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一个奇特的地方
大几十乃至上百号人坐在一个黑暗的封闭空间,只有一束光从身后投到大银幕上。相邻者即使是陌生人,身体之间的距离也不超过20公分。
然而从落座到起身离座,短则一个半小时,长则近三小时,你甚至都不知道身边的人长什么样——虽然可能你和ta多次同频笑和哭。
影院的奇特,就在于此。
这种“最靠近的陌生人”模式,从我们开始接触“影院”时就已建立。上世纪90年代,我们人口数量达到3万的小镇上,有一个影院。
不同于现在的影院有数个大大小小的影厅,那时的影院只有一个可容纳大几百号人的影厅,每个时段也就只能放映一部影片。影院里还时不时会有马戏团歌舞表演——宣传海报上多是袒胸露乳的姑娘们。当然,年幼的我更喜欢看小矮人。
影院距离我家仅两三百米,饭后母上大人常常带我散步会路过影院。想看电影的时候,我上前向看门大爷求个情,就进去了。如此宽松的免票政策,现在估计难得一见。同样,放映影片中出现露点的女性身体,现在也是绝无可能。
《泰坦尼克号》上映的1998年,也是小镇影院不长不短的生命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一票难求一点不夸张,平时官方渠道售价三五元一张的电影票涨到了15元一张。影厅里的座位不够,入口处的过道放满小板凳。
我在这个影院看过不少经典国产影片,多数是学校组织观看学习。妈妈带我去看的,则都是好莱坞大片——感恩我妈。《泰坦尼克号》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刻,直接登顶。还是小学生的我疯狂迷上了小李子,直到现在他虽然大约有两个杰克那么重,还是看他顺眼。
说回电影院的奇特。
当异性朋友和你一起观影,银幕上出现女星裸体;当相亲对象和你一起观影,银幕上出现男女亲热画面;当爸妈和你一起观影,银幕上出现爸妈催婚女儿名场面。更别提,由于观影喜好不同造成的我在流泪、ta却瞌睡的经历了。
这些时候,你宁愿身边坐的是陌生人——至少不会出现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般尴尬。所以我大多数时候选择一个人看电影,选自己喜欢的影片,买时间和地点都最适合的场次,坐视角最好的位子。
很可惜,我没能享受过包场的快乐。看过观众最少的一场电影,是一部日本的歌舞片,整个影厅连我在内仅有两位观众。影片开场后,另一位观众才姗姗来迟。“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这种因一个看不到脸和身材、只有一个模糊轮廓的陌生人而产生的微妙心理,很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