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山河令》演唱会后
演唱会结束两天了,可能是为《山河令》写的最后一篇文了吧,就让我好好和这部剧告别吧。
关于看剧的心情:《山河令》之前,我看剧都是看一部抛一部,从来不会有兴趣去关注演员剧外的生活,对于我来讲演员最重要的是作品,作品不好我甩都不会甩。如果演员的某些行为触及我底线了我连作品都不会去看。而且自己比较理性,也会理性地看问题(回想下当年考GRE作文里的argue部分)。《山河令》是我实时追的第一部国产剧,加了豆瓣组,和豆瓣小伙伴一起讨论。因为超前点映,中间会有几天没有剧更新,就会去看看主演采访。第一次看他们采访是优酷的“战狼看剧伪直播”。第一次看到剧外的张哲瀚、龚俊,俩寸头,和剧里的感觉一点都不像,我还觉得他俩演技不错,剧抛型演员。而且他俩性格很好,有什么说什么,而且私底下关系肯定不错。张哲瀚的小表情很好玩,比如“我们没有NG的,只有重拍的,制片人觉得我们。。。,让我们收敛点”(配合他的表情,看一次笑一次,太可爱了),还有说打戏的“老温的扇子扔出去杀一大片,我就得打好久,我又不想打blablabla。有时候吃饭吃到一半就被喊去吊威亚,就想吐还得忍着”(大概这个意思),就觉得没有主持人他俩都可以聊下去。龚俊就乐呵呵地在旁边讲,大大方方、坦坦荡荡的。做游戏的环节也很好玩,张哲瀚比较机灵,有的问题就随口回答,龚俊比较认真,什么问题都会认真想一想,就觉得是个实诚孩子。对比上一部耽改剧两位主演的采访,明显地感觉他们真的很大方。(我去年3月份在油管上看的cql,下面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我也不知道在国内的情况,看就完事了,顺便看了他俩的采访。一个比较敢讲,一个就是有很多顾虑)。


有段时间组里经常吵架,我就去隔壁两个组逛了一圈,结果一片和谐。一边看帖子一边还想,这些人太会嗑了,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能嗑出个花,什么踩点、时间线,真是刑侦届的人才。惊叹的同时又觉得很可爱。到这个时候,我还是觉得他俩就,好朋友嘛。后来看了桃叨叨的采访,对,就是这个采访让我觉得他俩有点什么。我相信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这期采访龚俊全程状态不在线,支支吾吾,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其他原因。但关于剧里角色的问题他之前应该回答过很多遍了,不至于这么多遍下来还磕磕绊绊。还有那个鱼粉vlog,龚俊一脸娇羞的表情,对面肯定不是普通的工作人员,谁会对同事露出那样的表情?而且他俩之间没有安全距离。超a有个摄像头从上方拍到张哲瀚把头靠在龚俊肩膀上,龚俊躲都没躲。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吗?“卧槽,他俩竟然是真的?”我的微博卸了好多年,手机里也没有抖音、小红书之类的软件,我也没看他们发的文字,文字就感觉像阅读理解题,怎么解释都能解释得通。我只看他俩的合采和活动,emmm。。。要说是营业,何必做到这份上。而且一些举动和反应是下意识的,演不出来的。即使关系再好,能一直贴贴?从肩膀到膝盖都贴贴?我到现在只和我老公和女儿贴贴,我自己爸妈都不行,好朋友也不行。我老公也看剧了,比我追得还勤快。还跟我说“龚俊的眼神让人受不了。”(我内心:人家张哲瀚盯着这双眼睛这张脸看了四个月。。。)我让我老公看他们的物料,他一开始还嘴硬:“他俩演员嘛,表现出来的肯定就是愿意给你看的喽。”后来给他看演唱会上最后那一抱,嗯,他终于承认之前是他眼瞎。

