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羽叶报春的采集人和采集地点
陕西羽叶报春 (Primula filchnerae Knuth )是费通起夫人费伊思(Ilse Filchner)于1904年2月28日在陕西安康北面的秦岭南麓采集的第37号标本,具体采集地点在茅坪到梅花铺之间。

他们于1904年2月22日从兴安府(安康)出发,越过汉江,进入秦岭南麓,这条通往西安府的道路大体上是沿所谓“峪谷道”行进的,只是起点不在旬阳县。
路线大体如下:
2月22日 榆树梁,老树咀(老鼠嘴),过风楼
2月23日 刘李沟(琉璃沟)
2月24日 蔴坪河
2月26日 两河关,小河口
2月27日 茅坪河
2月28日 梅花铺
2月29日 青铜关
3月2日 镇安
3月5日 孝义(Diels的考察报告植物部分写着3月2日到达孝义,这是根据费通起提供的日记记录,与考察报考翻越秦岭路线图所标示的日期是冲突的,推测应以地图上标示的时间为准,)
3月8日 板庙(半庙)
之后出大峪口,经过二里半,龙渠,引驾回(居民200户),北留村,尹家衛(引驾回的另一个名称,地图显示这是另一处小一些的居民点,有居民60户),戎尖(东戎店),大兆(代兆)到达西安府(3月10日到达)。考察中费通起主要负责地图测绘(费通起在绘制俯视平面投影之外,通过摄影和绘画增加了观察点的垂直平面投影)、摄像,费伊思负责植物采集和气象观测。

Diels指出他们翻越秦岭的时间过早,所以能获得的开花植物较少,陕西羽叶报春是此次考察过程中采集到的最具研究价值的植物。此次考察中采集的标本多数来自甘肃西宁府,因为出于安全考虑,费伊思被安置在西宁府内地会福音堂(5月2日到达),费通起与后期赶来的台飞前往青海湖和鄂陵湖继续探险与测绘,然后南下,沿藏东边缘到达松潘厅,之后返回西宁府。如果费伊思能够同行,也许会在松潘厅采集到更多植物。
费通起1903年到1905年的中国-西藏考察,主要目的是填补地图上的空白区域,探索黄河源头,竭尽所能缩短与俄国在远东地区所获得之成绩之间的差距。他原计划乘火车抵达中国边境,但是俄国人阻止了这一企图。他不得不更改计划,乘船抵达上海,溯江而上到汉口,沿汉江考察,在兴安府改陆路,穿越秦岭,抵达西安府。由西宁府进入藏区边缘地带,考察了青海湖和鄂陵湖,再至松潘厅,返回西宁府后沿官道至汉口,又上海,乘船抵日本,乘“西伯利亚”号抵旧金山,受柔克义之邀访问白宫,又纽约与劳佛、夏德会面(可能是受李希霍芬的建议,费通起此次考察的涉及面是相当广,测绘、地质、天文、气象、古物、动植物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