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长期在TVB工作的昆曲演员,邢金沙
看了邢金沙演出《牡丹亭·寻梦》视频,很有些感触,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K4y1o7m7?share_source=copy_web(标题写错了名字,但确实也有“邢金莎”的写法,或许她曾改过名?),或在b站上自行搜索关键字亦可。不过在搜索的过程中,屏幕上跳出的,可能至少有一半是有关这位演员在TVB的工作。

邢金沙是浙昆出身,曾在北影版《红楼梦》中扮演袭人。在80年代赴香港的潮流中,她与丈夫一同赴港,后成为TVB一位重要的普通话配音演员。在TVB工作期间,邢金沙也开班授课,进行昆曲教学,既有昆曲爱好者,也有一些粤剧演员得其惠益。
关于她的配音事业及回归昆曲的过程,b站也有些视频。94版射雕中的黄蓉,电影《青蛇》中,王祖贤扮演的白素贞都是她配的。开头贴的《寻梦》视频,虽然没标时间,但显然是她回归昆曲之后的演出。邢金沙的唱,那种带点烟熏嗓子,有时舌根音略重,却不损清晰,只添厚度的发音特点,有时让我想到沈世华。
在举手投足,或眼神的运用当中,偶尔能看到她长期离开舞台的痕迹。然而......然而其中更为鲜明的,无疑是那一派大气的水平。虽然曲子未必唱得特别细腻,但始终有章法,有功架,嗓音底子也很好。

就表演来说,昆曲的闺门旦首重气质,方方面面皆以此贯通。邢金沙不仅有极佳的天赋底蕴,更可贵的是,她能将其提升至一个真正有气派的规格之中进行表现。从开头那个视频中的做功表情来看,考虑到这位演员离开昆曲舞台的时间很长,尽力恢复而能有这般规模,足以证明她过去的功力之深。
视频中,邢金沙的某些眼神表现,偶尔让我感到有点电视剧化,但仔细想想,也不尽然。因为浙昆的表演路子,很多原本就偏外向,汪世瑜的小生是最典型的体现。邢金沙运用眼神的那种“活”,有大胆之处,却仍不会让你感到她偏离了人物。
尽管在TVB成就一番事业,06年再杀回昆曲的世界,三年后得梅花奖也是一种传奇。然此时之梅,终非彼时之梅矣。如果邢金沙在昆曲舞台上奋战至今,国内的昆曲舞台应当是另一番局面。
因此观其演出,虽然感触很多,有时却是无语之感更多。同时想到,浙昆真是运气极为恶劣。就闺门旦这个昆曲的核心行当来说,其发展之“意外地”惨烈,堪比上昆。

沈世华这位大天才过早离开,张志红(1978年,与邢金沙一同进入浙昆)的嗓子早早出问题,邢金沙这样典型的中生代主力预备,又去香港给黄蓉配音了。时也?运也?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鲍罗丁四重奏访谈:听完美妙的室内乐演出,雨天回家的心情都会很好 (6人喜欢)
- 当我们谈论艺术中的“暗面”:爱乐者们演出的拉赫玛尼诺夫,为何值得关注? (5人喜欢)
- 最近三场不容错过的钢琴独奏会 (7人喜欢)
- 当夜长评:希格诺四重奏(Signum Quartett)呈现真正德国式的室内乐美学 (9人喜欢)
- 谈谈水蓝与国交的组合的上海首秀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