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一切我都不喜欢,该怎么办!?|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余晓韵

欣妍(化名)走进咨询室的时候,空气都似乎变得沉重,似乎有千斤重担压在她身上,原本可爱的圆脸上一片愁云惨雾。欣妍最近的状态持续低迷,以前性格爽朗的她如今总是闷闷不乐,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了起来。好在辅导员及时发现了欣妍的异常,帮助她打消了一些顾虑和担忧,鼓起勇气来到了心理咨询室。这学期以来,欣妍都觉得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特别的不顺,时常觉得压力巨大。对于目前就读的专业,越发感到的不适应和不喜欢,高数和专业课经常听得一头雾水,学习越发觉得吃力和辛苦。即便努力强迫自己加倍刻苦学习,还是一直不见起色。好不容易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决定参加校内的考试争取转到其他专业的机会,本来应该为这竞争激烈的考试全力准备,可就是无法安心好好看书复习,情绪也会时常莫名其妙的失控甚至崩溃,感觉自己完全无法调节悲观和失落的情绪,为此很担忧和害怕。更糟糕的是,欣妍的这种情绪在生活中已开始“泛化”,开始觉得学校里的一切自己都越来越不顺眼、不喜欢。觉得同寝室的其他同学也越发的无聊和讨厌,和自己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完全没有共同话题和兴趣点,不由地排斥和疏远她们,不想和人说话,只想自己一个人呆着,感到非常孤独和想家。经常会没来由的感到消极和不知所措,对现状无法适应但更无力改变,每天觉得内心都饱受煎熬,睡眠质量也大受到影响。夜晚休息不好,白天精神状态就越发糟糕,如此恶性循环让欣妍痛苦万分,已开始有休学回家的打算……经过几次访谈咨询后,欣妍的情绪有较明显地好转,在咨询师引导其进一步探寻内心冲突的过程中,欣妍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目前所就读的专业并不是内心喜欢和实际擅长的。由于从小接受正规的艺术培训,欣妍有很好的美术功底和设计爱好,也有一个成为设计师的愿望。不过由于一直都是听话的乖孩子,对于未来的道路也没有明晰的目标和想法,自然只有顺从父母的意愿,放弃了父母眼中很“不靠谱”的梦想,选择了现在的专业。而目前对学习很大的不适应和抵触就来自于对目前所学专业的无感和排斥。加之知道以前的一些朋友进入艺术类院校后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如鱼得水,越发让她觉得现在的生活让人无法忍受、进而开始失望烦恼、痛苦迷茫。

咨询师分析:欣妍遇到了很多大学生会都出现的“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在经过高考进入大学之后,每个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由于我国目前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明显脱节,小学中学的生活更像“圈养”,大学的生活类似“放养”,需要较以前阶段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规划能力。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中每个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和适应能力,同时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相较高中都有巨大改变,面对远离父母、好友的陌生环境,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不少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诸多心理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比如:大学新生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进入陌生城市生活,面对不同的地域气候、饮食、风土人情等不能很好适应,甚至出现生病等现象。高中阶段学生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日常生活有父母亲朋包办,大学新生第一次面对自主的生活,盲目不知所措:不知计划生活开支,出现“寅吃卯粮”;财物安全意识淡薄,容易“丢三落四”;不善于整理内务和料理个人卫生,宿舍公共卫生一塌糊涂。不适应大学相对开放和宽松的管理方式,无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沉迷游戏和各种娱乐、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内心空虚,严重影响大学生活质量。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自我调控能力欠佳,当不能正确平衡学习、交际和感情时,会产生心理矛盾冲突。一些学生入校后,发现校园与自己理想中的象牙塔很不相符,心里落差较大,对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变得漠不关心,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感到孤独与寂寞,本想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不知从何处下手,进而产生失落焦虑、迷茫痛苦的心理。