关于演唱会:宣布要开演唱会的时候,我挺紧张,生怕搞砸了。带着忐忑的心情看了5月3号的演唱会,又带着期待和惆怅的心情看了5月4号的演唱会。看完以后很感慨,总觉得要把心里的感想写出来我才能好受一点。演唱会能看出来很用心,演员完全还原了剧里的造型,马姐说把剧里的妆发老师都请回来,为演唱会做准备。两位主持人也特别好,而且是很喜欢剧的,也知道山人们的一些梗,看来没少逛隔壁两个组。还有剧组的演员,真的特别特别好。参加演唱会的演员戏份有多有少,有老戏骨也有年轻演员,大家都很用心地参与进来了。没有自己参与的环节的时候就安静地看着,不会没有眼力劲地抢戏;有自己参与的环节的时候就大大方方地玩,有梗,也玩得开。5月3号那场,三位五湖盟大哥在后面举牌子,真的好可爱。Share李岱昆性格也很好,该出力的时候就出力。在运送钉子的时候他跑得最多吧,成岭从筐里夹出来的时候就在旁边等着,然后一路送到黑子老师那里。在贴钉子的时候蹲着给龚俊的鞋底贴。5月4号被点名唱歌,唱完了主持人说要不要和庄主合唱,他说“我不敢,让鬼主和他唱“,就性格很好的一个人啊。还有5月4号高盟主唱京剧那段,送给“温周之恋”,“祝他们白头偕老”,真的又可爱又感动。这种有资历的演员,什么没见过,以前电视剧大尺度的多了去了。而且主办方也不可能对他这样资历的演员有什么硬性要求,他不想说没有人会逼他,但他就是这么说了。还有千巧、毒菩萨和赵敬的走秀。毒菩萨一把抱起千巧,谁也没想到吧,然后她俩一起推开了渣男赵敬,“渣男都给我滚,谁说女人一定需要男人?”还有义父“弹琵琶、带share去荒岛、带哲瀚去、夺人所爱”。再看看他们唱的歌,都是懂自懂。这么有爱的剧组,没有人觉得同性之爱上不了台面,没有人带着嘲讽、看戏的态度看待,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做自己,爱很珍贵,无关性别”。

5月3号的演唱会给了阿湘小曹一个圆满的婚礼。阿湘开口唱的时候我尴尬地笑了,第二段她哭着唱不下去的时候我也跟着哭了,小曹接了过去,牵着阿湘的手一起唱完了。接着阿絮和老温盛装出场,罗姨也带着喜糖来了。最后罗姨那句“阿行,什么时候轮到你大婚啊?“就真的很。。。心酸,就像剧里第12集看到老温哽咽着说着”原来我是个好人啊“那一段的时候的心情。谁不知道剧里老温和阿絮是一对,剧外大家也都看在眼里。现在的环境下,阿行不会有这么盛大的婚礼,可能也不会有自己的孩子、没有机会为自己女儿送嫁,会有多少流言蜚语、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等等等等。

5月3号最后龚俊说的那段”对于我人生来说无可取代的一部戏。。。感谢最好的对手,周子舒,谢谢张老师。“他是真的感激这个在剧里倾囊相授的前辈,在剧外向所有人安利他真诚、认真的张老师。5月4号最后一场演唱会,最后的道别。张哲瀚最后说”还有一些话对俊俊说“,龚俊肉眼可见地手抖,然后张哲瀚说了那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腹稿,最后看着龚俊的眼睛说”我永远都在“。这句承诺有多重,懂得人自懂。对标一下我自己,这样的神情我老公只在讲”I do”的时候有。(我俩结婚的时候就去法院签了字,找了法官做见证人,邀请了几个朋友,在法官说完那些话后,郑重地说了两个字”I do”。)其实到这里我还能忍住,就觉得很感动,很不舍。最后主创和演员上台做最后的道别,马姐说到”谢谢你们懂我“,我终于憋不住了。就像做一个不被看好的项目,大家都在嘲,经费不够,替身演员抢不过人家,唯一能做的只有埋头努力,种种艰难委屈只能自己消化,无人诉说,最后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欢,真的特别不容易。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人能懂自己呢?我自己老公有时候都不能理解自己,有时候我自己都气得牙痒痒。演员们一人一句和大家道别,虽然距离杀青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但两天的演唱会,尤其是那么盛大的场景,情绪会被抬得特别高。很多演员都含着眼泪和大家告别,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是真的要和这部剧说再见了。特别不舍,是因为不舍得这样美好的感情。上一次这么不舍是看完《请回答1988》。因为里面的感情特别美好。不仅是爱情,还有邻里间的感情、朋友间的友谊、和父母亲人的亲情,美好得很难在现实世界里看到。这一次不舍得也是因为《山河令》带来的美好,剧里”信你、懂你“的知己情、爱情,剧外演员们有爱的氛围,真的特别美好。

