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00年,张来福在粮食局做财务,财务这工作听起来体面,内行人才知龌龊。为了生活,为了讨老婆,张来福私下里为多少老板做了多少假账,他都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每次做假账,内心都很挣扎,但为了多赚点外快,他还是做着假账。家里的父亲母亲,总劝他慎重再慎重,铁饭碗要保住,他叹叹气也就过去了。
老板看张来福这么听话,给他的账单越来越离谱,有的甚至就是凭空捏造,张来福一气之下,冒着被辞退的危险,拒绝了老板,张来福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最后反而越发有底气了,忘了自己拿的是一家人的饭碗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来福遇到了他的老婆,李秀梅。
李秀梅是领导的女儿,自幼嚣张跋扈,仗着当官的爹,做了多少无理取闹的事,都不必再提。只知道两人看对眼了,李秀梅看上张来福的横劲,张来福看上李秀梅的美貌,就这样,李秀梅在她爹面前好说歹说,张来福没辞职,反而还升官了,那时,局里的曹三柱看着可真来气,明明是自己资历老,人缘好。哪轮得到一个新来的小财务抢了自己的财路啊。人家李秀梅也是自己先看上的,只怪自己一直不出手。曹三柱气归气,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对张来福的晋升表示祝贺。
张来福是好运连连,升了官不说,李秀梅也顺理成章的到手了,两个人是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张来福就差没骑在老板头上了。俨然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曹三柱这里是有气有恨,每天摔桌子打椅,吃饭唱K也借口不舒服不去,俨然一副窝囊模样。他没升官,反而被张来福下派到外省去配合客户经理发展单位业务。本来是坐在办公室喝着茶,唱着小曲儿的工作,一下成了太阳下东奔西跑的体力活。
没想到的是,曹三柱外派后,一个人反而乐得逍遥,一是不用再看张来福那小人嚣张的模样,再一个是以前科室的王晓梅,也就是县委副书记的女儿,帮了他一个大忙,明眼人都知道这个王晓梅看上了曹三柱,当初曹三柱在科室里,王晓梅一直都是默不作声的一个人上下班,单位聚会啥的,各种娱乐活动概不参加,老好人曹三柱这次帮对人了,拉着王晓梅是去看电影,又是去唱卡拉OK,人家王晓梅本来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这么一搞,也慢慢软下心来,敞开心扉,两人是说说笑笑过了有一阵子,科室都传他俩是神雕侠侣,干脆配一对得了。那时的张来福还没升官,曹三柱也只当是句玩笑,他只拿王晓梅当妹妹看待。
说到上面的一个大忙,王晓梅通过她爹的关系,给曹三柱引荐了好几个有钱的企业老总,本来是顶着大太阳,挨家挨户去找老板买粮食,现在可不用了,直接人脉到手,轻松完成上头任务不说,还结识了不少江浙沪的大老板,那是天天带着他下酒馆,喝得个天昏地暗,钱包鼓鼓,肚子圆圆。
曹三柱过得那是一个风光体面,这个时候,他才明白王晓梅的心意,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何况王晓梅这么一而得用心为他,他也想真心地对她了。两人完婚后,曹三柱辞了粮食局的工作,下海做生意,凭借着之前江浙沪的几个老板人脉,生意是做的红红火火,财运亨通。这个时候,国企改革,倒了一批厂子,粮食局也未能幸免。职工纷纷下岗,张来福下岗后,拿着一点钱,开始做起了电器生意,看到曹三柱的风光日子,张来福暗下决心这条路走到底了。后来的事也都清楚了,没有人脉,没有关系的张来福,在武汉摸爬滚打,投资了钱,却并没得到回报,一个因人生地不熟,一个因不懂电器行情的张来福,破产也只是时间的事。
那时的曹三柱赚得盆满钵满,回到武汉,买了一个小店铺,还就故意开在张来福的对门,一个小超市,虽说赚不到多少钱,但曹三柱是开开心心地经营下来了。人日子过好了,难免会起歪心思。那时张来福的店还没倒闭,他店里一个小姑娘二十五六岁,农村出生,没有钱,故衣服穿得朴素,日子过得拮据。曹三柱时不时给她买花裙子,又带她出去喝酒唱歌,一辆红旗汽车满世界地兜风,最终和曹三柱搞在一起了,小姑娘是体会到了什么才叫生活,她以为一辈子都这么快乐下去了。
张来福看到两人来往密切,一次聊天中,小姑娘说漏了嘴,张来福起了疑心,一来二去,在酒店捉了奸,王晓梅知道后,决意离婚,跟曹三柱分房住,白天在客厅望着电视剧,面无表情,让人看着害怕,曹三柱也知道自己错了,认错无果,他想着甩掉老婆,就等于甩掉生意上的人脉关系,故决不可离婚。他也清楚他和那个小姑娘也只是玩玩而已,立马与之断绝来往。回到家里,拿着银行卡,全数上缴,生意上的财政大权也悉数放弃,全权交给王晓梅打理。好说歹说,拿着孩子说事,这才平复了王晓梅离婚的心。后来,张来福生意倒闭也和曹三柱有关,你坏我的好事,那就让你生意做不成。
生意倒闭后,张来福回到县城老家和父母一起住,据说在县城的一家水果店成天厮混,那家水果店内部实际是个赌博场,靠赌为生,张来福会算牌,赢了及时收手,输了去祖坟拜拜继续赌,日子还算过得去。曹三柱看张来福倒闭后,便关了店铺,在城里一家银行做起保安,图个清闲,毕竟城里几套房子的租金也远远够他滋润的生活了。