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粥佐罗:《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最好方法》书评
在当下这个时代,学会写作很有必要
当自己尝试走进新媒体这条道路,没有任何基础,没有导师,仅仅靠上学时那么一些文化水平去写,才知道这条路多么不好走。当对自己写的文章充满期待,以为能成为爆款,第二天醒来发现阅读量不过百,自信瞬间被打击,无法在自媒体坚持下去,这就是现在的我,迷茫却又想继续坚持。
偶然看见《学会写作》这本书,内心燃起一丝希望。作者粥佐罗老师用3年写了300万字后,才重新理解了写作的价值,这本书总结了他对于写作的理解、新媒体写作方法的心得。全书共十一章,简单从写作认知、用户思维、选题能力、写作能力、素材能力、成稿能力、基本能力等做了详细的解读,通俗、简单、易懂。自己看完以后弥补了很多写作的盲点,让人豁然开朗。
写作,相信每个人都会,但好的写作方式不是人人都会。在人人都能写作的时代,凭什么他能比你优秀呢?关键是他懂得一篇好文章从开篇到完稿要经历什么。选题—框架—搜集素材—开篇—内容精简—结尾—结构布局。看着简单,但每一步都是一环扣一环,思维缜密,差一步,谬之千里。
以下是本人对书本的粗俗解读:
一、重新理解写作
作者说道很多人不愿意开始写作的理由竟然是觉得自己写的很差。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很可笑,第一步还没迈出就投降,要知道,时间如此宝贵,没人会一直取笑你。抛开自己写的很差的认知,写了才知道结果,不要永远都活在自己的认知中,连接纳自己不足的勇气都没有,还是趁早放弃写作吧。
想要写好文章,做好以下几点可事半功倍:提高自己的输入强度—提高你的输入标准—提高你的输入效果。
那这些怎么做到呢?很简单;
1.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
2.养成边读边思考甚至做笔记的思考;
3.要更聚焦,进行主题式阅读;
4.好的内容反复读;
5.阅读时,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
6.阅读过程中,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读书,不思考,时间就会浪费,人就容易废掉,少做白用功。想要写出观点独特的文章,就要多输入,多思考,刻意练习,运用所知道的,最后输出好的内容。
二、好文章的标准
想要用户为你的文章买单,就要读懂用户的思维,而不是随心所欲,记流水账。好文章如何打造呢?
1、多输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创造不一样的观点或其他作者没有提到的,用户看了之后可以收获新的知识;
2、信息富有稀缺性且密度高,用户时间宝贵,简单富有价值的文章就能瞬间虏获用户的心,拒绝废话连篇;
3、列好框架再写,赋予文章逻辑性,论证精彩,层层递进,把想说的话清楚表达给读者听,留下第一好印象。
4、容易理解
5、好好说话,不要说教,没有人希望被说教,要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成为朋友,站在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分享的口吻表达出来,这就是沟通的魅力。
三、如何写出好文章—选题、标题、素材、框架
1、选题
《孙子兵法》里有句经典语录: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写文章也如打仗一样,阅读量高不高,可能在你写之前就基本确定了。
高手写文章,先是找一个读者可能感兴趣的选题,然后想办法获得高阅读量。怎么去选题呢?
(1)戳中普通痛点,就是人们的恐惧。当你选好一个题目时,就要思考这个标题,可以覆盖多少人群,多少人看到时会有恐惧、会感觉痛;
(2)选题要引发共鸣,我们写的文章抒发的某种情绪可以让很多人产生了相同的情绪;
(3)选题要制造身份认同,确认自我,链接他人;
(4)了解自己的写作领域,借助热点赋能
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写作态度的人,发现“平淡生活的刺”,用文字表达出来,慢慢吸引读者关注。
2、标题
好的标题是什么?是给读者的确定性、是眼球聚集器,是一个很好的杠杆效应。越用心写的文章,越是有价值的文章,更应该写标题,这样才对得起你在打磨这篇文章的付出。
(1)、激发好奇心。面对未知,人都充满好奇心,只要激发了人的好奇心,不打开就会难受。比如《豆瓣9.9分,这片我是要跪着看完的》,到底哪一部片子,这么吸引人呢?
(2)激发认同感。当你的标题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代表了他对你的认同,就会分享给身边的人。
(3)激发危机感。
(4)展示回报值。要读懂读者的心理活动,他只会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看跟自己有关的、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内容。
平时取标题时,可采用列新奇反问、包装核心观点、挖掘危机关联、包装内容价值等方法,以上方法均在书中详细介绍。
3、素材能力
素材生活无处不在,不懂得积累素材一定不是好的作者。而好的素材不是搜出来的,是积累出来的。
(1)、及时收藏。无论是翻公众号、刷朋友圈、或者阅读文章,看到好的素材可以立马收藏起来,需要用到的时候,就从收藏夹翻出来。
(2)随时记录。第一你可以摘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第二记录你的碎片思考,等有时间了再去整理。
但不能只是收藏了、记录了就放着,而是要定期整理、定期熟悉,这样写文章时才能信手拈来。
4、框架能力
结构决定了你的文章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
对于框架,作者在书中总结了14个思考方向,分别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解—并列—递进—关联—过程—转折—对比—结果—反思—意义
根据这些思维模型,就可以列出很多观点,列好以后,再梳理一下,一个初步的提纲就出来了。
当然,在写框架之前,我们还需要定个主题,更好服务于文章。怎么写开头呢?激发好奇—展示重要性和价值—与我有关,对我有用。
而结尾作者也给出了三种很好的方法:制造共鸣—梳理文章重点—制造话题。
我们在阅读别人文章时,多有意识地去观察那些优质文章怎么开头、结尾。然后再举一反三,多观察、多总结,很快就能写出好文章。
四、成稿能力
写作不能等待,先完成再去追求完美。就如开头所讲,好的文章,需要列框架,当一个框架遇到瓶颈时,就写下一个框架的内容,如此往下,慢慢填充,总比你一直拖延不写要好。
有句话说得好,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没人能一步到位写出完美的文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书本还讲到写作的基本功就是持续刻意练习,我们从小到大的写作习惯就是华而不实地堆砌形容词,它已经变成了潜意识的一部分。所以,你需经常拿出自己写的文章,刻意改正,刻意练习。懂得了写作技巧,坚持下去,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