的事情,那都是停留在想的事情,要开始,就要建设,打基础,这开始的路很漫长也很艰辛,也必将孤独一人,我家里人开始因为我每天从早到晚留在房间里而感到厌烦,开始对我执行指桑骂槐政策。这一路,可能没结果,要考虑温饱问题,因为没有钱,你就得依靠家里人,当出来社会的人重新依靠家里便会被一些人贴上啃老的贴纸。
也因为可能没结果而不被身边人接受,现在大家都知道新媒体是红利过后开始回落的时期。也不再是那时候会蒸蒸日上的时候,所以这一次的出发,要翻越的是更严峻的高山。会因为没有基础,没有技术,没有流量,没有粉丝而在某一段山路里跌落悬崖。
之后会面临更严峻的求职艰辛。
但是“从心出发”不就是怂吗?怂不是一切的开始吗?因为恐惧,所以害怕,因为害怕所以会有负面情绪,但是从心出发不是正正就是怂什么就面对什么吗?我也害怕我自己喜欢的东西仅仅只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没有坚持,最终错过,我也害怕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到头来其实就是一文不值,我也害怕,我也怂。
但我开始了做自己账号的这些日子,我没有太多的资金去推流,我只能靠作品先累积。我开始要起早贪黑的为自己奋斗,不仅仅要数量,而且我还要把质量提高,每一份作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一天的时间亘古不变,我只有更专注。
也是因为“从心出发”我才感觉到了,真正活着的幸福,一种辛苦的快乐。
或者很多年前我心中所想的事情早已被班主任们看穿,或者我喜欢的事情早已不仅仅是我心中所想,但是我也只是敢停留在原地,怕批评,怕失败,更怕不被承认而不出发。
多年以后,我终于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摆上台面,哪怕喜欢的人很少,但是也是我开始的第一步。
高考,不就是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摆脱过去束缚的最大一吗?
高考前最后一课的意义,当时或许不理解,但愿你多年后,明白之后,鼓起勇气,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