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与行骗
我一直知道自己是个很容易被人问路的人,而且足够多的经验告诉我,这可能和我的面相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现在已经攒足了戴着墨镜或者戴着口罩,甚至同时戴着墨镜和口罩被人问路的经历……在我记录自己被问路经历时高频出现的中山医院附近,还有一类经常拦住我的人,就是要钱买点吃的或者坐公交的人。(那条路上过去还有非常高频出现的小偷,由于在医院附近真的非常令人唾弃。)
严格来说这是乞讨的一种,但出现在医院附近的路上,仿佛又与长期的职业乞讨有所区别。(有一段时间也读到这一类乞讨与人口拐骗之间的复杂联系,不过在中山医院附近这种风险是非常小的。)我确实很难硬起心肠对别人的诉求熟视无睹,但我的理智又不甘心让自己做个鼓励行骗的老好人,所以每次有人开口说太饿了,我都会说去前面便利店里买份饭;如果是要坐公交,我会详细询问要去哪里坐哪一路公交,并掏出公交卡表示我可以送上车;至于想从我手上直接拿到钱,那是不可能的。
可想而知,对方的眼神会从原本的殷切期待瞬间变成不耐烦或者不高兴,然后悻悻走开;多年来只有一次我真的给别人买了一杯豆浆和两个包子,这也让我多少有些欣慰,因为在我看来,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是一件非常无耻的事情,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陷于更绝望的困境,而能够鉴别出需要帮助的人并搭把手,我非常乐意。
这几年,随身带现金的人不太多了,这样在路边讨钱的人应该少了许多(行窃的应该也少了……),中山医院也已经不是我日常活动的范围了,上一次碰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是一年多前下班路上,有人希望我给她的手机充钱,由于无法给出合理理由,我最终拒绝了。
昨天下班有点晚,走出地铁站的时候天全黑了,又有点下雨,已经饥肠辘辘听着歌的我满脑子都是垃圾食品,正在纠结是去开封菜还是金拱门,所以“麻烦你等一下”这句话在耳边响了好几遍,我才意识到是对我说的。
停下来转身,看见一个穿迷彩服的人,由于这个位置路灯管不着,加上戴着口罩,反正对方的五官我是完全看不到。确认我可以听到他说话之后,对方说:姐姐,我好饿啊,能不能给我一块钱买个包子吃?
我对包子这种食物无感,甚至不太喜欢,所以不是太清楚现在一块钱能不能买到个包子,同时我身上也的确没有一块钱。(谨慎如我,钱肯定是有的,但我不想掏出来,而且这年头身上没有现金也很正常。)当年在中山医院附近积累的条件反射立刻被调动出来:我没带钱,要不带你去前面便利店买点吃的吧。
对方愣了愣,仿佛完全没料到我会这样回答,随后果断地拒绝了我:哦,那就算了,谢谢姐姐。
这个反应和以前我碰到不耐烦不高兴大相径庭,不过我也没有强求,就转过身继续走,结果径直撞上了路边的一个围栏,脚底还拌了一下。
迷彩服在我身后说:姐姐你小心啊,注意安全。
我狼狈地道谢之后走了,边走边想这里总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如果真的是很饿不应该拒绝我啊,但如果不是很饿的骗子,又没道理这么彬彬有礼。走出快一个路口,我才反应过来默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包和兜,东西倒是没少,毕竟刚才也根本没有人靠近过我,迷彩服和我说话的时候是保持了足够社交距离的。
这种事情第一反应当然是找小丑合计一下,于是给她发微信描述了大致经过。小丑:年轻人做点啥不好?
这就触及了我刚才完全没有思考的点,之前在中山医院附近碰到的人确实也都是目测50+,迷彩服的年纪我是完全没看到,但听声音知道是个年轻男人……
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我,顿时觉得自己看上去很好骗的样子,转而又在寝室群里试图寻求答案,再次描述经过后,室友之一冒头了:年纪大吗?不大?无法理解,年轻人路上要钱不伤自尊吗?
当然年轻人拿支粉笔写一地字儿乞讨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但我总觉得这还是有点不一样,而且我仍然抱有“人总有难处”的想法,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傻子”,我又把事情经过发给了有厕所脸的小伙伴。(而且我发现当我和他同时出现的时候,没有人会来找我问路,都是找他的!)
果然这个跟我一样经常被人叫住的人,完全没注意到年轻人为什么会在路上要钱的问题,而是老老实实回复:这种好久没见了哎。
我:行吧,所以我们这种人身上确实会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跟面相没关系反正别人能看出来我们好说话。但这个人不像骗子,还很有礼貌的。
厕所脸:是不是在拍视频?
我:不能吧,黑得脸都看不见。(尽管那一块的照明设施有点不合理,但毕竟离地铁换乘站出站口不到50米,而且往南往北都是商圈和居民区,边上还有个线路10+的公交站,总之完全和偏僻不沾边,行窃之类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更过分的违法行为应该是做不到的。)
厕所脸:那你也别想了,他不会饿死的。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