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里的少年

三联
下午,骑电动去三联。书店里人不多,选好了书,我找到玻璃窗边一处桌边坐下,摊开了看。一会儿一小女孩轻轻走过来,身边瞅了瞅,扶凳短暂发愣,离去。我也没太在意,接着看书。手里有三本,新一期《读库》有一篇讲上海京剧院档案员虞凯伊修复老艺术家照片影像的事儿,凡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程砚秋,以及盖叫天等老艺术家的旧影,大多未面世过,这次修复了放到了网上,真是戏迷们的幸福;《寻蜀记》,图文并茂,以四川考古发现为切入点,讲述文物地理历史知识,好看,干货不少;另有瞿小松的《之间》,三大块儿,有选文,也有对陶渊明、苏轼、庄子的感悟,瞿小松是作曲家,一个搞音乐的人谈文学,跨界往往别有风味。看的入神,耳边忽响起:“先生,这是我妹妹的地方。”我抬头,见一小男孩,很小,个儿比我坐着也高不了多少,七八岁的样子,满脸严肃,正直视着我。书店很静,刚才的话掷地有声,清晰准确,不卑不亢,余音袅袅……连稍远处一坐着看书的年轻女士也被惊动,蓦然扫来一瞥,随即面露微笑接着去看书。我见小女孩就在小男孩身后,她似乎更紧张些,瞪着眼旁观。我倒别无选择,低声应道:“哦,好。”然后捡起书,站起步行下楼去了。
一边下楼,我却不由得感叹:“哎呀我儿子还比他大点呢,遇事这要有人家能耐的一半儿,该多好!”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