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的黑色幽默故事
查看话题 >幽默
幽默这个词是舶来品。王国维在1906年出版了《屈子文学之精神》一书,书中议及英语中的“humor”一词,并将其音译成“欧穆亚”,认为“欧穆亚”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定“幽默”为“humor”的汉译名。自此以后,“幽默”这个词就成为好笑、有趣的代名词流传于世。
“幽默”在中国传统中最早的近义词大概是“谑”,意思是取笑作乐,《诗经》里说,“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此外还有“滑稽”,《史记》有《滑稽列传》,记述能言善辩,善讲笑话来讽喻、进谏的人如东方朔、枚乘、淳于髡等。流传于江浙地区的一种喜剧也以滑稽戏来命名。
还有“谐”,《文心雕龙》里提到了“谐隐”,刘勰解释“谐”的意思是“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
朱光潜说“谐”也就是“说笑话”,是喜剧的雏形。幽默感(the sense of humour)也就是谐趣,是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幽默”自从流传以来,似乎就是正面的词汇,“幽默感”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但我感觉,其实无论是幽默还是幽默感,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极度稀缺。
你也许会说,以幽默为核心的喜剧不是浩如烟海,数都数不过来吗?西方著名的有憨豆系列,中国远有周星驰,近有开心麻花、徐峥王宝强合作的一系列。


然而这些喜剧电影里,主角本身根本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有任何有趣之处。你要是问憨豆和夏洛觉得自己好笑吗?他们多半要矢口否认,维护自己的尊严。
憨豆总是那么蠢笨,但又总是那么好运,周星驰和沈腾也差不多,他们丝毫没有“游戏人间”的态度,恰恰是那种一本正经的蠢态,反而成为了笑料。
有些人发笑,有看热闹、看笑话的潜意识;有些人发笑,是从主角的丑态中意识到自己其实还算不错,于是得到宽慰和愉悦;有些人发笑,是文艺创作的规律在主导——模仿、谐音、制造巧合等等,如刘姥姥在大观园里模仿水牛的样子,念出“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最后这一种,倒还略有些启发人觉察生活中的小趣味的积极意义。除此以外,这样的喜剧又哪有什么幽默的成分呢?
偏偏那些喜剧导演,还要源源不断地炮制:让王宝强裸睡,徐峥嘲笑他“什么条件玩裸睡”,让沈腾梦醒了摔断腿,全校看他笑话……

如果喜剧中的人自己并不快乐,并不感到自己的生活有趣,我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幽默,这种旁人认为的“幽默”其实更接近于“滑稽”。
大部分人除非有意为之,并不乐于做别人眼中的小丑,滑稽暗含着一种残忍的鄙视——你的言行很蠢笨,不合时宜也不合身份,你再努力还是把生活弄得一团糟。
我曾经请过一个家政阿姨,年过五旬,从遥远的四川盆地背井离乡刚刚到上海,人很和善,也很认真。但是我们只有短短一个月的共事之缘,最后是我主动请她离开。
至于原因,每次我转述之后,朋友们都像看了喜剧片一样哈哈大笑:
这位阿姨曾经一脸讶异不解地跑来找我询问为什么插座没有电,说她试了多次开关,依然没有。我跑到厨房查看,发现她把排插板的插头插在排插板自己的插座上,这样“自体循环”如果能产生电,那么她定能拿到诺贝尔奖吧。
又有一次,她勤勤恳恳地把多余的带鱼放在阳台上晾晒,想晒成鱼干。结果第二天跟我们抱怨说,小区里有小偷!
这次轮到我们一脸讶异:“不会吧?什么东西被偷了?住这么久以来可是第一次。”
她神色激愤:“我晾在外面的带鱼全部都被偷光了!”
我们面面相觑:“你为什么把鱼放在外面,难道没发现小区到处都是猫吗?肯定是猫吃掉了啊,不会有人偷的。”
她于是恍然大悟又有点讪讪地走开了。
后来,她多次把电饭锅的功能按错,教了学,错了又教,最后还是把电饭锅弄得汤水乱淌,闹到全屋跳闸,我只得下定决心请她另谋高就。
她很不舍得,我知道她的糊涂有年龄的因素,但是出于自家安全的考虑,我没有松口。她的这些案例也如数转告给家政中介,建议他们给她换岗。
但是后来还是发现中介的朋友圈里照常还在推荐她做家政,她的这几个案例也成为我生活中难得的笑料。然而笑过了之后又觉察到自己的残忍,我是没有她那样糊涂,然而没有人能在所有时间所有事情上游刃有余,或早或晚,我们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被别的什么人看作是滑稽。
滑稽的主角往往很艰难地努力着,幽默的主角才游戏人间、笑看风云。
还有一种大众认为以幽默为主的作品,是现在正风靡的脱口秀。
他们制造的笑料,就比喜剧电影常见的屎尿屁、装疯卖傻、故意扮丑等等技巧要高明很多:他们从生活中提炼而不是生硬编排出冲突性的场景,主角往往不是因为低人一等的蠢笨而可笑,而是因为人性的弱点。如此一来,这些笑料就有了成为艺术中的意象的基础。
其次,他们嘲笑别人的时候很少有高高在上的鄙夷,因为他们会贴心地搭配上自嘲,嘲笑自己看起来也不遗余力。

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从别人身上看笑话,而且也从自己身上看笑话,他们发掘生活中的趣味的范围并不偏狭。这才是全面的、身体力行的“游戏的态度”,才越发显出幽默得真实。
离开了艺术创作的领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张望,我很遗憾地发现,我没有遇到一个真正符合幽默标准的朋友,哪怕偶尔听到自嘲,也都带着强作轻松无谓的意思。有时看到有点可乐的言行,旁人还没来得及笑,当事人已十分窘迫。讲几个笑话容易,真正用游戏的态度生活就太难。
大概像美剧《六人行》里的Joey那样的人物确实很罕见吧。我们多数人始终在郑重其事地生活,如临大敌地维护着自己的体面。因为人活一世太珍贵、太昂贵,无法排练也无法重演。
从这个角度来说,幽默是一种很稀缺、很勇敢的人生观。

-
苘白非苘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18 11:20:20
-
波波的多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9 10:50:19
-
原来天气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01 11:47:14
-
颠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9 15:09:44
-
兰香子X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3 07:41:15
-
十八-影月半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12 01:21:25
-
星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7 19:41:42
-
城事人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6 10:00:47
-
Iri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5 18:58:37
-
靓女小潘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4 19:23:40
城事人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看过了上百座塔的一点点领悟
- 看完了上海12座古塔 (2人喜欢)
- 从雁门关到无定河的自驾之行总结 (2人喜欢)
- 从黄河走向无定河 (4人喜欢)
- 再一次走西口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