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放开,生不生
据预测,中国人口会在世纪末跌到7亿。大家看到的,三孩政策前几日也放开了。
人口降低,劳动力减少,经济难以发展。老龄化结构的国家,都鼓励生育,来保障经济。
人们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这个问题我母亲也能答得上来:“负担太重,太累了。” 我再补充一些,一部分人是因为负担,一部分觉得世界残酷,不想让孩子来世界受苦。
笔者很喜欢一个剧——《新闻编辑室》。剧中Mackenzie怀孕,男主已经五十多岁了。他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孩子的降生。他之前在坚持理想,等到一切合适,自己有能力,且有担当了,然后开始憧憬孩子。
男主看待孩子,不是传宗接代,更像是精神延续。或者说,为精神文明而繁衍。笔者觉得这实在是一件崇高,且诱人的事。如果人们都有男主的条件,我想大多数是愿意生孩子的。
但遗憾的是,当下社会由商业文明主导。商业文明的本质,用马克思的话说,是阶级剥削。商业社会要求大家生孩子,不是为个人发展,实现自我,而是需要劳动力。大量的劳动力,来为少数的剥削者积累财富。
如果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会慢慢抵触生育。当明智成为一种共识,每个人以身作则来对抗商业社会,现状就可能会改变。
我们不妨来设想——商业文明与精神文明博弈,最后谁胜出?
商业文明占据上峰,不用担心人口问题,剥削阶级一定会找到办法。软的,硬的,笔者不负责地设想,会不会在未来建立一个文明低下的繁衍区域?这个区域被教化为只负责生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或者是脱离母体的生育舱,大规模产出新生儿。科技进步并不能解决阶级剥削的问题,这是由商业文明的本质决定的,作为被剥削的一方,只会不断改变形态地存在。
精神文明占据上峰,低生育率,人口负增长,数量就会大大下降,到达低谷。这里假设精神文明社会大家都是有识之士——到达低谷后,人们不愿看到人类灭绝,遂担起生育的重任(人都没了,再文明也没用了)。这也会伴随着一个改变,孩子不再仅仅属于生父母了,而属于整个社区。大家都呵护生下来的孩子,因为这是全人类的火种。在低谷后,人口开始再次增长。
这两种设想,都是几百年后的事,鉴于笔者活不到那么久,就此打住。如果可以,我希望后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