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功八法之五-八
再试试后面的几个动作可以发出来不。
第五法 插轉
作用:外耳道周圍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多條經脈由此進入耳中,練習此功法有整體調理的作用。
動作要領:中指或者食指輕輕插入外耳道,使該指頭的指腹接觸耳道,旋轉該手指一周,盡可能保證指腹的按壓能夠覆蓋360°的耳道範圍,如此往復旋轉9的倍數次,至多36次。
溫馨提示:轉動時宜緩慢輕柔,避免指甲劃傷耳道。
關於使用哪個手指的問題:一般而言,中指通心臟,腎開竅於耳,以中指插耳竅取心腎相交之意,但是食指旋轉起來更為方便,同時也有金(肺、大腸)生水(腎)之意,故用食指的人更多。有同學還提出手指偏粗,能否使用小指的問題:其實小指是心經所過,也有心腎相交之意,大家都可以。
第六法 拔
作用:調理鼓膜內陷和聽力減退。
動作要領:接上法,中指或者食指輕輕插入外耳道,並緩緩向頭顱深處行進,當感覺兩端的手指推不動時,保持推動的力度,稍微停留数秒,然後快速將手指向外拔出。如此往復1~3次。
溫馨提示:練習此法一定要緩慢輕柔。由於刺激度比較大,對普通人一天一次即可,切不可超過三次。有中耳炎、鼓膜破損、耳石症、耳鳴等耳部疾病的同學,建議剛開始練習時跳過此節。待熟悉耳功八法,身體狀況有所改善後再嘗試練習。但是一開始先不要插入太深,要仔細體會身體的感受,謹慎練習。
第七法 搓摩(全耳)
作用:疏通全身經絡,促進周身氣血流動。
動作要領:手握空拳,用除拇指外的四個手指的第二指節背側在耳朵前面搓摩一周,如此往復操作9的倍數次,至多108次。
溫馨提示:練習此法主要為了让全耳的氣血週流起來,所以要注重節奏和連貫性,而不是搓摩的力度。要讓耳朵充滿彈性地運起來,切不可用拳面把耳朵壓死。
第八法 掃
作用:祛風邪,強衛氣,調暢全身氣血。

中式插花课,2021年3月29日,成都。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