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入两万,工作轻松,却想要辞职

作者l 黄三水
来源 l 黄三水频道(ID:hss2083)
网友提问:
我30岁左右,未婚,上班六年,月收入差不多两万,但现在想要离职。
理由如下:
1、 长期失眠,白天感到虚弱,很影响工作发挥和记忆力。
2、职场瓶颈了,我很难再往上升了,很难再突破,精神状态不够充沛。
3、对工作内容厌倦,每天都在混日子。工作也无法带给我成就感。
离职后的生活我也想好了,首先养好身体,睡足睡饱,然后每天健身,学习,结交新朋友,去找能激发我生命力的事。
更要努力找寻赚钱的方法,努力实现自由职业,但我身边的朋友,全部劝我不要折腾不要瞎作了,和我说外面的世道多难混。
多少人为了几千块工资累死累活,让我千万要珍惜这么好的公司,说我一旦离职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说我这个年纪不能再这样任性了,说万一我外面闯荡失败到时都中年职场危机了等等..
结果我动摇了,我被他们说得很害怕,因为老实说我不是那种有胆魄又果敢的性格,但是每天想离职的念头又萦绕不息,无法熄灭。
再补充一点,如果不离职,我能得到每个月固定的工资,轻松愉快的职场环境,正常的外界社交沟通,慢慢积累的行业经验,所有这些都是我能清楚看到的。
可一旦离职我将进入一种无法把握的,未知的,难以预估的生活,犹豫了一年。想问问您的看法。谢谢!
三水回答:
你好,我认真看完了你的困惑,能理解你内心的焦虑,其实主要的关键点并不是离不离职的问题。
而是你想提升竞争力,你把提升竞争力的希望,寄托在能够激发自己生命力的事情上。
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超越。
总是担心生活质量突然变差。
总是担心身边朋友的嘲笑声。
总是担心这一辈子就此平庸。
然后开始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又害怕失败,一边过着安逸的生活,一边又想着失败带来的后果,然后止步不前,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所以,下面是我给出的一些建议,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一、用一年时间找到点燃自己激情的事
我们都知道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更有激情去做事。
但现实是很多人一直在寻找,最后却没有结果,于是徘徊在实践和幻想之间痛苦万分。
主要原因是没有设置截止日期,然后导致了两种情况:
1、找到了很多喜欢做的事情,然后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成。
2、无法找到喜欢的事,然后迟迟不去做,最后浪费了时间。
因此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日期,通过截止日期来督促自己成长,我给的建议是设定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通过使用“回馈分析法”来收集自身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优势和激情所在。
回馈分析法:
首先,当你要想做某件事时,先写下你所期望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你的目标结果。
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做,在9-12个月之后,将实际结果和你的期望做对比。
通过对比之后,就能够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如果不适合就可以重新换,然后继续使用“回馈分析法”。
通过这套方法能够用极低的成本和时间,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并喜欢的事情。
举个例子:
如果喜欢做设计,就用一年时间全力以赴去做,然后结合预期作对比,找出自己的优点和擅长点,当发现自己不适合后,果断换其他的事情做。
很多人之所以迷茫焦虑,是因为根本没有使用正确的策略,以至于原地不动,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才是最可怕的。

二、健康是每天的工作
没有健康的身体会直接影响判断力,很多时候我们在做某项决定时,往往会将身体健康放在考虑的第一位。
比如:选择更高薪水的工作时,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或者体力,如果考虑到自己在脑力和体力有所欠缺,我们会直接选择放弃,因为身体吃不消。
所以身体的健康非常的重要,这一点是我在前两年有深刻的意识,当时正从第二次创业失败的困境中走出来,健康状况非常差,经常感到头晕胸闷喘不过气。
为了改变现状我强制自己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去慢跑五公里,熬过前期的不适之后,仅仅三个月左右,就能感受到身体机能在恢复。
每天精神状态都恢复得很好,于是跑步也形成了习惯。
所以,身体状态如果不是很好,建议一定要立马开始运动,无论工作有多忙,一定都要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尝试做一些运动。
只有激活自身细胞,加速新陈代谢,身体才能保证基本的健康。
有了健康的身体,在做重要决策时,才不会被各种束缚所限制住,当然,并不是说要加班,而是能够充足的精力去应付那些棘手的事情。
三、要有掀桌子的勇气
应该对自己的选择做好承担的准备,优柔寡断这个词是贬义词,我们都知道,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经常陷入到优柔寡断的局面。
如果对一件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我的建议是一定要用笔和纸把优点和缺点都列出来,然后在段时间内立即做决定,当选择之后,就立即去执行。
没有任何决定是完美的,只有将决定做到完美的人。
比如:当你决定要离职的时候,就应该思考到后果,如果这个后果能够承担,就立即离职,因为时间是有成本的,决策也是有成本的。
优柔寡断只会将这些成本不断放大,最后影响到接下来的一系列事物。

四、不断追问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是不同的,思维也会不同,思考所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
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思考,只有你自己,当你无法将一件事情思考清楚,就千万不要全部听信别人的意见,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性。
我给的建议是,如果还没有想好要做什么,就先花一些时间去思考,不断去追问自己:
这后半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一个月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要被自己给限制住。
历史上很多有高成就的人,包括现在社会有高成就的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思考。
并且喜欢去一些很远的地方,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进行思考,当思考完毕后总能找到突破口。
所以我给的建议是,如果时间充裕,条件允许,可以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远一些的地方。
去接触新事物,新面孔,这这个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通常能涌现出更多的感悟。
最后:
提升竞争力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强,更沉着冷静,以至于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但是提升竞争力的过程通常伴随着痛苦和焦虑,这是人之常情,没有谁是一帆风水。
只有那些能够熬下来的人才会成功,因此要把时间的维度拉长,不要只看当下,而是要放眼未来。
曾经有个笑话,让我记忆深刻:
一个20岁的年轻人,每天都负重前行,用命换钱,于是在40岁功成名就,50岁就去世。
另一个20岁的年轻人,每天很努力,工作也有节制,该玩的玩,日子很轻松,在50岁时才混出了一点模样,但是开心的活到了80岁。
两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我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第二个年轻人。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拉长自己的时间线,利用时间的长度去提升自己。
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而是要保持平常心,提升的速度虽然很慢,但是时间足够长,坚持下来的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我是黄三水,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有用,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谢谢!
如果想知道如何快速提升个人能力,欢迎来关注公种号【黄三水频道】向我提问,说出你的困惑,希望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陪你一起成长。
作者介绍:黄三水,90后连续创业者,经历过自己的高峰,更经历过低谷,在这里只分享对你最有用的干货,愿我陪伴你,一起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