想想现实世界中,特别是在国外,周围很难有固定的朋友。“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也有人匆匆逃离,这一个人的北京“(一个人的北京,by好妹妹乐队)。现在工作,跟同事也只谈论跟工作有关的话题。刚出国的时候,我队友提醒我要谨言慎行,因为你不知道你面对的人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经历。不像读书的时候,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判断这个朋友值不值得交。《山河令》剧组的演员他们只是相处4个月的同事,(有的和张哲瀚以前认识),有的和老温阿絮的对手戏并不多,有的还是从别的剧组借来的,但大家都为了这个剧的演唱会又聚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他们,告诉他们“你看这没什么”,真的很好。

关于演员和自己:我不追星,上学的时候也没追过,只买过专辑。可能比较理智吧,或者比较晚熟,和那些歌没那么强的共鸣感。上中学那会儿大概是华语乐坛最后的辉煌了吧,周杰伦、孙燕姿、梁静茹、萧亚轩、林俊杰、陶喆、飞儿,好多好多。我买的第一张专辑是林俊杰的《乐行者》,还是磁带,就是觉得好听。看电视剧也一样,很少关注演员,只看他们的作品。我的微博已经卸了好多年了,也没有抖音、小红书之类的软件,只是觉得刷这些是浪费时间。国产剧看得也不多,美剧、英剧、日剧看得比较多,但有小孩后基本上也没时间看了。《山河令》是第一部我看完后还有兴趣去找那么多物料的电视剧。后来想了一下,还是因为演员演得好,让我有兴趣去了解一下他们,结果发现他们真人也很好玩,于是又会去看更多的采访和他们合体的节目。看得越多越觉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很难得,尤其是在追名逐利的娱乐圈。
张哲瀚智商、情商都很高,也很会讲,言之有物而且真情实感。他在超a里向台下的所有人安利龚俊,告诉他们龚俊很真诚、很认真,他的认真也感染了身边的人。如果只是营业,完全没必要做到这样。干嘛要推(潜在的)对手啊,是给钱了吗还是做了什么交换啊?以张哲瀚的骨气和个性,他会接受?肯定是龚俊身上的品质让张哲瀚觉得值得让更多人看到他这样一个优秀的演员。大多数人只看到龚俊的“快乐打工人“、”长得好但憨憨“、”唱歌跑调“、”有钱赚就很开心“。他的张老师看到了他的努力、认真、真诚。成年人展现出来的都是他愿意给你看的,因为谁愿意把自己凄凄惨惨的一面给别人看啊,生活已经够苦了,你还垮着脸是让所有人跟你一起不痛快吗?所以龚俊展现在镜头前的都是乐呵呵的形象。但人也有低谷的时候,成年人选择”不说“。看过张哲瀚的雅顿采访,说了一通他对于“不说”的理解,可能跟他的原意不一样,但我想我能理解里面的意思。说,倾诉,总要有个对象让你去说,你跟谁去说?家人?朋友?另一半?以前遇到烦心事我还会跟我爸妈讲:“读博压力好大”,我爸妈说“读不下去就回来吧。” “养孩子好烦啊。”,我爸妈会说“大一点就好了。” 次数多了,我就不太好意思跟他们讲了,不想让他们再为我操心。朋友吗?朋友也有自己的生活,而且也不想一直听别人的抱怨吧。自己的另一半吗?有段时间我心情down到谷底,就感觉是深陷在负面情绪的漩涡里,希望有人拉我一把。每天压力很大,上学+上班+带小孩+找新工作(小孩在家上学),时间不够用,事情还特别多,压力大到身上过敏脸上长痘。有一天实在是觉得崩溃了,跟我队友一顿哭,他告诉我“那别人也是这样过来的啊,现在趁年轻就是要拼搏啊。”道理我都懂,但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啊。队友对我好吗?很好,他也很会安慰人,但他有时候安慰不到点子上,让我更加窝火。后来我找了心理咨询师,因为我觉得可能只有心理咨询师能让我去“诉说”。
龚俊可能属于“开窍”晚的小孩吧。读书的时候想着打游戏,要考大学了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上了大学可能也不属于在学业上上进的学生。毕业了,工作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于是开始发力。他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到北京后吃过亏,于是自己开工作室。想做演员,自己又没什么背景,那就自己跑组,自己去争取机会,他做了当下对自己最好的选择。生活哪有”容易“二字,风光背后有多少付出只有自己知道。但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成的事情,各行各业都是。有一部自己的代表作很不容易,后面也要有作品续上才行,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
