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凡感受英雄,在剧场体验战场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这是一段清浅质朴的话,来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来自71年前的战场前线。

《上甘岭》——这部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创作的原创话剧,正在全国火热巡演,将我们工厂、田野、学校、办公桌,带回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截止目前,该剧大麦开分8.6分,有网友赞许“这是一部像极了电影的话剧,故事紧凑,沉浸式的战争场景,灯光、投影和爆炸超赞。”
珠玉在前,导演和演员如何让《上甘岭》不一样?
如何把一部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看过并且融入血脉的电影讲出新意?
“无意超越前作,只想做出不一样的精品。”话剧《上甘岭》导演李任说,“和电影版相比,话剧版有超过九成内容是全新创作的。”
这部作品并不是对电影《上甘岭》的舞台平移,而是重新挖掘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事迹,抱着回望历史、再造经典的决心创造的全新戏剧故事。
电影把战场上很多感人的个案进行了抽象和浓缩,再塑造典型形象。但是,在话剧《上甘岭》中,就没有说教式的故事,也没有壮烈牺牲的英雄,有的只是一群像我们一样有家有业,只想平凡一生的人,但在特殊时刻,在奔赴战场后,每个人都成了不畏牺牲的超级英雄。因此,话剧里的人物,更有人情味,更显得细腻真挚,也更能够考验演员把握角色内心并进行表情、肢体语言表达的表演能力。
比如,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宏饰演的炊事员老马,是一个胆小怕死、顶着大锅上前线的人,可当他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命运也由此产生了变化,最终独自迎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将红旗插到表面阵地,吸引敌人的火力,为增援部队赢得了宝贵的进攻时机。
在话剧里,坑道内还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意外被俘的美国伤员,战争和人性,善良与恶意,他们又是如何在物资奇缺、你死我活的坑道里相处呢?
视觉奇观,让子弹在身边飞一会儿
我们离战争、武器太久太远了。但如今,能够在剧场里感受战争,这种视觉上的震撼,不仅仅只是感官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不同于以往的话剧只是"文做",话剧《上甘岭》为了营造真实的战争场面,创造性地将爆破戏搬上话剧舞台,战争中真实的爆破、枪的扫射、航攻击炮打到人身上,以及手榴弹把人炸飞的特效——就是剧组要呈现的前所未有的舞台奇观。
为了达到文样的效果,又不能在舞台上有真实的明火。剧组特意找了《八佰》、《金刚川》的特效团队做研发,他们选用了“气动爆破”方式,炸开炮弹、子弹、沙石,营造飞沙走石的战争氛围,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视听震撼。
剧中饰演四连连长的演员王雅迪说:“平时排练我们都是通过看图纸和导演对我们的表述来想象这会是怎样一种场面,但当我们真正站上舞台,感受到‘子弹’就从我们身边飞过,‘炸弹’就在眼前爆炸,那种极致的震撼一下就把我们带入到那个情境当中,仿佛我们是真实地置身在那样一个战争的环境中,对我们的表演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即使《上甘岭》的剧情早已刻骨铭心,但是如此逼真的舞美效果,第一排感受很直观,部分场景甚至有4D感。甚至于有种上舞台(战场)和战士们一起扣动扳机的冲动。

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向光荣的先辈致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今天的娱乐圈,为了逐利而祭出“糖果超甜”,年轻人为了追星而狂倒牛奶,逐渐富足和安定的社会环境,让社会为一代年轻人的未来而焦虑之时。他们可曾想到71年前,240万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在冰天雪地里、在空气污浊的坑道里浴血奋战,而他们的愿望都很简单,战争结束后,能够回到家乡,教书、种地、在阳光下和爱人散步……
如今,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英雄的精神永远不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辉历史将被永远铭记。
我们能够享受和平的阳光,是光荣的父辈为我们把长城筑牢,是最可爱的人,在遥远的边塞为我们驱逐豺狼。
话剧《上甘岭》还特别邀请了新生代歌手阿云嘎演唱主题曲《我的祖国》,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感人至深的歌词,承载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对祖国深深的思念。这也是1956年歌唱家郭兰英为电影《上甘岭》献唱主题曲后发行的首个男声独唱版本。
多想看到,在谢幕的那一刻,当歌手阿云嘎登台献唱,全场观众挥动手中红旗,集体起立、自发与台上演员共同合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第十七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在盛夏来临之际拉开帷幕。艺术节以“礼赞&致敬”为主题,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舞剧、全新观念演出五大板块,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全新演绎,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深情歌颂,从2021年5月到8月,在100天时间里,16台24场演出,1200多位艺术家用舞台艺术礼赞建党百年,致敬经典,为深圳市民呈上一场多彩的艺术盛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