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未来的过去
历史,是当代史的映射,是胜利者的清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时代中把握主要话语权的胜利者是谁。因此相同性质的事件,在不同群体的记录中,将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达。以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为例,奥斯维辛集中营内发生的屠杀,被全球主流思想所痛斥与铭记,南京大屠杀却只能由中国人自己缅怀与承受,而美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长达几个世纪的种族灭绝却鲜有人提,甚至被全球主流文化粉饰为对于新世界勇敢探索的大航海时代,却其之所以发生的经济与政治背景及其殖民扩张过程中所产生的血污与肮脏只字不提,令人唏嘘。无意于输出与煽动情绪,文章的意义应该是记录与交流思想。有趣的是,现如今在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却又如钟摆般将历史摆回原点。欧洲难民危机一步步地蚕食着欧洲昔日通过移民扩张所带来的资源优势;美国白人将印第安原住民几乎屠杀殆尽后,又开始面对黑人拉丁裔等新移民对于自身的冲击。历史的循环往复大抵如此。
当然,资本并不在乎种族、性别这些无聊话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讨论并不会对资本本身形成冲击,甚至资本可以凭借炒作种族与性别话题将自身隐藏于其中,并趁机牟取利益。而可以真正针对资本的阶级话题,在冷战结束后便已被全球主流文化所取缔。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冷战结束后,在缺少社会主义阵营钳制的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占比曾一度高达80%的中产阶级轰然崩塌。而08年金融海啸席卷过后,大而不能倒的经济救济政策,直接造成右翼保守主义川普的执政,幸运的是川普不是希特勒,否则一场浩劫在所难免。
戴锦华老师在《历史记忆与未来想象》中提到,当今时代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长到人们已经开始忘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与此同时,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阶级、种族、性别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压迫感。这一切像极了一战爆发前的和平、宁静与紧张。因此,她对于这个时代是悲观的。我个人对于这个观点不置可否。但至少在这个时代中,我是迷茫的。被大量物质与消费所填充的这个世界,看起来那么真实,同时却又那么虚幻。我们似乎跌入了一个历史虚幻主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历史已不再重要,而每个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人在空间与时间上都被彻底地原子化,这一切的产生似乎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息息相关。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无法摆脱空间上的原子化,我希望自己至少可以避免时间维度上的原子化,努力寻找那份已消失的历史纵深感,慢慢梳理那些作为未来的过去。
此文无他,仅自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