张哲瀚”十年硬汉无人知“,演过很多剧,一起搭戏的火了自己也没火,有的剧还播不了。很多事情不是说努力了就会有好的结果,可能有时候就是缺了那么一点点运气。想想自己,读博5年,越读越不开心,毕业了生小孩了,还要找工作、带小孩、操心身份问题,工作又受身份限制,想着不要把路越走越窄,那就换条路,读个其他专业再找工作。就像爬一座山,爬到一半发现前面没路了,只好重新下山换条路走。而我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已经过30了。有时候想想会有点后悔,如果当初没选这个专业会怎么样,但现在再去讨论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多大意义。而我做了当下最好的选择,我尽力了。我还看了张哲瀚以前打篮球的视频,真的是球场上会发光的少年,后来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篮球,看着心里挺难受的。我没有受过那么重的伤,但总会有些小毛小病,每次回国就像返厂检修一样,大大小小的零件都要检查一遍。有一年回去体检,检查出了一点问题,要动手术,医生说有可能不孕不育。看了好几个医生,都说要手术。我知道对于医生来说是个小手术,但手术前我对于未知的恐惧是很折磨人的。我不知道里面情况有多糟糕,会不会做切除,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做完手术差不多过了两周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回美国,学业还没完成,再不回去导师要骂人了。我爸妈担心我吃不消,陪我一起又呆了两周,还有后续的一些治疗,还要忍受一些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现在想想没什么,但当时的心情就是在“想开点”和“以后会怎样”之间横跳。我只是经历了一个小手术,再想想张哲瀚,是以放弃了他热爱的篮球为代价,那段时间是很难熬的,就是身体的病痛带来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但他很坚强乐观,开始打高尔夫。生过一场病,有更多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会慢慢捋顺。人的认知、心理发展不是线性的,一场病痛、一个挫折,会让你飞速成长。
从去年春天到今年春天,我已经在家关了一年了,小孩也在家上学一年了。即使有人帮忙,也很崩溃。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小孩的事情、生活中各种琐事。我很想休息,但找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我能一个人什么都不用想地休息。去年为了缓解压力,开始看耽美,有点逃离现实的感觉吧。也开始跑步、健身,一边跑步一边看国产动画片。也是好多年没有看国漫了,重新看,突然发现国漫进步很大。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在准备面试,工作上也有变动,慢慢地一件一件解决,会稍微觉得没那么糟糕了。《山河令》让我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让我短暂地抽离嘈杂的生活,安静地体会一个温暖的故事。我知道靠“外力“难以支撑太长时间,还得从自己身上、自己做的事情上找到动力。
其他:在组里经常能看到这个粉那个粉的,我还挺好奇的,连粉丝都要分那么细的吗?就觉得某些粉丝的想法和行为都挺幼稚的。喜欢这个偶像,难道不是为了他更好吗?而且对方是成年人,他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想法去绑架他?有点边界感好吗?
喜欢就支持作品,不喜欢了就去粉别人,粉丝也有选择自己偶像的自由啊。既然你粉的偶像不符合你期待了那你换一个粉不就完事了,还别别扭扭地喜欢干嘛啊。我很喜欢张哲瀚和龚俊对待粉丝的态度。“坚强”、“爱爬哪爬哪”。本来就是双向选择的事情,不喜欢了就换。30岁的人了,谁也不愿意被人指手画脚,谁都想“做自己”,只要问心无愧。即使在某件事情上栽跟头了、吃亏了,又怎么样?自己为自己负责啊。世界上哪有永远不会犯错误的、永远不会吃亏的人啊?为什么有些粉丝总把自己偶像当成个没有独立人格的机器,恨不得输入个指令他们的偶像就能照做一样,这跟那些颐指气使的大家长有什么区别?前段时间陪小孩看《海底总动员》,尼莫的爸爸马林和多利被吞到鲸鱼肚子里了,马林说他不想让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儿子身上。多利就笑了,说怎么可能。没有人能被别人保护着过一辈子。真心为他好,就请尊重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一生。

告别:真的非常感谢能在2021年的春天遇见《山河令》,还有诚意满满的演唱会。多年后也一定会记得阿絮和老温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晒太阳,演唱会上张哲瀚和龚俊的那个拥抱,还有各位演员对他俩的爱护,真的特别好。在平行世界里,阿絮和老温没完没了地在雪山上生活下去,无聊了就下山逛逛,教教徒弟。现实世界中,也祝愿张哲瀚和龚俊一切都好。你们真的很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