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父母的无奈时刻
查看话题 >“养生大师”现形记
今日母亲节,不知道我的母亲知不知道这个节日。
我想她现在应该知道吧,毕竟自从前年买了智能手机后她就天天在家刷抖音。手机简直给她开了“天眼”,给她的晚年生活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世界的大门手,把她从一个绕着厨房(做饭)和卫生间(洗衣服)转的劳动妇女解放成追求晚年生活品质,探索个人生命意义的新女性。她关注抖音里的新闻,比我先知晓国外疫情恶化,知道打疫苗的重要性;她也听风就是雨,抢购盐米,还说银行以后手机都不能用了,要在家储存现金;她更是养身达人,迷信保健品而不自知,熟稔每种食物药用价值,走过路边总要探寻传说治疗这个病那个病的什么什么草,颇有江湖游医风采……
她的前半生没有节日的概念,后半生虽知晓也并不计较。她来我家吃饭,一个人提着两袋水果进门来就将水果扔在茶几边上,看到饭桌已经准备好,入座就吃。说今天跟一帮老姐妹去采了半天桑果,准备将桑果晒干了慢慢吃,这是她网上看来法子。我问:“爸怎么没跟你一起来?等等他再吃吧。”“他谁搞得清楚,吃饭永远塌班!”她对我爸永远不满意,嫌他干活慢,吃饭不准点,烧菜过剩,油盐过重,天天重样买那几个菜,自己家的事不积极别人家的事一头热,不懂得计算,只会苦干不会巧干……她揪住他身上的缺点不放,天天唠叨;他也死性不改,冥顽不灵。话说间,她指出我泡石斛的方法不对,说全浪费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应该把石斛嚼烂吞下去,因为营养全在石斛茎内的黏液里,又说应该打成粉吃下去才好,她已经找到打粉切片的地方,买了西洋参去弄过了。说起西洋参,又开启吐槽我爸的模式:“你过年买给你爸的洋参丸,你爸吃了两盒就不吃了,说没效果。他懂什么,他以为吃了就能立刻打死老虎了!人家说他这几年没怎么变老,还不是吃的那些有用!”这些年,她不仅躬行践履,还拉我爸下水,严以督导。我能想象每顿饭,她指着这个菜说对什么什么好,那个少吃点,怎么怎么不好,我对我爸这种“水深火热”的日子深表同情,更对他坚韧不拔的忍受力深表钦佩。
然而,岁月不饶人,再周全的保养,身体这台精密仪器也有出错的时候。一次,我正上班,接到她电话。她小心翼翼地询问我有没有空,我问她咋了,她好似做错事的孩子般轻声慢语告诉我她咳嗽厉害,夜里咳得都睡不着觉,感觉无法支撑下去了,虽然之前自己跑去社区医生那配了一个多星期药,但丝毫不起作用,反而更厉害了。我一听,知道情况不妙,不然她不会打此类电话,她的电话十有八九都是问我今天回家吃饭吗。我请假带她去医院拍了片,看了急诊,查出来肺部有钙化小结节,气管有个部位扩张。她很紧张,害怕得了不好的病。医生告诉她情况不严重,回家按时吃药再来复查就行。带她回家,我看到桌上摆着一碗灯笼果样果子煮的水,估计又是哪个偏方。这回偏方失灵了,搞不好还延误了病情,我想说她几句,又想到在医院里她像傻子似的不会在机器上挂号、取片,不知道在偌大的医院该往哪儿走。我滚到喉咙口的话又落了回去。
这回,她的病情超出了医生的预判。她老老实实又吃了一周药还是丝毫没有起色,无法,我只得带她去省城找名医。鉴于前几年,我带她在省中医院的一次成功就医经历——一袋白净的芦根和一盒阿奇霉素治好了我妈缠绵久时多方求治无效的咳嗽,我们这次准备再去找那位医生。当年坐普通门诊的小医生如今已经成为名医馆的重量级医生。当然,我母亲的病今非昔比。名医仔细看过片子,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说,这气管扩张之处想要恢复是不可能了,未来只能加强保养,减少发病次数。名医给她配了中药也配了西药,让她吃完七贴药后务必再来。等药的时间,我们坐在门诊大厅凳上,母亲情绪低落,说,耽误我上班了,老了净给我们添麻烦。想到我们挣钱不多,孩子花销大,不想给我们增加负担。又说年轻时干活重多,现在老了就怕三天两头跑医院,吃苦的还不是我们晚辈?已经尽心尽力保养了怎么还是不行……听着母亲忏悔似地絮絮叨叨,我终于明白母亲是为何自学成才成为保健专家、养生达人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老年人:前额头发稀疏斑白,上嘴唇的唇纹似乎更明显了,手上竟有了老年斑,感到熟悉又陌生起来。她不再是一只箩筐挑着我另一只挑着满满一筐桑叶,虎虎生气地走在泥泞田埂上载我回家喂蚕宝宝的妈妈了;也不是每次离家去大学读书时塞我一叠现金,千叮咛万嘱咐说在学校别舍不得吃的妈妈了;甚至不是我下班回到家看到的——抱着我儿子,两人张着嘴巴仰着头,坐在沙发上睡着的妈妈了……眼前的她是一个孤独恐惧的老人。她一生没有享受过母爱,没有见过母亲的面。她出生一个多月,大年三十的夜里家里发生火灾,我外婆将她抱出放在屋旁的毛灰棚里,然后冲进火海抢救财物。据说她被梁上掉下来的织布机压住,再也没能出来……没有母亲的苦和难,没有人比我母亲更懂。
我看着她,认真地思索起理由安慰她来,我说:“妈,人食五谷杂粮都会生病,老了疾病渐多也在所难免。你已经做得很好,认真学习照顾自己和老爸,尽量不给我们添麻烦。但是生了病还是要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这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节省……小的时候你照顾我们带我们看病就医,现在轮到我们照顾你,这不就是养儿育女的目的吗?”她听了欣慰地笑了。
其实,我真的没有怪过她,更没有嫌她是累赘。我明白,她“走火入魔”的背后是一颗为我们着想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