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是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就能促进当事人的发展,如果发展过程受到阻碍,有可能会造成发展停滞和心理受挫等问题。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类型一般有以下几大类:(1)自我发展;(2)学习问题;(3)就业择业问题;(4)人际关系;(5)恋爱及亲密关系等本案例中,欣妍的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面临较明显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和现实就业前景的矛盾。在自身尚未足够成熟并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的情况下,欣妍遵从父母的意愿选择了更为“稳妥”“就业前景好”的学校和专业,而这一选择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采取的。但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表现为大学生逃课、厌学,对前途迷茫、混乱,内心纠结、矛盾等各种问题行为和相关的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和尖锐。当今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诉求和困惑也是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重视的。

咨询师建议:1、欣妍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主要以心理问题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对目前大学专业和环境的失望感、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失去学习目标的空虚感需要得到及时的释放和专业性的疏导。欣妍选择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痛苦的感受能得到释放,混乱的思绪能得到梳理,同时能学习并练习情绪控制、自我调适、人际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客观的评价自我,逐步完善自我,提高环境适应能力。2、欣妍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入校内的相关社团和组织,积极开拓自己的人际圈,寻找兴趣相投的伙伴,从同伴中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当青年人悲观失落时,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青年人有强烈的表达、倾诉和寻求身边人尤其是同伴理解支持的愿望,即使在情绪最低落,将自己几乎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对真心的朋友仍会敞开心扉。而这一特点也是青年人能够进行助人自助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在心灵的黑暗中,尤其不能放弃希望和求助的意愿。即使自我评价已降至冰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和周边的人和事已成僵局和“不可挽回”之势,仍要在最困难的时候尽全力坚持,用所有知道的方式“拉自己一把”。

3、大学生的专业发展选择和职业定位规划是一个庞大且专业的话题,这里我只根据本案例简述一些观点和现实性的参考建议。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确认和职业定位规划前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首先要对自己的性格、三观和兴趣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想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及真正的兴趣所在才能找到让自己生命感到愉悦和价值所在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其次要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家庭成长背景做全面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看自己的特长、优势,明确自己的长短板,以扬长弊短来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考虑维度之一,然后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估,在特定的环境中寻找最优答案,最后能形成具体可量化的目标。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与大家共勉 作者介绍:

余晓韵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
艺术治疗导师
《心灵密码:人人都爱心理学》节目客座嘉宾
受训经历:研习精神分析、NLP心理治疗、萨提亚家庭治疗、TA(人际沟通分析学)、催眠疗法等。善于运用沙盘、绘画、舞动等多种艺术治疗方式,有丰富的个人和团体辅导经验。风格平易亲切,敏锐灵活。 擅长:儿童心理健康、青少年成长,个人职业困惑、情感婚姻、情绪障碍等领域。 余晓韵老师经典原创文章:“信息上瘾”来袭,我们怎么办?“重口味”为什么会吸引人?│个人成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爱的银行”│自我价值黑暗处有什么?│怕黑是人类本能假如你的善心被“欺骗”了自我发现的旅程│踏上你的“英雄之旅”(一)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勇敢的成长 ——《鬼妈妈》观后感你和自己的关系,是恋人还是朋友?抑郁来袭,如何是好?“问题孩子”or“问题家庭”│原生家庭影响
幻境与现实,你作何选择?
成都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一直在这里,期待与你相遇。
成都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是成都地区第一家专业从事心灵成长与咨询的机构。长期以来专注于心理创伤治疗以及个人灵性修持领域,深度探索人类痛苦的解脱之道。目前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规范的心理咨询师团队以及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志愿者队伍,涉及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情绪情感疏导、婚恋咨询、灵性辅导、心理学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
联系我们 :
028-83511520(座机)
13348833556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号,及时获取心理学、心灵成长讯息。】
官方微信号:teresa26184008
我们的地址:人民中路三段57号十九冶大厦1613室
交 通 指 引
【公交】大安西路西站(126路,127路,42路,75路);
万福桥站(16路,52路,55路,夜间专线298路);
武都路东站(127路,42路,75路);
【地铁】地铁一号线,文殊坊站K口出。
美丽的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