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辞职?我的决策历程分享!
4-5月份是我最纠结的时候,天天想着辞职,想着公司风气不好,满足不了我的成长发展需求。所以对很多都不满,职业倦怠感很严重。因为我想转型,可是外部机会又可遇而不可求。 这期间有数不清的裸辞念头,但是理性上告诉自己:你是一名生涯规划师,对自己也要理性一点,冲动是魔鬼。 于是耐着性子,5月份研究了大半个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路书,研究清楚后,现在终于心里踏实了,不再那么纠结、焦虑了。
今天我想把过程分享给大家: 1.对于我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做了行业调研,研究了对标人物,基本了解了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发展路径、以及回报,再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观,确定了是我想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职业方向,有利于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梳理我过去所有的成就事件,梳理成就感、价值感和驱动力,不仅从中提取出我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还进一步肯定了我研究的职业方向是对的。这个过程总是让人开心的,可以提升人的自信度。 3.通过以上两步,看清了职业目标,再匹配下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惊喜地发现竟是那么的匹配,简直完美!于是开心地确定了我的个人发展战略。 4.进一步用三叶草模型(兴趣、能力、价值),评估了针对职业目标的现状,热爱程度、价值程度满分,但是能力上还需要很多提升,同时关联了下人职匹配模型,从而找到了卡点,顺着下去,设计了职业发展路书。(前面这几步用的工具比较多,感兴趣想了解或体验的,欢迎链接我wx:chiye7766) 5.职业发展路书中,定下了5个里程碑事件,分别是1个月、3个月、5个月、10个月、以及两年后的计划。细化了要重点提升的三项能力和行动计划,以及资源支持系统,相应的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非常清楚了,那么我现在要不要马上裸辞也就有了答案。 6.行动决策,其实结果就是当前先不辞职,因为我需要提升的能力,当前还需要在这个岗位上锻炼,也就是有我想做的事情。当然对于不想做的,能授权的授权,能推的推。但是还会同时看外部机会,只是心定了下来,不再那么焦急。至少可以再做两三个月,甚至情况好的话半年也行。风险预案是最晚明年春天辞职。 所以,现在我的状态又好了许多,在喜欢的事情上积极的成长!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要不要辞职,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看怎么能实现,该怎么行动,然后就有答案了。
祝大家都能找对自己,快乐地工作,如果职业困扰,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