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从心开始
小结:从新开始---面对棘手问题的时候,关键对话高手是这样关注任务目标的。
1、从我做起
记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2、关注你真正的目的(一冷三问)
发现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说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你的真这个目的,问自己:“我想为我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最后,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3、拒绝傻瓜式选择
在分析行为目的时,留意哪些情况下你会说服自己做出“傻瓜式选择”。
留意你是否总是告诉自己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成与败之间做出两极化选择。
利用对比说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
说出你希望的目的之后,明确你不希望实现的目的,然后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
实际上,由于大部分人的对话方式都是受长期习惯影响而成的,要掌握关键对话,必须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在人际关系方面,并非一日之功就可以掌握关键对话,你不能指望像喝下魔法药水一样马上实现华丽转变,而是必须深刻的从审视自我开始。
对话的第一个原则:
从心开始——即审视你的内心:如果你无法正确认识自我,那肯定无法展开正确的对话。当面对关键对话时,你会下意识的采用多年来形成的沟通习惯——争辩不休、沉默不语、自以为是。。。
两个孩子上厕所的恶事情: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是我们的动机有问题,即我们常常弄错要面对的目标。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时改变错误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的苦恼时由他人导致的,我们总是简单的认为:“只要能搞定‘麻烦制造者’,一切问题 都会好起来。”实际上,正是这种错误的念头在组织我们利用对话解决问题,,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对话高手总是能制造奇迹了,这是因为他们坚信,要想解决好“双方的问题”,只能从自己开始,在自身上找原因。
轻声说重话,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前面说到从审视自己开始,: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因为富裕者会更加努力,而贫穷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
从心开始,换句话说,在展开高风险对话时,他们总是首先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动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动机都不会动摇。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他们依然能坚守自己的目标。
当我们在关键对话中受到攻击、沉重压力和强大的反对意见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思维短路,忘记鼓励大家向共同观点库添加信息的目标,转而希望战胜对方,惩罚对方或是寻求安全港湾。
格瑞塔办公楼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关键谈话中,无论受到攻击、压力还是反对声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关注你的真实目的,要改变当前被攻击、压力的关注点,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暂停和对方的互动,转而审视自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坦率诚恳的探索自己的目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吧,我的表现有些咄咄逼人,表达观点的当时太过于强势,一心只想战胜对方,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开始只是想选择度假地点,现在成了想证明自己的看法更加高明。”
如何做:
很简单,按照格瑞塔的的方法去做,你可以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1、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2、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3、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4、要想实现目标我该怎么做?
(问自己问题的重要意义:1、它能提醒我们关注真正重要的目标。2、它能让我们麻木的大脑重新活跃起来。)
对话高手善于在关键对话过程中面对复杂问题的秘密:我希望通过这次对话为自己、为对方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怎样的目标?
1、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
2、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得多目的
3、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最后的结果就是逼迫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或建设性的选择。)
从心开始小结:
1、从我做起
记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2、关注你的真正目的
发现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你的真正目的,问自己:“我想问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最后,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3、拒绝傻瓜式选择
留意你是否总是告诉自己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成与败之间做出两极化选择。
利用对比说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
说出你的希望的目的之后,明确你不希望实现的目的,然后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