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四合院的六年日记: 鸽子
鸽子就像胡同里撒下的盐,没有它们就没有滋味。
养鸽子的人,是服务另一种对象的建筑师。
所有的犬舍、猫爬架在鸽子笼面前都相形见绌。
作为设计师或许瞧不上私搭乱建,但若是鸽笼,难免肃然起敬。
出于对鸽子的私心偏爱和叶公好龙,遇到养鸽人总要聊两句。时间久了,发现他们都是融设计师、教练、养育员于一身的资深玩家。
雍和宫大街与北新桥交叉口的大爷,从中学开始养了50年鸽子。中学跟着哥哥培养的兴趣,现在兄弟不在了,爱好还在。
每天早上,鸽子们被轰出去飞着,大爷拿着小铲子一点点儿地收拾鸽舍,将鸽子毛、鸽子粪铲干净,养花的邻居间或来要一点也可以给苗木增加肥力。半个小时,鸽子自己飞回来,检查保洁的效果。有时候路过那边头顶洒下几滴水,是夏天天热放了水盆,鸽子们自己跳进去在扑楞着洗澡。
鸽粮之复杂,不亚于八宝粥。自己配的红高粱、老玉米、豌豆、红花、绿豆、花生米、瓜子……一天两顿,各位鸽主各有秘方,相互攀比,但鸽子一顿一两,总也吃不出三五块钱来。 如同鸡娃概念之火热,出身良种的鸽子也需要各种“鸡”,方式就是扔远飞回来,从短途到长途,越来越远。有的回来,有的回不来。而回来的,下次扔的更远试一试。从20公里到300公里不断加量训练,参加比赛的鸽子至少要往返训练15次。认识的几位玩家,养鸽费用各异,但托人送远这个环节,都是不省钱的。
永康胡同的郭老可能是附近养鸽子最下本的,他电气工程出身,说起建筑高度头头是道。鸽棚精妙地控制在2.2米以下,内外双层分为运动员区与青少年区。底层架空便于通风,屋面材料保温防火,屋顶高窗形成对流,以确保冬暖夏凉。对空调电扇排气设备等嗤之以鼻,表示只要有电就有磁场,影响鸽子发挥。他对风貌设计的主要建议是鸽笼应该做三层内外棚,以便把雌雄分开、病弱分开。
好几个人都说,再过5年,随着鸽主的老迈,胡同里的鸽子也会很少了。今天胡同里的鸽子,大多数是比利时荷兰的品种交配而成,专为长途比赛而生,平时盘旋在平房区上,等着下一次被放远,比他们住在此地五六十年的主人走得都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