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人游”生活
查看话题 >梦入徽州,渔梁古坝(上)
终于不是在晚上回忆和总结了,现在想想一个人的旅行虽然经常面临无人诉说的苦恼,但会有更多的自由和随性,不必权衡,不必顾虑,想到哪去哪,想钻巷子就钻巷子,没有目的和制约。
虽然也可能错过很多,但经历的都是值得的。
好了,接上回书,从绩溪有直达歙县的高铁,出了高铁站我看有直达渔梁坝的公交,就在烈日下等着,这一等,就是两个小时,而且公交站没有任何遮挡,中午的阳光差点让我直接回家。
渔梁坝原来属于古徽州新安郡,也就是现在的安徽歙县徽城镇,到达渔梁坝的时候不知是因为淡季实在人少还是旅游公司已经下班了,我就堂堂正正的走了进去没有收票。
渔梁坝始建于唐代,素来有“江南都江堰”的美誉,明清时期很多后来风云际会的徽商都是从渔梁坝告别故乡,走上了经商之路。
但其实渔梁坝更多见证的是一个个普通徽州人的离别,很多徽州商人若是在外没有打拼出一番天地,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返回徽州古地,留下妻儿老小不知疲惫的思念。

刚进景区就被这一幕震撼到了,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也无法说清。其实这里也不能算是景区,很多居民依旧在日常的生活,渔梁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祖祖辈辈的生活地。

明清时候的渔梁坝也算的上商贾云集,坝上坝下力夫船家川流不息。图上原为渔梁坝的一家商户,看灯笼现今改为了住宿,但不知是不是淡季的原因,也是门户紧锁,也许老板也出去玩了吧。
我是19年去的渔梁坝,不知道这些民宿住宿现在怎么样,经历了2020大滑坡,旅游业更是惨淡,很多都无以为继。




当我走过的时候,这些老奶奶们都盯着我看,而当我举起相机的时候,她们又把目光恢复了原貌,也许是见过太多像我一样的游客了吧。PS:右上角的柚子真的很灵性,特意让入镜的哈哈哈哈

大叔看我拍照,问我在拍什么,我指了指给他看
他说,这些有什么好拍的
也许这些建筑在他的眼中太过于司空见惯了吧
随后大叔给我讲起了 此地昔日的繁华 讲这些高高的门楣 讲渔梁坝水利古老的壮举 讲徽州商人的别离 ………… 旅行从来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遇见不一样的美好

房子上的这些竹管起初我以为是用来挂衣服的。大叔笑着对我说,这些是为了防止屋檐滴水将滴水统一排到旁边流下。不由得赞叹古人的智慧

大叔说原先这些字,因为一些原因都被糊的严严实实,后来啊才慢慢的重新刮开了一些。
原先每户墙与墙之间都有类似的墙界
我问墙字怎么还是这样,大叔说:弄不开了

姚家巷巷子的尽头就是新安江畔,昔日的码头货船转运之处,如今只剩这深邃的巷弄诉说着过去的繁华。

博物馆内有什么我已经忘记了,唯独这鲜艳的对联使我影响深刻


奶奶说 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花 但墙上的这株在她小时候就已经有了 而在旁边 奶奶又自己种了一株如同岁月 最后 我提议给奶奶拍张相片 奶奶摆摆手说要回去做饭了

看来这次又写不完了,渔梁坝的照片和记忆在回忆的时候汹涌的涌来,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遇到的人,遇到的风景,都是感动啊,
先这样,下回再说……
梦入徽州系列:
第一篇:梦入徽州,胡氏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