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
“啪”的一声,灯被打开。
我的眼睛反射性的咪了一下,极不情愿的起了床。
上一次这样,是在我小学,每天很早被母亲叫醒,坐在床上看书。母亲起来后就去生火做饭,早饭做好,我的书也读得差不多了。穿衣洗漱吃完饭之后再送我去学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从小就是听着这些诗词长大的。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唐诗三百首》,我翻来覆去的看。小学时,我在电视上看希腊神话的动画片,宙斯、雅典娜、波塞冬、阿波罗……我在迷人精彩的故事里遨游,我不喜欢数独,不愿意去数学的世界,因此我从小就偏科。
我看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杂志,关于时尚,关于家庭,关于旅行。但我非常喜欢的一本,叫做《爱格》。由湖南长沙儿童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个月分A、B两版。我看着它从一本5块钱涨到现在8块钱;我从2011年认识它,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我从初中开始看到现在参加工作。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感情。我跟着主人公冒险,在故事的江湖里,家国大义,爱恨情仇,难过时我泣不成声,开心时我手舞足蹈,一口气看完,觉得自己也经历了一次蜕变成长。
除教学课本以外的所有书籍被我母亲统称为“闲书”。因此,她强烈反对我看。但是我依然每个周都去买大量的杂志报纸书籍。我非常感谢我母亲没有像别人的母亲一样把我的书拿去卖了或者是烧了、扔了。这些书在她看来虽然是闲书,但对我来说,却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它让我在难过时不那么丧;它让我在孤独时不那么无助;它让我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有满心的希望与期待。

我在这本书里认识了很多地方,长大之后,我终于能够涉足青春时期的那些城市,北京,上海,长沙,南京,苏州,厦门,成都,张家界,贵州,岳阳,武汉……
很多父母说,连学校发的课本都没有看完,就不能去看别的书。我非常反对这点。你不能阻止孩子的好奇心,你不能切割他与这个世界的链接。或许你的孩子对金庸一笑泯恩仇的世界心生向往;或许你的孩子想去拥抱广阔的宇宙银河;或许你的孩子对自己从哪里来产生疑问。这些问题,都可以从父母所谓的“闲书”中得到启发,只要对他们有一丁点的帮助、思考,那么这本书的出版,就有意义。
生活处处是语文。
我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但幸运的是,阅读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买到很想看的书,想要一口气看完,却又舍不得一口气看完,一目十行,迫不及待。那样的心情甚至以后都不再有了。
我看书的风格也在变化。我钟情于散文。一花一草,一房一屋,哪怕是絮絮叨叨如同流水账一样的小记,我也感兴趣。生活如同熬粥,要有耐心,经得起等待,才能熬出米的清香,品出时间的味道。

每天忙于工作,疲于应付生活的我在一天的劳累结束之后,只想葛优躺。我的时间变成了无意义的数字,变成了朋友圈更新的小红点,变成了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好在还有阅读这件小事,供我热爱。
-
识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7 1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